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蛇城內(nèi),田和聽到底下幕府的匯報,微微皺眉,“消失了?什么時候的事情?”
底下的幕府連忙回道,“一個時辰之前還能掐算到他們的大致方位,就在剛才,負責追蹤的謀士算不到他們的位置了?!?p> 田和皺了皺眉,“能回溯到原因嗎?”
幕府小心翼翼的答道,“氣機混亂,不復可查。卑職等以為,既然那墨門小兒有所察覺,恐怕就算再去卜算,也會被人利用,反倒會誤導我等?!?p> 田和聽了恍然醒悟,點頭說道,“這是正理。你說的不錯?!?p> 那幕府見田和贊嘆,大受鼓舞,繼續(xù)說道,“我等以為,墨家和儒門是一對不死不休的死敵。季孫氏的成敗,已經(jīng)關(guān)系到兩大勢力在魯國的存亡。墨門既然看到了此戰(zhàn)的危機,必然會孤注一擲相助季孫氏?!?p> “那吳起雖然只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二代弟子,不過就憑他能擔負起整個墨門的希望,就不是個簡單角色。我等以為應(yīng)當暫緩進軍,審慎行事,以免為其所乘?!?p> 田和聞言淡淡說道,“不必太過緊張。那吳起是墨門和季孫氏能用出的最后手段,他的根底我自然了解的一清二楚。吳起雖然天資過人,但是入門之后學習兵法的時間并不長。而且他的師父高何對他極為惡劣,每日都要鞭撻他數(shù)十下。據(jù)說,這次為了安撫他,讓他出來做事,墨門首徒禽滑厘還親自為他做媒,讓他娶了高何的女兒,用以緩和雙方的關(guān)系?!?p> 那幕府謀士見田和對吳起的事情了如指掌,當即敬畏的說道,“田相的思慮果然深遠,卑職佩服?!?p> 田和笑笑,“也沒什么了不起的。早在數(shù)日之前,我就知道了這支援兵。他們尚未出魯國的國都,我就已經(jīng)讓人開始隨時卜算?!?p> 幕府謀士聽到這里,心中已經(jīng)明白。
墨家的支持是季孫氏最后的希望,可惜這最后的希望,早就落到里田和的計算之中。
這只能說明,魯國境內(nèi)必然有人給田和通風報信!
只是這些,不是他這個謀士該多過問的。
他當即聰明的轉(zhuǎn)移了話題,“田相,接下來,咱們該怎么做?”
田和將案上的地圖展開,一面用手指點著,一面口中說道,“吳起手下只有一些墨門三代弟子,以及三千臨時征召的農(nóng)夫。無論他耍什么花樣,都必須要盡快和季孫氏的兵馬接觸。只有完全掌控了季孫氏的兵馬,他才有希望慢慢收服孟孫氏和叔孫氏的人手。至于其他的城邑大夫們,呵呵,他就別想了?!?p> 幕府聞言,小意的笑道,“那是當然。田相一出離間計,將魯國聯(lián)軍鬧的四分五裂。他們就算齊心協(xié)力都不是咱們大齊的對手,何況如今一盤散沙。田相既然將吳起算盡,卑職等知道該怎么做了?!?p> “哦?”田和的眉頭一揚。
幕府連忙說道,“我等只需要死死咬住季孫氏的兵馬,晝夜不停攻打,同時以重兵設(shè)伏,提防吳起,就可保萬全。”
田和滿意的點點頭,“甚好!只要擊垮季孫氏的兵馬,那吳起有再大的本領(lǐng)也翻不出什么浪花了?!?p> 幕府領(lǐng)命,隨后傳遞軍令,大軍迅速向郕邑進發(fā)。
……
季承呆呆的看著手持帶血利刃的庾獻,說話都有些結(jié)巴,“吳、吳卿,你、你把魯公的使者殺了?”
庾獻對季承沉聲說道,“我已經(jīng)遮蔽了此處氣機,你去擊鼓聚兵,我有話說?!?p> 見季承不動,又補充了一句,“你親自去?!?p> 季承哪里還敢招惹庾獻,趕緊帶著人去擊鼓聚兵。
那些士兵雖然剛剛接受訓練,但是基本的號令都已經(jīng)熟悉。
聽到聚兵鼓響,都紛紛從帳篷中涌出來,聚集在中軍。
庾獻手提魯公使者的人頭,緩緩踏上高臺。
他目光凌厲的掃視著底下那有些忐忑的士兵,大聲說道,“咱們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
庾獻的話一說出,底下就是嘩然。
雖然不明白庾獻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一股緊張的氛圍開始彌漫。
庾獻厲聲大喝道,“魯君責怪你們投靠了季孫氏,拿了季孫氏的犒賞,打算將你們斬盡殺絕!”
底下的士兵紛紛驚恐變色。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在這之前只是尋常的農(nóng)夫,就連戰(zhàn)場都沒上過。
這次愿意跟隨墨門一塊去抵御齊國,一方面是因為回報墨門的義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對抗敵國,心中坦蕩。
沒想到卻被魯君視作了叛逆。
庾獻見底下的喧鬧聲越來越大,大聲喝道,“魯君派來抓人的使者,已經(jīng)被我斬殺!咱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別的退路了!如今只有盡快和季孫氏的兵馬匯合,再擊敗齊國,才能洗刷掉身上的污名,將功折罪!不然,各個都是死路一條!”
底下的士兵本來就沒什么見識,聽了庾獻此話,心中才算生出一絲希望,紛紛攘攘道,“大人,我等全聽你的號令!”
庾獻聽了臉上露出喜色,“好!咱們就連夜進兵,盡快趕往前線?!?p> 說著庾獻回顧自己帶來的墨門三代子弟,“你們這些人中,精通武藝的,去做百夫長,每人掌控一支百人隊。其他有韜略的,盡數(shù)充當我的幕府,由白書畫白師兄帶領(lǐng)。”
那些墨門三代弟子,都躬身說道,“謹遵師叔之命?!?p> 庾獻遂劫迫眾軍一路向北!
白書畫對此大為不解,夜間趕路,白日行軍,這樣花費的時間多,行軍又慢,何必如此?
而且庾獻的軍紀也越發(fā)嚴明,讓士兵們多有不安。
庾獻卻不多解釋。
戰(zhàn)國時代的士兵都是以征召農(nóng)夫為主,齊國和魯國兵員素質(zhì),本該是差不多的。
但是齊國富庶,魯國卻被儒家搞的饑寒交迫,百姓的體能要差了一截。
而且齊國勢大,又屢屢戰(zhàn)勝,整體的士氣比魯國高了不知道多少。
庾獻招募的這些雖然都是身體不錯的青壯,但要是想讓這把刀鋒利起來,就得在殺人之前不停的磨!
庾獻冷靜的打量著,麾下那些被緊張壓抑氣氛,折騰的越來越緊繃的士兵們,心中漸漸有了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