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劉辨歸來后的第一個早朝。
“朕離開京城期間,左丞相勞苦功高,將京城一切事宜處理的妥妥當當,朕心甚慰!
今日早朝朕有幾個想法想與諸位愛卿商討商討。
第一、大漢所有地方官員將于年內(nèi)全部考察完畢,不合格者將直接罷官,沒有任何情面可言;從大漢書院中選拔也好,從基層選拔也好,哪怕是從民間直接選拔,朕只要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的人來做百姓心中的父母官,目前各地缺少的官員盡快補齊若是有人膽敢賣官鬻爵,朕不介意讓他的腦袋離開他的身體!
第二、所有的發(fā)生了水災以及有可能發(fā)生災害的地方,官府統(tǒng)一搬遷百姓離開現(xiàn)居住地,尋找合適的地方建房居住,官府不得向百姓索要錢物;
第三、大漢全境內(nèi)不論是哪個民族,只要是我大漢境內(nèi)的,都要接受官府統(tǒng)一登記造冊,朕把這個叫做人口普查,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嬰兒,都要登記,有拒絕登記的官府可進行抓捕入獄;
第四、進一步完善大漢軍隊的軍功賞罰制度,不能讓將士們的血白流,將士們忠于大漢,為朝廷,為百姓拋頭顱灑熱血,朝廷定然不能讓他們心寒;這一點兵部當著重辦理此事;
第五、我大漢祖制非劉姓不王不可更改,但是朕在這個王的下面侯的上面再添一個爵位,叫“公”,這個朕親自擬定。王、公、侯都將施行等級劃分,王分為親王,郡王;公分為國公、郡公和縣公;侯的等級不變;
諸位愛卿可廷議朕的議案了。
朕準了,先聽聽愛卿們的想法。”
劉辨的話剛說完下面就炸鍋了,嗡嗡的討論聲立即充斥了整個大殿。
“陛下這是要對官場大清查了嗎?田御史還沒有回朝,陛下又開始了清算了?”
“哎呀!你有所不知?。÷犝f這次水災鬧的陛下龍顏大怒,說是地方官員不作為,救災不力導致的?!?p> “非也,非也,陛下之所以對官場進行大清查的目的就是因為前段時間的赤壁大戰(zhàn)前,陛下下達的旨意地方官員根本就沒有遵旨執(zhí)行,要我看吶,這些人就不配做官!竟然蔑視陛下,無視朝廷,這種人你們說說看是不是該清除?”
“原來是這么回事??!那是該!”
“那么這封賞將士以及重臣的方案幾位大人又如何看的?”
“老夫認為陛下此舉深得人心!為何呢?諸位請想,如今的大漢江山比之先帝時期如何?那不僅僅是大這么簡單的問題,還有就是百姓的日子過得好的已經(jīng)不是從前的日子咯。土地雖說是朝廷的,可這土地上的所得大部分還是百姓的,這么一來百姓富裕起來了,朝廷的國庫也是充盈起來了,自陛下登基以來,朝廷用兵就沒有停止過,國庫雖然也空了,可是很快便能恢復,這些??!可都是陛下統(tǒng)御有方,更賴臣子們用心用力啊!
說到這戰(zhàn)事,大漢能有今日之盛景,三軍將士勞苦功高,封賞他們也在情理之中,老夫認為此事大善!
有功不賞,有過不罰日后誰還替朝廷賣命?”
“嗯!是這個理!”
“不錯,不錯!這馬尚書所言甚是!”
“馬尚書此言下官不敢茍同!令郎是為軍中將領(lǐng),陛下若是封賞有功將士你馬家一門自然是光宗耀祖,那我等文人呢?行軍打仗我等自然比不了那些武將,可我等就沒有功績?陛下適才未曾提過我等默默無聞在朝中處理政事之文臣的賞賜???于情于理都是說不通的吧?下官斗膽敢問馬尚書此言可有錯?”
“嗯!蕭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要不先探探賈相的口風?”
