知非道人在研究心靈的力量,石青璇自是知道的。到了他們這個境界,在想要快速進(jìn)步幾乎不可能,那么,修一修心靈的力量也算是另一種方向的觸類旁通吧,至少,對自己的潛能激發(fā)還是有著十分有用的功效——雖然石青璇知道這個跟知非道人說的用唐僧做實驗風(fēng)馬牛不相及,不過是知非道人隨口拋出的一個姑且稱為借口的話題罷了。
給了知非道人一個白眼,石青璇便不再關(guān)注這件事情。隨著兩人的修為增長,石青璇察覺的到她的修為似乎有些不夠用,一種莫名的緊迫感促使她但凡有時間,都一直在心中打磨劍意,以求更進(jìn)一步。
石青璇如此,知非道人又何嘗不是?真以為兩個大羅境界的高手,就能整日里只是陪著唐僧趕路?除了極小一部分心神關(guān)注著唐僧,他們更多的是在體悟自然,磨礪劍意——似他們這般境界,修行早不拘泥于形式,舉手投足,什么時候沒有修行?
這一日正午時分,暖洋洋的太陽驅(qū)散了空氣中那種透人骨髓的寒意,唐僧正坐在一塊石板上面歇腳,忽然一朵白云飄來,蹦下來了一只猴子——不是孫悟空,還能是誰?這廝從老龍王那里出來,始知三界水深,遠(yuǎn)遠(yuǎn)超乎他的想象,再不敢肆意妄為,加上對唐僧的那一份恩義尚未報答,他便駕著云朵找了過來。
只是漲了見識的猴子,誠然并沒有獲得跳出棋盤的能耐,但以他猴子的聰慧,自然隱約判斷出了一直將他玩弄在鼓掌之中的,除了佛門,還能有誰?有了這個認(rèn)知,猴子別的不說,對于取經(jīng)這件事,只怕不可能再按照原來的軌跡那般盡心竭力了——只要保護(hù)對他有三分恩義的唐僧一路平安也就罷了——雖然唐僧救他出來這份情多半也是佛門安排好了的,但恩情就是恩情,猴子這一點兒卻是不會否認(rèn)。
猴子到了近前,先是對唐僧一拜,喊了聲“師父!”這才轉(zhuǎn)過身子,沖著不遠(yuǎn)處的知非道人與石青璇打了聲招呼,接著便致謝道:“多承二位上仙看顧,照料俺老孫師傅,俺老孫這里謝過了!”說著,拱手團(tuán)團(tuán)作揖,好好的禮節(jié),偏偏猴子做來,總有種滑稽可笑的味道在里面。知非道人與石青璇微微頷首,以作回應(yīng),接著便又自陷入修行之中。
唐僧沒有抬頭,像是對猴子的那聲招呼混無反應(yīng),于是猴子又上前道:“師父!怎么不走路?還在此做甚?”
唐僧這才抬頭道:“你往那里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只管在那等你。從早到晚,腹中饑渴難耐,倒也讓我知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索性就自發(fā)趕路,一路上也不見出什么岔子,可見有你無你,并無分別。你既然走了,卻又回來作甚?”
聽到這里,知非道人忽的想起了在地星上聽過的一句話兒:“你就像海里的一把鹽,有你沒你一樣咸?!苯Y(jié)合唐僧方才說話的語境,自覺頗為有趣,便說與了石青璇聽。果然,石青璇險些笑出聲來,白了知非道人一眼,傳音道:“阿秋你就會這等促狹之語。不過,你覺著以唐僧現(xiàn)在這個樣子,會再接納猴子么?”
“看著吧,你道唐僧變得堅毅了,那其實不過是因為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不得不如此罷了。要是他獨立的時間長些,或許有改變的可能,但這幾天的功夫,濟(jì)不了什么事的。不信走著瞧吧,猴子回來之后,要不了多久,唐僧還是以前那般模樣?!闭f到這里,知非道人像是頗為緬懷一般:“不怕青璇你笑話,我以前也是這般,只因為要達(dá)成心中執(zhí)念,在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逼著自己前行。就這么慢慢的,一直到今天?!?p> 石青璇自然是知道知非道人的執(zhí)念是什么,以前是回歸故地與親人團(tuán)聚,或者還要再加上一位名喚做雨霏凝的女子,不過現(xiàn)在么……石青璇笑盈盈的道:“放心吧,阿秋,這一天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彼绾尾恢?,哪位名喚雨霏凝的女子早已成了過去式,在知非道人的記憶里淡去了顏色。如今,該是他們兩人一起超脫,一起回去見見知非道人的親人,還有自己的父親,并得到他們的祝?!裁粗T天萬界任憑縱橫,知非道人與石青璇的最終目的卻始終不曾更改。初心不負(fù),方得始終。
知非道人與石青璇這里濃情蜜意,那邊兒唐僧的冷言冷語固然讓猴子心中不舒服,但猴子卻并未發(fā)作,只道:“師父你卻不知,我本是往東洋大海老龍王家討茶吃吃,老熟人見了面,難免說上一會兒話來,這就錯過了幾日功夫,師父你受累了。”
那唐僧說道:“你這猴頭,不尊教誨也還罷了,現(xiàn)如今又學(xué)會了說謊。那龍王家離這里怕不有千萬里之遙,豈是你幾日功夫便走了個來回?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般,咱們就是到了西天,卻又怎生能取回真經(jīng)?”
猴子心道:“你取不取得到真經(jīng)干俺老孫屁事!只要保你一路平安也就罷了。至于求取真經(jīng),這分明就是佛門的什么計劃,俺老孫沒存心破壞報佛門算計之仇已是大度,誰個管你那么多?”心中這樣想,口中卻道:“不瞞師父說,我會駕筋斗云,一個筋斗有十萬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來。”
唐僧略有緩頰,卻仍是抱怨道:“我略略的言語重了些兒,你就怪我,使個性子丟了我去。似你這有本事的,能訪友尋故,討得茶吃;偏偏我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餓,你也過意不去呀!”
猴子道:“師父,你若餓了,我便去與你化些齋吃?!?p> 唐僧言道:“倒是不餓,前些日子化緣得來的干糧還有些,我已經(jīng)吃過了。只是現(xiàn)在卻有些口渴,你要是不厭辛苦,就把我那紫金缽盂取出來,去給我打碗水來。”倒不是唐僧真的口渴,只是一來想要試一試猴子是否誠心誠意,二來,便是思及觀音尊者傳給他的用以約束猴子的法門,想要用上。畢竟猴子神通廣大,若是沒個約束,他唐僧還真不敢放心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