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大明養(yǎng)生百年

第15章 李善長的試探

我在大明養(yǎng)生百年 天喵教主 2320 2022-07-16 16:47:41

  奉天殿內(nèi)。

  太子朱標和韓國公李善長一道,正拜見朱元璋。

  “此云南志初稿,乃是翰林院編修鐵什哈,楊宣等編纂,匯集唐,宋,大理,元朝秘錄,內(nèi)容詳盡,幾無遺漏,自唐時南詔自今,祎四百載歲月,云貴故土終歸我皇明?!?p>  “此志共六十一卷,地冊,民風(fēng),山川風(fēng)月咸收其中,還請陛下圣裁?!?p>  李善長身穿朝服,頭戴冠冕,面色恭敬肅穆,持著朝笏朗聲說道。

  朱元璋正坐在桌上隨手翻閱,面露淡然笑意,不時輕輕點頭。

  “韓國公勞苦,云南之地,乃我華夏歷來之土,如今云南布政使司已建,鎮(zhèn)撫司也立,當在云南駐軍鎮(zhèn)守,朕已譴人去請曹國公前來,商議云南大事?!?p>  “看座?!?p>  朱元璋說完,就安排內(nèi)侍給李善長上座,而太子朱標,則也坐在了一旁。

  李善長手持朝笏,躬身緩緩后退幾步,面無表情地端坐在了木椅之上,神色肅穆,眼觀鼻,鼻觀心,不言不語。

  整個殿內(nèi),只有內(nèi)侍奉上茶點,以及退出去時,沙沙的腳步聲。

  朱標寬潤胖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看了看李善長,又看了看朱元璋,曾幾何時,父皇和韓國公可抵足而眠,開懷暢笑無所不言,如今卻……

  大明武功,開國六王功勞最重,但若是論文臣功勞,李善長當居首功。

  打天下不難,難在于治。

  治天下,需得用吏,收稅,征兵,徭役,處處都要用到官吏。

  朱元璋深惡元朝留下的官吏,卻不得不用。

  而若是論到善用官吏,李善長絕對是當世首屈一指的大才,他能快速的將前元遺留的官吏整合起來,迅速穩(wěn)定統(tǒng)治,收取糧賦,堪稱是朱元璋的蕭何。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如今的李善長卻再也沒有了以前那般活泛,無論是政事還是軍事,商議討論,大都像個提線木偶,一言不發(fā)。

  自胡惟庸案始,李善長就這樣了……

  坐在案幾上的朱元璋翻了翻奏章,眼眸閃爍,他拿起金銀花薄荷水抿了一口,面帶笑意,用略顯輕松地口吻說道:“太子,韓國公,可嘗嘗這山楂糕,此是太孫雄英所推,說吃了這山楂糕,對脾胃好,朕吃了幾次之后,胃口的確好些,一頓飯能多吃一大碗,你等也嘗嘗?!?p>  “是,父皇。”

  朱標也不客氣,伸手捻起一塊兒山楂糕,這山楂糕是朱雄英給出配方改良過的,添加過酸棗,有健脾胃的功效,吃起來生津止渴,健脾胃通腸胃,想來這逆子,應(yīng)當在文淵閣上課了吧,不知是否有認真聽講?

  而李善長則是微微瞇眼看了眼這山楂糕,行禮道:“謝皇上?!?p>  說著才伸手捻起一塊兒,淺嘗輒止。

  朱元璋本來視線一直盯著桌上奏折和《云南志》初稿,忽然笑著瞥了李善長一眼:“韓國公一向愛吃酸甜點心,今日為何不吃?”

  李善長手有些抖,顯得顫顫巍巍的,竟險些將茶碗弄翻,他苦澀沙啞說道:“啟稟圣上,臣老邁,如今胃口已不如年輕時啦。”

  最后兩句,言語中竟有些哽咽。

  朱元璋聞言,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是啊,咱都老了?!?p>  李善長連忙道:“陛下圣體康健,萬壽無疆?!?p>  朱元璋哈哈大笑,伸出手指點了點李善長,說道:“朕就知道韓國公會說話,只是如今皇明戰(zhàn)事未平,國庫無糧,還需要韓國公為國分憂,傅友德傳來奏折,言云貴之地,少民眾,漢民稀,百里之鄉(xiāng),不聞漢音,南疆自唐遺落,到今天已四百多載,民風(fēng)迥異,韓國公有何良策?”

  朱標只是默默的吃著山楂,聞言眸子閃了閃。

  去年,傅友德和沐英,藍玉,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一舉平定云南。

  這是南疆明珠遺落四百余載之后,重歸我華夏舊土。

  大明雖國土不及唐,富庶不及宋,但是北伐復(fù)我燕云,南征收回云南,四百余載明珠蒙塵,被大明重拾舊櫝。

  元朝雖然統(tǒng)治云南,但是元朝也放任云南和其他地域交流,比如緬甸暹羅等地,民眾自由來往,風(fēng)俗雜居,駁雜混亂,天方文化,佛教文化,云南本土巫教,各種文化駁雜不堪,四方土司頭人各自稱主,民眾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從何處去,宗族傳承,混沌不明。

  在擊敗了蒙元梁王之后,若是不盡快對云南移民,屯邊,搞改土歸流,穩(wěn)定統(tǒng)治。

  那么要不了多久,云南又會陷入極度的混亂,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余黨變成兵匪四處流竄,各種土司頭人趁機搶占地盤……

  甚至有云南土民,面對大明天兵問出:“我云南素與中原無過,爾等為何率兵來討???”