類似這樣的話題層出不窮,一片一片的官員們都在那交頭接耳,嘀嘀咕咕。涉及到了利益的劃分最是讓人露出本性的事情。
此刻的朝堂倒更像是澡堂,一群老爺們在哪里嘰里呱啦垂沫橫飛的討論著,爭執(zhí)著,更有甚者還手舞足蹈的比劃著。
全朝堂只有一個人沒有參與議論,那就是左丞相賈詡。看上去像是老僧入定一般雙手袖著在那閉目養(yǎng)神。到底在想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老狐貍深諳為官之道,作為群臣之首如果于百官融為一體了,那么皇帝就該對他開始忌憚了,一旦被皇帝忌憚了,那么他的生命恐怕也快走到盡頭了。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
因此不管什么時候上朝他給人的印象都是與群臣格格不入的表現(xiàn)。越是這樣皇帝越是喜歡。如果他作為百官之首與群臣打成一片的話,百官是高興了,但是皇帝缺不高興了。后果那就很嚴重了。
作為左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說是權(quán)勢滔天毫不為過。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所處的位置雖然高,可摔下來的話卻是最慘的。
劉辨哪能看不出來老狐貍的做法是因為什么?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又何必點破?
徐庶與郭嘉一個在豫州,一個在幽州都沒有回到京城,這樣的早朝自然是沒有參與的。因此這廷議,百官的眼神自然就盯著老狐貍為主了,下面商議的再好,沒有他的首肯恐怕廷議結(jié)果皇帝還要斟酌斟酌了。
一個時辰的廷議終于漸漸的安靜下來了。
老狐貍率先出班啟奏了,畢竟群臣之首的職責就是這樣的。對上反映百官的見解和意見,對下傳達皇帝的旨意也是他這個百官職責所在。
“啟奏陛下!文武百官廷議的結(jié)果一致認為陛下所提出的官場清查之事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其他幾點臣等倒是很贊同,與陛下觀點一致。”
劉辨聽著賈詡在說話,卻是笑而不答,眼睛緩緩的掃視著殿下的眾臣,他想看看這些涉及到大部分人的利益的事的情,群臣都是什么反應(yīng)?
“朕意已決,那些覺得操之過急之人難道心中有鬼不成?朕的旨意都敢違背?這朝廷的政令還能及時落實嗎?朕要這樣的官員干什么?吃閑飯嗎?荒唐!正好相反其他的倒是都可以緩緩,但唯獨這一條要速辦!若是有人膽敢陽奉陰違私下阻礙清查之事進行,那么朕不介意連阻礙之人一起換掉,無論他是誰!
文和,中書省盡快照此章程處置,不得有誤!
退朝吧!”
一臉怒氣沖沖的劉辨不等到群臣跪送完成就離開了朝堂。
“小竹子記下幾條旨令:一、讓人傳令諸葛亮問問他關(guān)羽與張飛二人現(xiàn)在哪里?朕已經(jīng)將劉備伙同東倭人蓄意謀反被滅之事昭告天下了,朕不相信他二人知道之后沒有反應(yīng)!
二、問問李儒在夷州處理的怎么樣了?去書院招陸遜前來見朕。
三、讓甘寧水師召集起來與夷州整訓不得有誤。
四、郭嘉暫代幽州刺史,直到有替換人選為止。
先這么多吧!
另外無事不要來煩朕,朕去陪家人了。若是有人來擾告訴他朕不見,做好本職事務(wù)很難嗎?”
劉辨的心情不怎么好已經(jīng)寫在臉上了,這個原因還是因為朝堂上的清查官員提議引起的,他沒想到滿朝文武居然大部分人都在反對這件事,那么這件事背后的網(wǎng)絡(luò)關(guān)系就復雜了。這是導致他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
喜竹與典韋都不是菜鳥,皇帝不高興自然能感受到。嚴肅的氛圍讓人感覺連空氣都是那么的冰冷刺骨。
關(guān)羽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yīng),只不過是每天都在那里燒紙錢,他給劉備立了個牌位。他知道大哥劉備有今日的結(jié)果乃是意料之中的人,他不恨任何人,只恨自己與大哥相距太遙遠,沒有能夠阻止大哥的沖動之舉。這是他遺憾的地方。
而張飛卻不一樣了,他恨李儒。恨的差點咬碎鋼牙!
“二哥!你我還有大哥當年桃源結(jié)義的誓言言猶在耳,如今大哥雖然不在了,難不成你我兄弟就此作罷?大哥的仇就不報了嗎?”
