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如進入王國大帳內(nèi)之后,便著急的問道:
“大將軍,可是因為劉備攻破馬騰、韓遂聯(lián)軍,裹挾十萬大軍之事?”
“相如啊,就是為了此時,如今劉備已然占據(jù)我涼州根據(jù)之地,同時已經(jīng)兵臨漢陽,與右扶風遙遙相望。
而我軍前有皇甫嵩、董卓擋住去路,后有劉備虎視眈眈,更重要的卻是因為涼州被奪,我軍將士必然人心惶惶。
所以某思前想后,卻也無果??!”
“大將軍,此事我也已經(jīng)想過,此戰(zhàn)我軍必敗無疑,惟有稱劉備未曾反應(yīng)過來,一舉拿下成倉,并且依陳倉為依托,防守劉備?!?p> 李相如將自己的這兩日思慮出來的辦法告訴王國,其實這也不是唯一的辦法,李相如還想到另外兩個辦法。
一是,直接像劉備或者皇甫嵩、董卓投降。
二是,躲入深山或者跨過渭水,侵略其他郡縣,但無論哪種,也都注定王國的結(jié)局,只不過能稍微拖延一點時間。
而強攻下陳倉,然后再派遣精銳守住陳倉,之后王國在集中力量一路向東殺去,若能占領(lǐng)長安,必將天下震動,而后向南向西南都有發(fā)展的空間。
至于當下向西剿滅劉備,李相如是想也不敢想,先不說兵力差距,單說劉備連戰(zhàn)連捷的強大氣勢,也不是當下的王國大軍所能阻擋的!
隨后,李相如將各種利弊全部告訴給王國聽了,然后便單獨退出了王國大帳。
而王國則一個人在大帳中來回踱步,王國自己也明白,對于他而言,也已經(jīng)沒有太多的選擇,一切皆因劉備這個變數(shù)。
思慮再三以后,王國還是準備強攻陳倉,試圖在劉備為反應(yīng)過來之前占領(lǐng)陳倉。
于此同時,王國將全軍分成兩部,挑選出絕對終于自己的四萬大軍,強攻陳倉,而由于家人在涼州的三萬大軍劃歸為李相如統(tǒng)領(lǐng),防備劉備。
其實王國也早就想好了,只要一番猛攻不下陳倉之后,王國便打算投降,至于向誰投降,王國也已經(jīng)考慮好了。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生于潁川。董卓成長于涼州,好結(jié)交羌人。麾下僅有兩萬大軍。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人。為人嫉惡如仇且容不得半點沙子,長社一戰(zhàn)將叛亂的黃巾俘虜全部坑殺。
劉備,字玄德,幽州涿縣人,且手下文臣武將眾多,且西域地處偏僻,恐難有發(fā)展。
所以,王國理想的主君還就是董卓,只要一戰(zhàn)不能勝董卓和皇甫嵩聯(lián)軍,王國便準備向董卓投降!
而至于李相如的三萬大軍,卻是因為這三萬大軍羈絆太多,不能為自己所用,所以才會交給李相如,供劉備屠戮。
謀定已罷,王國便于翌日一早便親率四萬大軍猛攻陳倉,雙方于陳倉城墻上征戰(zhàn)一日,整個王國大軍傷亡一萬余士卒,而守城的皇甫嵩部傷亡五千,董卓部傷亡兩千。
最終以王國未能攻下陳倉,而結(jié)束。
而在王國進攻成倉的時候,劉備便從漢陽郡親率十萬大軍向王國大營敢去,待趕到王國大營,王國圍攻陳倉的大戰(zhàn)已然結(jié)束。
如此,劉備便安營扎寨,同時派遣精銳斥候入城見皇甫嵩,想要約定第二日圍攻王國!
皇甫嵩得知劉備已經(jīng)光復(fù)涼州全境,大喜,并且與劉備約定明日辰時出城圍攻王國。
只不過劉備斥候再三叮囑皇甫嵩說不要將此事告知董卓,所以商議之后,皇甫嵩才未通知董卓。
同時,王國也從軍中派遣親衛(wèi)潛入陳倉城去面見董卓,商議投降一事!
董卓得知王國欲投降頓時大喜,王國部此事有六萬多人,董卓部已有不到兩萬人,如此兩軍和軍卻又九萬人。
擁兵九萬,董卓便能吃下皇甫嵩的一萬多大軍,勢力可謂是極速膨脹,兩人約定明日辰時董卓出城納降!
