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媽是個有三分鐘熱度的人,她的熱度不僅局限于她自己,還常常應用于她的獨生女秦小椋,比如她一向高瞻遠矚的未來藍圖:
“小椋以后要回來啊,在家鄉(xiāng)發(fā)展、離我們近點。”
“小椋以后千萬別回來,去大城市站穩(wěn)腳跟?!?p> “小椋你以后要不學個法律吧,我覺得律師這個行業(yè)特別有前途?!?p> “……”
諸如此類。
大概是因為這個的原因,所以秦小椋自己從小也有各種各樣的夢想。
她想當個漫畫家,她想用文字傾訴自己的心事,她想把美妙的音樂分享給那些身體疲憊心靈枯竭的人們……
然后在高一的下半學期,她有了一個全新的、且為之付出了很多的夢想。
她想當個醫(yī)生。
……
那一天,從外面和親戚吃飯回來的秦小椋無意間從閑聊的大人口中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前年好容易重新找到愛情、再婚的小姑姑生下的弟弟被醫(yī)生診斷為先天認知功能障礙。
冰雕玉琢的小娃娃,同齡的孩子都可以滿地爬了,他卻連腰都直不起來,連笑都不會笑。
這個病可以治,可是絕對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哥哥高考失利,小姑夫家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小康之家,要負擔一個學費高昂的大學生和一個纏綿病榻的嬰幼兒,小姑姑的壓力可想而知。
回家后的秦小椋,仰躺在自己房間的床上,忍不住淚如雨下。
為什么呢?
為什么一定要小姑姑、讓那個素未謀面的小弟弟經(jīng)受這樣殘酷的事情。
她原以為、她原以為這次小姑姑一定可以抓住幸福的……
想起小時候渾身傷痕掩面哭泣狼狽的小姑姑、想起前年婚禮上她幸福開懷的模樣,秦小椋不禁深深地憎恨起上天的不公、讓曾經(jīng)不幸的人再一次經(jīng)受痛苦的折磨。
那時候正好是文理分科志愿征集開始的時候。
秦小椋第一次有了不是為自己而生出的夢想。
如果她成為了醫(yī)生,是不是就可以在這個方面幫助家人很多、是不是就可以挽救更多處于深淵之中絕望不已的家庭?
她是不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一些東西?
放棄了先前和夏堇星蓋瀧一起學文科的約定,不聽從老師和父母的勸告,年少輕狂、以為只要有心什么都能做到的秦小椋作出了自己的決定。
而這、作為故事背后的故事,大概永遠都會只有她一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