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朕乏了
“脫鞋的被獅子吃了!”張麟不假思索道。
“什么?你不是說脫鞋的跑的更快嗎?”武則天聽糊涂了。
“因為穿鞋那人心地不良,拾起一塊石頭,將脫鞋的打暈在地,自己逃之夭夭了?!睆堶胄趴陂_河道。因為脫鞋與獅子賽跑只是一個話題,沒有結(jié)局,所以他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思路去說圓。
“那人太倒霉了!”武則天搖頭嘆息道。
“是啊。”張麟遺憾地說,“女王更倒霉,空費許多餉銀,卻沒有得到黃金,勞而無功?!?p> “這種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武則天贊同,這對她來說屬于有感而發(fā),旋即,她凝眉思索了一會,若有所思地問道,“麟郎,在你所說的國度,有沒有皇帝派公主去他國聯(lián)姻的事例?”
聽了武則天的問話,張麟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在心里進行思索,以便更妥善的言辭進行對答。他覺得武則天并非隨便問問,一個帝王詢問聯(lián)姻的話題,或許有其深意。
皇帝口中的賜婚,自然是指兩個朝廷的聯(lián)姻,這涉及到朝廷大事,并非家長里短,武則天把重要的朝廷大事提出來跟他商討,這在某種程度上說,等于讓他參與了共商朝事,這就不得有所不慎重。
只要武則天不讓他侍寢,張麟就沒有什么好怕的,完全可以展露自己的學(xué)識。他有一種幻想,希望武則天賞識的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的才華。雖然他的才華跟同時代的人比起來,并不高明多少,但是比起唐朝的人,畢竟多知道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前人智慧的結(jié)晶!
對于聯(lián)姻,張麟并無好感,所謂聯(lián)姻,其實質(zhì)不就是和親嗎,只是聯(lián)姻說的好聽一點而已。
在中國古代,和親的事例史不絕載,大部分都是當(dāng)中原王朝實力薄弱時,或者在被打敗求和時,為了求得邊境安寧,求得關(guān)河完整,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向周邊蠻夷所采取的安撫妥協(xié)求饒策略。當(dāng)然,也有中原王朝處于盛世的情形下,主動向蠻夷賜婚和親,這就更不像話了。
雖然史書上宣稱和親能夠向周邊輸出中原文化,同化了蠻夷民族,而實際上,和親的公主到了蠻夷之國,并不能輸出多少中原的文明,相反還要被迫接受蠻夷的漏俗,比如收繼婚制:夫死,嫁其子或其兄弟。
最出名的和親公主是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墒?,誰知道王昭君的心酸血淚?昭君最初嫁的是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去世后,她又依游牧民族的風(fēng)俗,復(fù)嫁韓邪單于的長子復(fù)株累單于。她和兩位單于都育有子女。
最可憐的和親公主,則是隋朝的義成公主,連嫁四任可汗,從父親到兒子,從哥哥到弟弟,說得好聽一點,是從胡俗,而實際上,完全成了蠻夷君主的玩物,和聯(lián)姻的工具。
對于有血性的人來說,這樣的和親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恥辱。
雖然史書稱頌強漢盛唐,可是張麟更喜歡明朝。整個明朝沒有一例和親,可以算得上最有血性的朝代。
考慮了半晌,不喜歡和親這種妥協(xié)策略的張麟,向武則天所表達的自然是不贊同的看法,不過,他說得比較含蓄,畢竟在他對面的是一位擁有生殺大權(quán)的君主,一句話說錯,就有可能遭遇到不測之禍害:
“陛下,聯(lián)姻是為了消弭兵爭,締結(jié)平寧。這事古今中外皆然,因為平和寧定是所有朝代所有君王所致力追求的。不過,聯(lián)姻一般都是弱國向強國送出公主。像我們大周,乃是天朝大國,與周圍蠻夷的聯(lián)姻,應(yīng)該由蠻夷送來公主才對?!?p> 張麟的話,雖然表達得委婉含蓄,甚至還稱揚了大周,但是,在武則天聽了,卻頗有些嘲諷的意味,聽了這番話,她面現(xiàn)愧赧之色,在她的潛意識中自然是贊同張麟的說法,因為涉及到她的女兒,她自己也不同意由女兒賜婚,但是現(xiàn)實不由人,雖然她是至尊無上的皇帝,可是很多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張麟說的雖然好聽,但是卻行不通。首先,突厥可汗提出要天朝公主賜婚,她卻提出要突厥送來公主,這完全是兩個議題,突厥能答應(yīng)嗎。其次,她是一位女皇帝,她要突厥送公主過來做什么?