關(guān)羽繼續(xù)燒著紙錢沒有搭理他。
“二哥!”
張飛再次大吼道。
關(guān)羽也是被他煩的沒轍了,這才緩緩說道
“三弟,大哥是為什么死的?難道你認為大哥不該死嗎?我們兄弟三人當初結(jié)義之時可是說好了要匡復漢室江山的,可如今漢室江山在陛下的治理下如日中天,大哥做了什么?這樣的仇如何報?
大哥雖然是死在李儒手里,可那李儒也是奉了陛下的皇命而為,難不成三弟想去刺殺陛下?荒唐!
三弟!大哥的死我們兄弟是有責任,可不是助紂為虐的責任!而是要勸阻大哥莫要倒行逆施!大哥他帶著外族來犯我大漢,此等大罪如何報仇?
三弟聽二哥一句勸,大丈夫立于天地間當分清是非,莫要意氣用事!二哥已經(jīng)失去大哥了,不想再是去你,你莫要犯渾!過來給大哥燒點紙錢。”
“二哥!俺老張心里這口氣咽不下去!俺要把那李儒碎尸萬段方可解恨!”
“三弟,二哥適才所說你還沒明白?殺了李儒大哥能活過來?再說你殺了李儒陛下能放過你?就算陛下放過你,這天下人的口水都能淹死你明白嗎?因為李儒是大義而你過是為了我等兄弟的情義,這是小義。如何相比?糊涂!”
“哎~”
關(guān)羽與張飛的對話被司馬懿派來的親兵躲在外面聽得清清楚楚。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他們二人都知道關(guān)羽與張飛和劉備是結(jié)義兄弟,就怕他們兩兄弟鬧出什么幺蛾子來,因此司馬懿不但派人偷聽了他們的談話,還派了兵馬圍住了他們兩人所在的帳篷,只要他們兩人一條心的想替劉備報仇的話,那么立即被拿下是必然的。
親兵偷聽的話傳到了司馬懿和諸葛亮那里,兩人互相看看對方,眼神的意思是你說呀?怎么辦?
好長時間之后,諸葛亮說話了
“來人,持本都督將令去將張飛捉拿收監(jiān),若是膽敢反抗格殺勿論!聽清楚了,是捉拿張飛,與關(guān)羽無關(guān),不得牽涉關(guān)羽。”
親兵下去之后,不一會張飛被五花大綁的捆到了諸葛亮與司馬懿面前了,當然關(guān)羽也是一起跟著過來的。
“張翼德,本都督聽說你還想著刺殺李儒替你兄長報仇?既然如此,那么久休怪本都督執(zhí)法了,只能將你暫時收監(jiān),等待陛下發(fā)落了?!?p> 張飛氣的兩只眼睛瞪的像燈籠一樣扭著投對諸葛亮的話充耳不聞。
“大都督,請聽關(guān)某一言?!?p> “哦?關(guān)將軍有何話要說?”
“回都督,某家三兄弟當年義結(jié)金蘭立志匡復漢室江山,如今大哥行那悖逆之舉實乃我與三弟不愿看到的事,如今大哥已然伏法,三弟悲傷過度這才說了些氣話,還望都督法外開恩,從輕發(fā)落!”
“關(guān)將軍行事剛正,本都督自然相信,可誰敢保證張翼德不會偷偷離開去行刺那李儒?若是讓他從本都督手底下溜出去刺殺了李儒,屆時彼陛下怪罪下來,我等在場的幾人盡皆獲罪!你可曾想過?”
“都督所言,關(guān)某豈能不知?還請都督將三弟交于關(guān)某看管,若是三弟真的犯渾去行刺了李儒,則由關(guān)某承擔一切罪責,還望都督恩準!”
諸葛亮看了看司馬懿,司馬懿笑了笑說道
“既然如此,諸葛都督不妨賣關(guān)將軍一個人情,放了張飛,但是定要關(guān)將軍簽字畫押,若是張飛真的闖了禍事,由關(guān)將軍一力承擔,與你我無關(guān),關(guān)將軍你看可否?”
“如此大善!多謝司馬都督相助!關(guān)某愿簽字畫押!”
“既然司馬都督也為張飛求情,那本都督也不枉作小人了,來人取紙筆來!”
