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由此可見,反省精神的重要,更何況我們時時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此,反省精神不能丟。
反省,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反思,但進一步講,即為復盤。將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通通回顧一遍,找出不足之處,從而及時進行有效改正。
清末中興大臣曾國藩以前就是一個只知道下苦功的人,由于自己的資質(zhì)較差,往往收效甚低。后來曾國藩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為了克服困難,他養(yǎng)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將每天發(fā)生的事情及時記錄下來,并從中思考自己做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事錯在哪里,如何改正。就這樣,久而久之,曾國藩有所進步,并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敢于攻堅克難的品性,最終有所成就,在歷史上位列晚清四大中興大臣之首。
一個人只要善于反省,終會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不懂得反省,我們往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楊修就是這樣一位佼佼者。有一次,曹操吩咐手下裝修后花園,一切結(jié)束后,曹操親自視察,走的時候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到門里加兩個人,大家看到后紛紛不解,就在這時,楊修說道:丞相的意思是讓大家把門擴一下。由于后來發(fā)生的世襲之爭,曹植失敗,楊修也因此受到冷落。在一次行軍打仗過程中,他猜到了曹操的真實意圖,下令收兵,但曹操為了維穩(wěn)軍心,便將楊修斬首。試想,如果楊修能夠像司馬懿那樣韜光養(yǎng)晦,他怎會受到妒忌?自知禍從口出,更應該管好自己的口,不再急于彰顯個人的非凡才華。
人生的成長是一步步的,前方荊棘密布,暗流涌動,因此,我們要具備反省精神,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