“麟郎,你說的何嘗沒有道理??墒?,我朝與突厥剛剛結(jié)束十余年的兵爭,人心思和,再說,我朝接連遭遇水旱災(zāi)害,兵源不足,糧草難繼,戰(zhàn)爭是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的好的?!蔽鋭t天嘆了一口氣,語氣沉重而無奈地將現(xiàn)實情況簡明扼要地講述了一遍。
本來武則天不習(xí)慣在后宮面首之前談?wù)摮ゴ笫拢赡苁且驗樗犃藦堶胨v的不列顛女王的故事,深有感觸,覺得后者或許有些真知灼見,故有垂詢之意。
了解了武則天的現(xiàn)實煩惱,張麟站了起來,在寢殿內(nèi)緩緩踱步,抬手摸著挺拔的鼻子,一雙劍眉幾乎凝結(jié)在一起,作沉思冥想之狀。
要是賜婚是由我方主動提出的,倒可以采取其他策略進行彌補,但現(xiàn)在賜婚是由突厥方面提出的,而我們的皇帝不想要戰(zhàn)爭,且大周的狀況不適合再開戰(zhàn)端,那就說明聯(lián)姻不可避免,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張麟就不能再信口開河了,必須針對現(xiàn)實進行相應(yīng)的謀劃,不然的話,他只能成為夸夸其談之輩,讓人討厭甚至唾棄。
反對賜婚只是一句話,不怕戰(zhàn)爭也只是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也只是一句話,說話只是上嘴唇碰一下下嘴唇,輕巧容易,可是輪到具體實施,則牽涉太多,最主要還是要看實力。
實力為王,這無論在什么朝代都是最大的真理,在沒有實力的時候,該吃的虧還得吃,不該忍的辱也得忍。
將公主賜婚于突厥可汗,雖然會讓大周臣民甚至后世覺得恥辱,但是,說穿了,受辱最大的還是當(dāng)事人,也即皇帝,臣民所感到的恥辱,只是感同身受而已。
張麟不是戰(zhàn)爭狂熱分子?;实鄄幌M蛘?,而他非要灌輸戰(zhàn)爭理念。他認(rèn)為,眼下他能做的,是拿出一種可靠的辦法,把皇帝要丟的面子,盡量降到最低。要是他的辦法被武則天采納了,那么他在武則天眼里,就是個人才,或許就不用侍寢,也未可知。
張麟分析,武則天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敲黑板劃粗線的重點有三處:突厥提出太平公主賜婚,武則天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遠(yuǎn)嫁突厥,卻也不想引起戰(zhàn)爭;其它李姓王爺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外嫁,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武家人倒是很熱衷,但是突厥卻不賣武家的賬,只認(rèn)太宗之裔女。
乍一聽到這個問題,張麟也頭疼,沒有人選,如何賜婚,如何聯(lián)姻?不過他的思路是開放式的,沒有條條框框,沒有局限性。
思索了片刻,張麟腦子里形成了一個初步的主意:倘若將賜婚人選的遴選范圍擴大到李姓的公、侯、伯,甚至所有太宗及高祖名下的女子。那么合適的人選就多了,那些地位不是很高的李姓宗親,或許會為了郡主的名號,同意將女兒遠(yuǎn)嫁,也未可知。
反正親王的女兒也只是縣主,不是郡主,郡主的名號需要靠皇上額外加封的。
思索已定,張麟向武則天鄭重提出自己的建議,他只管闡述自己的思路,至于可不可行,只有皇上才能定奪。
“陛下,既然親王不樂意,那咱們不妨把遴選范圍擴大到李姓公府,侯府,反正親王的女兒也不是郡主,要通過冊封才能成為郡主,那么從親王家選擇與從公侯家選擇,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或許親王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遠(yuǎn)嫁,但是那些爵位較低的宗親,保不定就會踴躍參與。畢竟家里出了一個賜婚郡主,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候選的人數(shù)多,那么最后選出來的將會是優(yōu)中之優(yōu)。賜婚的郡主,不但要身份高貴,更重要的是美麗大方,知書達禮,聰明智慧,才能得到突厥可汗的垂青,這樣才能更容易達到賜婚聯(lián)姻的目的,使得兩朝休兵,永結(jié)盟好,換來一個太平盛世?!?p> 在聽張麟闡述建議時,武則天的目光不時地閃爍光芒,似乎很是贊許,不過到了該做決定的是,她還是很猶豫很擔(dān)心,毫不含糊地指出:
“麟郎,雖然你的建議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眼下,突厥使臣強調(diào)要李姓郡主,倘若被他們獲悉,我們選出來的賜婚郡主連縣主都不是,來自民女,他們能同意嗎,那時該怎么辦?”
原來那些公侯小姐,在武則天眼里,與普通民女并沒有太大差別。
張麟覺得武則天的擔(dān)憂不無道理,仔細(xì)想了想,很快又有了主意,淡淡一笑道:“陛下?lián)碛匈p罰大權(quán),既然能將選中的宗室女子封為郡主,那又為什么不能將她的父親封為郡王呢?”
武則天聽了眸光一亮,覺得張麟的見解實在太新奇太獨特了,她敢打保票,朝中大臣絕對沒有人敢在她面前提出這樣的建議!
沒等武則天回答,張麟用力一揮手,擲地有聲道:“賜婚郡主為了社稷的安寧,把自己的韶光年華奉獻了出去,算是立有大功,這功勞也她父母的一半,因此,就算封郡主的父親為王,也不為過。只要將賜婚郡主的父親封了王,那么,哪怕被突厥使臣知曉了,我們也可以理直氣壯,因為我們選擇賜婚的可是親王之女,身份和血脈一樣高貴!”
這樣的主意,可謂高屋建瓴,目光宏遠(yuǎn),振聾發(fā)聵,唐朝之人絕對想不出來。
“好主意!想不到麟郎還有這樣的見解,實在難能可貴!”武則天笑逐顏開,拍案叫絕。
“陛下過獎了!”張麟憨厚地笑道,露出紅口白牙,臉上的酒窩一顫一顫的,甚是迷人。
武則天的雙眸頓時被張麟的帥氣所吸引住了,一時間移不開。
眼下的張麟,比她初見時,更加俊逸,更加帥氣,加上擁有如此卓絕的見解,讓她的一顆依然年輕的芳心,噗通通亂跳,有些漾蕩起來,一股熱氣往下而流,整個人又不好了。
“朕乏了,我們休息吧?!蔽鋭t天打了一個哈欠,裝出一副困乏無力的樣子,脈脈含青注視著張麟,一臉的嬌憨迷朦之態(tài),讓張麟有些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