  朱元璋的回應(yīng)也很霸氣:“云南故土,乃我華夏舊地,我皇明此來,是為恢復(fù)中華!”

  所以編纂《云南志》極為重要,這是法理的解釋,有了這本云南志,便可知道云南自古以來便是我華夏舊土,底層的老百姓和民眾,才會有擁護感不被蒙元余孽蠱惑。

  李善長心中其實早有計較,在傅友德等人傳來捷報時,他就知道云南需要屯邊移民,而且需要大量屯邊移民,只是這般浩大的工程,錢糧后勤,乃是重中之重。

  動輒數(shù)十萬人移民,路途遙遠,酷暑,寒瘴,都是巨大的困難。

  大明如今有許多巨大的工程,修建孝陵,修建南京城,修建中都鳳陽,修建朱元璋父母和爺爺?shù)牧昴梗胚呏劓?zhèn)兵馬錢糧,西番茶馬貿(mào)易,遼東戰(zhàn)事,高麗戰(zhàn)事……

  僅是修建中都鳳陽,便從南京和江浙等地遷徙十多萬富戶民眾,又營建長城守邊,抵御北元,大明的國庫十分吃緊。

  最重要的,是黃河固堤。

  元末災(zāi)禍四起,起于黃河。

  但是直到今天,黃河泛濫仍舊威脅著大明。

  元末那石人一只眼,挑動天下反的爛攤子,還沒收拾完……許多良田被淹,百姓咸無居所,生計艱難。

  此刻的大明,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民眾疲蔽,最最最難的是,許多基層官吏仍然和前元時一樣腐敗。

  沒辦法,蒙元的統(tǒng)治者很奇怪,一直把中原大地老百姓當牛羊,隨意掠奪,那些前元留下來的官吏給蒙元主子做事,一向是盤剝掠奪無所不用其極,哪管你老百姓死活。

  本以為,蒙元主子被打跑了,這些官吏自己能當主子,繼續(xù)盤剝掠奪百姓。

  誰知,這皇明來了卻反過來搞,要給老百姓活路,不準官吏貪污腐敗?

  皇明來之前我給蒙古人做狗,皇明來了之后給老百姓做狗?這皇明不白來了嘛。

  胡無百年之運,根本原因就是胡人政權(quán)的官吏弱肉強食掠奪貪婪本性難移,因為游牧民族千百年來就常常劫掠搶奪農(nóng)耕文明,即便是他們坐了天下,也仍舊改不了這個本性。

  大明繼承元祚,又無科舉取士,吏治自然是一言難盡……

  朱元璋雖然屢次大興殺戮,也很難清整吏治,上百年被蒙元影響的官吏風(fēng)氣,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反倒是讓這些底層官吏開始抱團,因為只有抱團結(jié)黨,迎奉討好上級,才能通過上級審核,欺瞞皇上。

  朱元璋為了讓底層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還下令建造“養(yǎng)濟院”“漏澤園”“惠民藥局”,使得孤寡老人小孩由官府奉養(yǎng),貧民死后官府統(tǒng)一安葬,還有免費的醫(yī)院,為看不起病的窮人治病……

  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朱元璋瘋狂盤剝“富戶”,也就是原來的蒙元士紳地主階級,還有大明這些新興的公侯爵勛身上,就拿修建南京城城墻來說,大部分支出都是富戶所獻,修建者很多是蒙元俘虜。

  而屢次充實九邊,又多從開國功臣功勛中,貶罰流放過去。

  如此一來,朱元璋的很多政策,對老百姓好,卻站在了官吏和功臣集團的對立面,和他們有了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裂痕,你讓老百姓都吃飽喝暖了,我們這些地主和打江山的吃什么去?

  這次鎮(zhèn)守云南,無論是誰留下鎮(zhèn)守,也無論是在何處移民,都要牽動大明朝堂,恐怕又要牽涉出一場權(quán)力斗爭。

  很簡單,無論文武官員,皆有鄉(xiāng)黨宗族,若遷淮西,則淮西鄉(xiāng)黨失勢,若遷浙東,應(yīng)天,則是浙東文黨受損,若非活不下去了,誰愿意離開故土呢?

  當面臨利益糾葛的時候,再牢固的政治同盟也會產(chǎn)生分歧。

  李善長想了想,說道:“臣以為,應(yīng)當如九邊重鎮(zhèn),在云南建立衛(wèi)所,筑城鎮(zhèn)守,且云南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應(yīng)譴得力大將,世襲罔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