關(guān)羽將氣呼呼的張飛拽出了帥張之后,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互望來對方一眼,隨即哈哈大笑。
洛陽。
御書房。
“伯言,朕叫你來,是想讓你去幽州,出任幽州刺史一職。你可敢接任?”
“陛下…這…”
“這什么這?是不是你覺得這樣的官員任免沒有拿到朝堂廷議不合體制?還是你覺得自己不能勝任?”
“回陛下,微臣乃江東舊臣,出任幽州刺史一職恐招人非議,并非微臣不敢接任!”
“哈哈哈…伯言你倒是爽快,這話說的也是一針見血?。?p> 朕不但人你出任幽州刺史,幽州都尉也有你兼任,也就是說,你到了幽州之后,郭尚書將會回京,幽州的兵馬有你去節(jié)制,不要問為什么?朕意已決,去吧!小竹子把圣旨給他,就不念了自己拿回去看吧!
對了去中書省賈相那里報備一下。吏部要備案的。下去吧!”
陸遜雙手捧著圣旨直愣愣的退出了御書房,機械般的走在了回去的路上。腦海里卻在仔細的回想著劉辨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他知道皇帝讓他去幽州接收刺史之位本無異議,可是加上一個都尉一職就不一樣了,朝廷的官員向來是軍政分離的,為什么讓自己軍政一肩挑呢?難道真的是自己才能蓋世嗎?或者說陛下犯糊涂了嗎?他內(nèi)心告訴自己絕對不是這樣兩個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陛下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御書房內(nèi)劉辨埋頭寫著什么,突然他停下筆說道
“小竹子,去將法正給朕叫來,他應(yīng)該也在書院。”
喜竹出去了,劉辨隨手將一副小點的大漢地圖卷了起來交給采菱道
“丫頭去追上伯言,將這個交給他?!?p> “諾!”
采菱朝劉辨屈膝福了福雙手接過來退了出去。一路小跑,沒多久就追上了陸遜。
“陸大人留步!”
陸遜回頭一看是劉辨身邊的采菱,趕緊施禮道
“見過采菱姑娘,姑娘喚某,可是陛下有何旨意?”
“大人不必多禮,這是陛下讓奴婢交給您的,大人收好!”
陸遜趕忙雙手恭敬的接過來,朝采菱施了一禮道
“多謝姑娘!”
“大人好走!奴婢回去復命了?!?p> “姑娘請!”
陸遜待采菱離開之后才轉(zhuǎn)身打開了地圖,看到了地圖的時候他心中的疑惑終于解開了,隨機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朝御書房的方向躬身一禮道
“陛下深謀遠慮,舉世無雙,微臣拜服!”
采菱回到御書房把地圖交給陸遜的事簡單的說了一下,也不知道皇帝有沒有聽進去,因為她看見皇帝一直在盯著大沙盤發(fā)呆,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就連端到劉辨面前的茶水半天都沒有接過去。
“陛下請用茶!”
“嗯,哦,好。丫頭啊!那個去告訴皇后,朕今晚去和他們一起用膳,吃火鍋,請上太后一起?!?p> 采菱走后,劉辨一個人在那里自言自語。
“實力還是不濟?。“Α?p> 法正一臉疑惑的跟著喜竹來到了御書房里同樣看到眉頭緊鎖的劉辨在盯著沙盤,皇帝找他什么事,他也不知道。只能硬著頭皮詢問一下打擾皇帝了
“微臣法正參見陛下!”
劉辨右手端著茶杯,左手夾在右臂里面斜眼看了看他說道
“是孝直啊!
孝直在書院可曾學到什么稀罕的學問?”
“回陛下!微臣一直呆在書院的算數(shù)科研學,這門學問當真是其樂無窮,微臣得益匪淺。”
“那倒是,算數(shù)一門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確實值得潛心研學。不過,眼下朕給你安排了件差事,你可是沒有時間去研學了。”
法正沒有說話,繼續(xù)躬身聽著劉辨說重點。
劉辨看看法正沒有說話就邊走回御案邊說道
“孝直過來,朕這里有兩樣東西一幅畫和一份圣旨都交給你,拿好。
你先看看,然后再是說你的想法?!?p> 法正恭敬的接過來圣旨和那幅畫慢慢的打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