這真可謂是一酌一飲皆成定數(shù)。劉備、皇甫嵩、董卓、王國四人各懷鬼胎卻又敲定了同一時間,真不可謂不巧也。
翌日一早,四人各懷鬼胎、紛紛準備,皇甫嵩由于前一天損失嚴重,所以今日守南城門。
辰時正點,皇甫嵩率一萬五千大軍出城,直奔王國大營。
同時董卓率一萬大軍準備出城接受王國投降!
劉備卻率十萬大軍直攻王國后軍的李相如部。
由于董卓的西門離王國大營較近,所以董卓率先抵達王國大營,正在受降的時候。
皇甫嵩率大軍從西南殺入大營,一番砍殺之后,董卓出面才解釋清楚此時的情況,雙方收回殘兵,各自罷戰(zhàn)不在話下。
而正當皇甫嵩準備派遣親兵去通知劉備的時候,王國卻收到了李相如親兵的稟告,說劉備率大軍沖入李相如部,李相如部死傷慘重,余者皆投降劉備!
聽到此言,董卓沒有控制住一口鮮血噴出!原本王國有六萬大軍,如今一來就剩下不到三萬大軍,在加上自己的一萬多大軍。
如此王國投降董卓后,董卓也就只有五萬多大軍而已!足足縮水了一半!這叫董卓如何不吐血!
一場鬧劇以董卓吐血結(jié)束,最終劉備與皇甫嵩兵合一處,再加上投降的李相如部,總計達到了十三萬。
而董卓接受王國投降以后,率五萬對人駐守陳倉。
正當劉備、董卓和皇甫嵩寫表上奏朝廷的時候,何進遣使者來到了三人大營中!
何進命令董卓領(lǐng)兵入洛陽協(xié)助何進剿滅宦官。
同時任命皇甫嵩駐守陳倉,抵御王國;再次任命劉備領(lǐng)兵協(xié)助皇甫嵩攻陷王國大營。
起初,靈帝征召董卓入朝擔任少府。董卓上書說:
“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言:‘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弁斐架?,使不得行。
羌、胡憨腸狗態(tài),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fù)上。”
朝廷無法約束董卓。到靈帝病重時,下詔任命董卓為并州牧,命令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指揮。
董卓又上書說:“臣誤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yǎng)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qū)⒅敝?,效力邊垂?!?p> 所以,董卓便一直與皇甫嵩在陳倉領(lǐng)兵對抗王國,雖然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勸說皇甫嵩除掉董卓,但是皇甫嵩卻沒有同意。
因此,此次何進召董卓進京,便遭到了何進手下多人反對。
侍御史鄭泰勸諫何進說道:“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兇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親德之重,據(jù)阿衡之權(quán),秉意獨斷,誅除有罪,誠不宜假卓以為資援也!且事留變生,殷鑒不遠,宜在速決?!?p> 尚書盧植也認為不應(yīng)當召董卓,何進都不接受。鄭泰于是辭職而去,告訴荀彧說:“何進并不是良主。”
然而對于董卓而言,此事卻是大喜,原本漢靈帝的幾次調(diào)派都是嚴禁董卓帶一兵一卒隨行,所以董卓才會幾次不奉召而行。
如今,何進的命令卻是讓董卓帶兵入洛陽,剿滅宦官。因此董卓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一旦進入洛陽,董卓有這五萬大軍在手,董卓在誅殺完宦官以后,在朝堂的話語權(quán)也會重許多。
最終獲得一個封侯拜相的機會不成問題!如此,董卓自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便毫不猶豫的率大軍放棄陳倉,直接領(lǐng)兵向洛陽進發(fā)!
董卓走后,劉備知曉,這歷史并不是這么容易改變的,董卓依然進京了,或許也同樣會霍亂大漢,霍亂京師。
同時想起來還在京師的恩師盧值和岳父蔡邕,于是便召來了張遼和趙云,命令二人秘密潛入洛陽。
將蔡邕及其手下一眾學生,還有盧值一并請到?jīng)鲋?,若是兩人不同意,綁也要將兩人綁來?p>
戀上楚辭
下月一號,本書將要上架,下月一號也是第四卷董卓亂洛陽的開始,希望大家能支持楚辭,推薦票、打賞、月票、首訂,不要停,打賞超過十人三更,超過三十人四更,超貴七十人五更,超過一百六更!打賞越多,更新越多! 同樣的,訂閱也是,訂閱越多更新越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