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劍鳴九州之分裂

第八十三章 脊梁碎骨

劍鳴九州之分裂 蘇月銘 2054 2019-03-02 15:57:15

  就在林放元等人入地丘的時候,遠在韓國北方的雁門關,卻在沉寂許久后,由連城璧率先發(fā)聲,步卒配合著楚軍騎兵在后方的陽平道上成功找到并狙擊到了神出鬼沒的夏侯部,而后趁勝追擊之際,又是在葛山口,差點被北齊步卒包了餃子。

  連城璧繼續(xù)退守雁門關這座孤島,等待著信中所說的援兵。而韓國開始使勁征兵,可也不過萬余什么都不會的新兵,而楚軍在聽到雁門關慘烈局勢后直接飛信上官云初,讓其撤離戰(zhàn)場。

  “云初早已在涅火旗下宣誓,破齊而歸,望將軍成全云初的信念?!?p>  上官云初的原話,不但安穩(wěn)住了雁門關內(nèi)緊張的情緒,還讓提心吊膽的朝堂舒了口氣。

  可就在上官云初傳信回去后的第二天晚上,雁門關內(nèi),火光沖天。

  百里春秋從步卒里挑出一些聽力好的,手把手教他們?nèi)绾温犅暠嫖?,如何拿著雁門關的地圖,規(guī)劃著地下路線,從陳兵和雁門關主堡對峙開始,便著手開始挖地道,十來天時間,規(guī)劃了十二條地道,除卻五道中途塌方而損失的近百人,其余七條都抵達了預定位置。

  而后直接運兵入城,火燒雁門關!

  本就在雁門關后方周圍駐扎的上官云初部,只見雁門關火光沖天,急忙率部救援,城可破,但連城璧不能死!

  從地道源源不斷進入的齊軍,在和本就疲勞饑餓的守軍互砍沒多久就占領了城門。要不是早已習慣披甲而眠的連城璧及時醒來,調(diào)兵補守城門,才逐漸掌握了主動,可城內(nèi)的東部和西部卻已經(jīng)陷入火海。

  而趕來救援的楚軍先頭騎軍,卻在巷道內(nèi),被齊軍連手刺而殺之,平原無敵的騎兵,在城內(nèi)的小巷,卻因為目標過大,而成了待宰的羔羊。

  與此同時,城外忽然喊殺聲一片,在地道運兵的同時,地面上的人也沒閑著,幾萬步卒同時開進,在臨近城門后,因為城內(nèi)壓制地道兵已經(jīng)是極限了,隨意根本留意不了城外的動向。

  云梯架起,齊軍毫無阻力地登上城頭,不過幾炷香的功夫,連城璧所率領的部隊再也無法抵擋,看著周圍不斷倒下的韓軍士兵,連城璧心頭都在滴血,都是韓國的好男兒,都是韓國的脊梁。

  沖天的火光,也沒將士兵的勇氣燒卻;倒下的同袍,也沒讓士兵的沖鋒減少半分??v使鮮血染紅了面龐,縱使已然傷痕累累,雁門關守軍依舊浴血拼殺,不為別的,只因為自己的將軍就在身旁,自己的家人就在身后。

  “死守雁門關!”

  連城璧也放棄了突圍而出,家就在身后,家人就在身側(cè),縱使逃出了這座城,自己又能逃去哪。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與其出逃雁門,不如殺身成仁!就在這火光沖天的雁門,也許比在帝都鳧麗城的連府,更有家的感覺。

  連城璧在怒吼,帶著身邊還有身后的守軍士兵,他們都是韓國北方人,生在北方,長在北方,死,那也要在北方。不屑于韓國都的紙醉金迷,聽著南方那群人的醉生夢死,一口唾沫地呸一聲就是這群人最后的態(tài)度。也許還在畏懼著死亡,可既然家就被背后,大家長就在身側(cè)和自己一起廝殺,也就能壯起膽一起上了。轉(zhuǎn)身逃了,雖然可能會活下來,但是只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罵。所以更沒理由走了,應該還能成鄉(xiāng)里人口中的烈士吧!

  血戰(zhàn)第二天,東線就被投石機轟出一個大洞后,被騎兵鐵蹄踏破,東線失守,守軍官兵無一人投降,盡皆戰(zhàn)死。

  血戰(zhàn)第三天,上官云初還是進不了被齊軍把守住后門的雁門關,而在正午時分,北齊將領唐澤舉著象征著雁門關最后的榮光的連城璧的首級,望著含恨離開的上官云初,還有已經(jīng)從東線歸來的騎兵,雁門關戰(zhàn)役終于就此結束。

  以不過死傷兩萬人為帶價,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在最后決戰(zhàn)時被連城璧率部拼死斬殺的,但是卻斬殺了雁門關一線,共計八萬三千余人韓國士兵,更是直接斬獲了雁門關最高將領連城璧的首級。

  百里春秋自打接手這次戰(zhàn)役的任命,便開始著手布局、計劃。終于在最后以最小的帶價,拿到了最后的勝利,還讓百里春秋保留了可以揮師南下的資本。

  雁門關大捷,在振奮北齊人民的同時,更向其余國家證明了百里春秋的手段,以一支拼湊起來的部隊,卻可如臂指使的魄力。

  當議和使帶著早已流干血液的連城璧首級站到了韓國朝堂上時,韓帝洪興全的美夢徹底破碎,洪興全仿若一具活死人,即便是他也知道雁門關的重要性,北方的門戶,稱之為最后的屏障都不為過,雁門一破,葛山山脈那點天然屏障不過擺設,然后北齊騎軍居高臨下往下那么一沖,百里春秋真的可以騎著馬在帝都鳧麗城兜圈散心了。

  就在林放元等人抵達石堰城后,議和使才離開帝都,韓帝親自寫下的《城下書約》才正式擴散開來。

  韓國再無意義上的北方,雖然齊國只是占領了雁門關一帶,可北境防御已然形同虛設,書約中止戰(zhàn)的條款里還有割讓西部的泰頭岐山一帶共計四城十三郡,雖然在韓國卿正司·宋曉亦力爭之下要回了岐山城,避免了可能來臨的遷都,畢竟岐山城距離帝都鳧麗城不過四十里,太過于危險。

  于是整個朝堂包括韓帝在內(nèi)都在大肆褒獎宋曉亦,稱其為韓國英雄,甚至還授予了宋曉亦部分的兵權,因為宋曉亦在談判桌上不知講述了自己對排兵布陣的見解,讓和議使了解到韓國并非無人,只是所托非人。

  連城璧在一夜之間,從韓國脊梁變成了連累雁門關守軍八萬余人的罪人,抄家連府,斬首連府數(shù)十人,流放近百人,只有呆在金麓山莊的連家的分家連懷玉一脈尚且保留。

  當真如連夜只留下一封辭官書信,便不知所蹤的左相昂·司沐正所言,在這里失去希望的國度,真英雄只能是一個悲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