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望鄉(xiāng)臺上

第一百七十一章:人間極品

望鄉(xiāng)臺上 二蒲公英 2279 2020-01-01 21:35:22

  精簡機構,開源節(jié)流,本來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朝廷只管裁減,卻不負責安置。與皇帝的江山相比,百姓的死活顯然是小事一樁,但這對銀川驛站的驛卒們來說,卻是天大的事!當時西北連年大旱,餓殍遍野,許多人失去了生活來源,要么等死,要么揭竿而起。餓死是死,造反也是死,兩條都是死路,要做出選擇其實一點都不難:與其做餓死鬼不如做飽死鬼,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封妻蔭子,留名千古。

  在這批下崗的驛卒當中,有一個名叫李自成的年輕人正是被裁掉的驛卒之一。

  1644年春天,李自成率農(nóng)民軍攻入北京紫禁城,順便搶了崇禎的皇帝寶座。當年的銀川驛卒以彼之道還彼之身,崇禎終于嘗到了下崗的滋味,絕望中上吊自殺。崇禎恐怕做夢都想不到,當年裁掉一個小小的驛卒,竟為自己培養(yǎng)出一位掘墓人!后悔也沒用了,如果不是打仗缺錢,崇禎也不會想到裁撤驛卒。跟誰打仗呢?明朝當時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山海關外的清軍。那么清軍又是怎么冒出來的呢?這就要提到61年前發(fā)生的那件小事,因為明軍當年“誤殺”了兩個女真人,即前面提到的塔克世和他的父親。

  塔克世有個兒子,名叫努爾哈赤。史書記載,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含恨起兵,從“含恨”二字不難看出,他為什么要造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他不敢與明朝公然為敵,只能暗中積蓄力量,苦心經(jīng)營。幾十年后,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權,雄踞關外。努爾哈赤死后,他的兒子繼位,改國號為大清。

  清軍野心勃勃,開始逐鹿中原,不料被明朝精銳擋在山海關外,無法前進半步。恰在此時,李自成完成了對明朝的最后一擊,天賜良機,清軍趁機揮師入關。1644年的北京城,就像一個熱鬧非凡的大戲臺,你方唱罷我登場。李自成搶了崇禎的位置,可惜只當了42天的皇帝,又被清軍趕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紫禁城再次易主,大清順治皇帝登極,他就是努爾哈赤的孫子。61年前,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被明軍誤殺,只賠了30匹馬!

  兩只“蝴蝶”,輕輕扇動了幾下翅膀,微風吹到1644年,終于引發(fā)了一場龍卷風,大明帝國隨風飄散。崇禎時期,明朝危機重重,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袁崇煥照樣被“罵”,乃至被凌遲處死后,罵聲還在繼續(xù)。清軍入關后,南明小王朝還有幾十萬軍隊,還有半壁江山,但那些言官不是專心對付來勢洶洶的敵人,而是繼續(xù)“罵”,繼續(xù)“內訌”,到了這個程度,明朝只有滅亡的份了。

  明亡于萬歷皇帝的說法由來已久。大家之所以有此觀點,緣于萬歷皇帝30年怠政,表現(xiàn)有所謂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萬歷執(zhí)政前10年,是明朝一段輝煌的時期,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萬歷為何突然要“六不做”呢?也是被言官罵成這樣子的。

  敢于罵皇上,直接罵,毫不留情地罵,在中國歷史上以明朝最為突出。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仁上《酒色財氣四箴疏》,幾乎就是對萬歷皇帝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把萬歷皇帝描繪成一個好色、貪婪、殘暴、昏庸、無能、懶惰……總而言之是個五毒俱全、一無是處的皇帝。在我們看來,這不是進諫,簡直就是人身攻擊、誹謗侵犯名譽。但萬歷皇帝最后給他的處分不過是革職為民。這以后,給萬歷皇帝上書進行無端謾罵的官員更是絡繹不絕,對這種群狼式的圍攻、暴風雨式的謾罵,皇帝沒了脾氣,只好裝聾子不理睬。雒于仁還背了革職的處分,后來者,什么處分都沒有了。萬歷皇帝選擇了沉默,選擇了躲避,選擇了“六不做”,任由他們去罵吧。

  孔子曰:“苛政猛子虎?!痹诿鞒?,這些文官“罵聲猛于虎”?;实凵星胰绱巳套?,何況那些舞刀弄槍的武將?能干的人都給罵下臺,大明朝靠什么來支撐?勇于進諫、盡人臣之責本是件好事,但無端地放縱,逐步扭曲了言官進諫的本意,最終反倒嚴重干擾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精簡機構,開源節(jié)流,本來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朝廷只管裁減,卻不負責安置。與皇帝的江山相比,百姓的死活顯然是小事一樁,但這對銀川驛站的驛卒們來說,卻是天大的事!當時西北連年大旱,餓殍遍野,許多人失去了生活來源,要么等死,要么揭竿而起。餓死是死,造反也是死,兩條都是死路,要做出選擇其實一點都不難:與其做餓死鬼不如做飽死鬼,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封妻蔭子,留名千古。

  在這批下崗的驛卒當中,有一個名叫李自成的年輕人正是被裁掉的驛卒之一。

  1644年春天,李自成率農(nóng)民軍攻入北京紫禁城,順便搶了崇禎的皇帝寶座。當年的銀川驛卒以彼之道還彼之身,崇禎終于嘗到了下崗的滋味,絕望中上吊自殺。崇禎恐怕做夢都想不到,當年裁掉一個小小的驛卒,竟為自己培養(yǎng)出一位掘墓人!后悔也沒用了,如果不是打仗缺錢,崇禎也不會想到裁撤驛卒。跟誰打仗呢?明朝當時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山海關外的清軍。那么清軍又是怎么冒出來的呢?這就要提到61年前發(fā)生的那件小事,因為明軍當年“誤殺”了兩個女真人,即前面提到的塔克世和他的父親。

  塔克世有個兒子,名叫努爾哈赤。史書記載,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含恨起兵,從“含恨”二字不難看出,他為什么要造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他不敢與明朝公然為敵,只能暗中積蓄力量,苦心經(jīng)營。幾十年后,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權,雄踞關外。努爾哈赤死后,他的兒子繼位,改國號為大清。

  清軍野心勃勃,開始逐鹿中原,不料被明朝精銳擋在山海關外,無法前進半步。恰在此時,李自成完成了對明朝的最后一擊,天賜良機,清軍趁機揮師入關。1644年的北京城,就像一個熱鬧非凡的大戲臺,你方唱罷我登場。李自成搶了崇禎的位置,可惜只當了42天的皇帝,又被清軍趕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紫禁城再次易主,大清順治皇帝登極,他就是努爾哈赤的孫子。61年前,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被明軍誤殺,只賠了30匹馬!

  兩只“蝴蝶”,輕輕扇動了幾下翅膀,微風吹到1644年,終于引發(fā)了一場龍卷風,大明帝國隨風飄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