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元載一見臺州有人謀反,頓時就是一陣頭疼。
無他,臺州,正是地處江淮。
他在回到長安之前擔任的官職,乃是江淮轉(zhuǎn)運使,當上了中書侍郎之后,在政事堂第一次發(fā)聲,就是奏請?zhí)熳?,征繳江淮地區(qū)所欠八年錢糧。
前有轉(zhuǎn)運使,后有奏請,都與江淮有關(guān)。
現(xiàn)在臺州出現(xiàn)動蕩,還是因為征繳朝廷賦稅而起,無論從他剛剛卸任的江淮轉(zhuǎn)運使,還是如今的中書侍郎職位,要說和他沒關(guān)系,根本就說不過去。
尤其現(xiàn)在這個時候也不對。
代宗在元載剛剛卸任江淮轉(zhuǎn)運使的時候,有意讓他擔任京兆尹,是他走通了李輔國的門路,這才在李輔國的大力支持之下,成為了大唐群相中的一員。
現(xiàn)在李輔國剛剛?cè)ヂ?,連帶著他曾經(jīng)舉薦的各個官員,在代宗心中也都沒有什么好印象。
如今臺州有變,如果隨便來一個兩個彈劾幾句,代宗肯定心中更是不喜,說不定自己這個中書侍郎,這就要坐到頭了。
一念至此,元載不由得抬起頭,看了看對面的裴遵慶,前朝元老,肅宗朝就是門下侍郎,多年以來兢兢業(yè)業(yè),收獲贊譽無數(shù),號稱“吏事第一”,如今趕上中書令出缺,苗晉卿這個門下侍中年老體衰又不怎么管事,正是奮發(fā)向上的時候。
事實上,現(xiàn)在的政事堂之中,正是元載在和裴遵慶兩人爭權(quán)。
可惜元載資歷尚淺,本就處于劣勢,沒想到,還碰上了袁晁謀反這樣的糟心事。
暗中長嘆一聲,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爭得過裴遵慶,而是如何在這不利的情況下,保住自家這個中書侍郎的位置。
元載思忖半晌,也是毫無頭緒,只得拿起眼前的奏章仔細觀瞧,希望能有奇跡降生。
結(jié)果……奇跡來了!
元載頓時眼睛一亮。
徐山!
小小的臺州參軍事,竟然見微知著明察秋毫,在袁晁起義之初,就處處針對布置周全,一出手救雷霆萬鈞,直接消弭了袁晁謀反一事,根本沒有對臺州一地造成影響,連帶著還將唐興縣八年賦稅一次性征繳齊全。
人才啊!
這是我元載命中的貴人!
元載登時大喜,暗中思索如何利用好這件事。
就在此時,有中官前來宣旨,天子召見。
元載顧不得再考慮其他,和苗晉卿、裴遵慶一同起身,前往延英殿。
說起來唐朝天子私下會晤當朝宰相,一開始的時候是在麟德殿,后來武周時期,直接搬到了洛陽,正本清源之后玄宗朝改在了大明宮,直到當今天子,也就是代宗時期,為了照顧三朝老臣苗晉卿,這才改到延英殿,并且準許他隔天一入政事堂,以示恩寵。
延英殿中,天子在座,太子侍立。
當今天子李豫,就是唐代宗,乃是玄宗之孫,肅宗之子,在天寶十五年馬嵬坡動亂的時候,當時還是廣平王的李豫,和自己的親兄弟建寧王,一同勸解肅宗北上靈武,隨后又一同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為收復兩京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上元二年,也就是寶應元年年初,在肅宗彌留之際,又在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的幫助下,囚禁張貴人,撲殺越王奪嫡的陰謀,這才登臨皇位。
總得說來,是一位馬上皇帝。
他現(xiàn)年四十多歲,正是人生最巔峰的年紀,兼得登基稱帝,更是意氣風發(fā)。
至于皇子李適,五月份剛剛進封魯王,年齡太小還看不出什么來,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倒也英姿颯爽。
三位宰相與天子行李問候,一番折騰之后,天子當先開口,什么新潮新氣象,什么天下打亂、國本為重,什么魯王李適如何賢德,反正就一個意思,要進封魯王李適為雍王。
苗晉卿三人自然舉雙手歡迎。
別看都是王位,魯王和雍王的政治意義卻完全不同,大唐開國在長安,古稱雍地,得了雍王的王位,可就掃清了成為太子之前的一切障礙。
李適本就是代宗嫡長子,在中國古代的認知中,這種身份繼承皇位,最是正統(tǒng)不過。
三位宰相都同意,自有侍奉的翰林學士上前,寫下詔書,加蓋天子大印,只等詔令天下,李適就成為了皇太子雍王殿下。
這對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大唐王朝來說,乃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喜事。
元載一見代宗心情不錯,便出班說道:
“微臣還有一件喜事,要報與我皇知曉?!?p> “哦?還有喜事,速速講來?!?p> “今有臺州參軍事徐山……”
眾人一聽,還真是喜事。
代宗也點點頭,“如此說來,要對徐山重賞才是?!?p> 元載一聽,順勢就接著話頭說了下去。
“徐山乃是進士出身,又登科書判拔萃,可謂少年英才,如今又有大功在身,不如請陛下敕授監(jiān)察御史?”
元載這個提議,可算是對徐鎮(zhèn)川大肆封賞,就仕途而言,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先說制授。
唐朝授官,分為四種形式,冊授、制授、敕授、旨授。
對應著官員的不同品級,三品以上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上敕授,六品以下旨授。
具體的形式也不同,六品以上的冊授、制授、敕授,都需要政事堂宰相擬定,上報天子之后,由天子單獨下令授官,甚至三品以上的冊授,需要天子封閉政事堂討論之后,再頒布金冊。
而六品以下的官員旨授,由六部上報,尚書省擬奏,天子批示,說白了就是,六部官員上報一批名字,說這幫人都不錯,可以擔任六品以下的官員,上報給尚書省,尚書省再上報給天子,天子一看,行,就這么著吧,在奏章上批復一個“可”字,奏章再回到尚書省,具體落實到六部,由六部出具各種文件,也就是告身,還得這幫人自己掏工本費,這才能當上一個六品以下的小官。
從授官的儀式感,就能看出重視程度完全不同。
更直接的說,六品以下官員,告身上是吏部尚書的官印,而六品以上官官員,除了吏部的告身之外,還有天子單獨給你的旨意,上面蓋著天子大印!
這說明什么,說明你已經(jīng)進入了天子的視野之中!
至于監(jiān)察御史,乃是正八品下的官員,比徐鎮(zhèn)川現(xiàn)在的從八品下,足足高了一個等級。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不算是什么,需要重點提出的是,監(jiān)察御史的任命形式,是天子敕授!
看明白了不?
正八品下的監(jiān)察御史,不是走得六品以下官員旨授的路子,而是走得六品以上官員敕授的途徑,這是什么?
這是后備干部?。?p> 雖然現(xiàn)在品級還低,但是,你已經(jīng)成為了重點關(guān)注對象,就等著大展宏圖吧!
如果說這都不算大禮的話,還有什么是大禮?
元載這個提議,對徐鎮(zhèn)川來說,極為利好。
只不過,進入延英殿一直沉默的裴遵慶,眼神一閃,站了出來。
“微臣以為不妥。”
歪嘴椒
什么都不說了,在匹夫這么艱難的時刻,書友肖羽心每天推薦票支持,還留言幫忙提建議,無以為報,加更一章。 老鐵,有心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