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向糧庫交公糧
秋收結(jié)束后,轉(zhuǎn)眼進入到了冬天,河洼公社的國營糧庫開始收繳村民上交的公糧。那時,交公糧有兩種,一種是水稻,一種是苞米。并且糧食也有兩個價格,一個是公糧任務,叫義務糧,這是必須完成的,每市斤的價錢按照等級來定,總之糧價偏低;另一個叫議價糧,就是完成了公糧任務后,多向糧庫賣的,每市斤的價錢也是按照等級來定,而這個議價糧的價格比任務糧的價格要高一些。
這年,唐慶業(yè)把生產(chǎn)隊用的手扶拖拉機買回了家,他就開著這臺車向糧庫送糧。他要送兩趟糧食才能完成交公糧的任務,之后還要再送兩趟議價糧,好多賣點錢。
冬天,十分寒冷,零下40度左右,村民們?yōu)榱四茉琰c交上公糧,他們半夜就起來裝車,甚至有的在頭一天傍晚就將糧食裝上車等待著。
半夜的時候,村民們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帶著狗皮帽子就向糧庫出發(fā)了。到了那兒,有的村民已經(jīng)在糧庫的外邊排起長隊。因為這些村民的家距離糧庫比較遠,他們就趁著剛黑天的時候趕著馬車就往糧庫這來,然后到了糧庫的外邊,他們就在那里等著,餓了,就從兜里掏出從家?guī)У某缘拈_始吃;渴了,他們就抓一把地上的雪吃下去;冷了,他們就把隨車帶來的稻草點著取暖。盡管這樣,他們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還是被凍得透心涼。就這樣,他們在寒冷的外面待了一宿,等待第二天早上糧庫的工作人員上班收糧。
唐慶業(yè)也不例外,他也是為了能早點輪到收自己糧食,他也半夜就出發(fā)了。走之前,劉玉花現(xiàn)給唐慶業(yè)做了一頓飯,讓他吃一口熱乎的飯菜再走,要不在寒冷的外邊待一宿是相當難受的。
到了糧庫外邊,那里已經(jīng)排起了一條長龍,唐慶業(yè)的位置不遠也不近,總之在白天糧庫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內(nèi)能輪到他,在他后面的一些村民可能就要輪不到了。而那些村民,他們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打道回府,一個是在這繼續(xù)等,等到前面的都進入糧庫里了,他們在外面就能排第一號或者是更近的號,第二天收糧的時候,他們就能排在前面,就能快速的進入到糧庫里面卸糧食了。
這里有兩件事不得不說,那就是,有許多村民挨餓受凍的費了好長時間排了好長時間的隊,等化驗員化驗時發(fā)現(xiàn)糧食不合格,不是糧食中稻皮子、草棍兒、泥土等雜質(zhì)多再就是水分多的,他們不管排了多長時間的隊,都是要回家的,因為糧庫不收不合格的糧食。
有的村民比較會來事兒,兜里裝著特意買的好煙,等化驗員來的時候給點上一根兒,或者是直接揣進化驗員的兜里賄賂化驗員,好讓化驗員在化驗的時候給自己的糧食化驗合格或者是等級高點兒。但是化驗員每天接觸那么多村民他哪里能記得住是誰給的煙啊,只有他的親戚他能記住,其他人對于他來說就像走馬燈似的,過一幕就忘的差不多了。
那時,化驗員手里拿著一把尖尖的帶空槽的釬子和紙筆以及小布袋子,他每次用釬子向麻袋里扎進一下就會帶出來一些糧食,然后用手搓搓在或者是用牙咬一下做簡單的鑒別,看看糧食是否合格,如果初檢合格了他就將這些糧食樣品逐一記錄,然后拿到化驗室里再進行化驗水分和等級。
還有一件事就是有的村民為了糧食能多賣錢他們故意耍小聰明,就是在糧食中摻進沙子或者是石子兒,使糧食變沉,然后把裝有沙子或者石子兒的那幾麻袋糧食放在車的最下面,就是化驗員也用釬子扎不到,因為在車廂地下,從外面根本看不見。但是這樣的村民少之又少,畢竟是心眼兒不正。
雖然他們往糧食里摻進了沙子或者是石子兒,以為能蒙混過關,但是這樣的小伎倆是騙不過糧庫的工作人員的,因為在卸糧食的地方還有工作人員負責看管,他們發(fā)現(xiàn)有不合格的糧食立刻就叫停,不讓卷揚機向糧囤子里輸送了。并且,這樣的村民會受到處罰的。
那時,有一個村民就這樣干了,最后差點兒沒進吧驢子,好在他認錯的態(tài)度較好,罰了他一些錢后這件事就算翻篇了。被罰的那個村民長了記性,他以后再也不那樣干了,每次送來的糧食都是好的都是合格的,因為他承受不起這樣高額的罰款。
他被罰了之后讓他后悔不已,因為那些罰款他一年的收入都沒夠,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估計回到家里,他的老婆一定會跟他認真的干一仗的。
那名村民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同時也給其他村民敲響了警鐘,此后,送糧的村民再也沒有耍小聰明的往糧食里摻東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