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九世傾心

第六十二章 軍議

九世傾心 南宮之影 3336 2024-10-01 23:01:24

  當運送文書的仆人打開房門時,并沒有看到冷無雙。

  直到靠近床沿,這才發(fā)現(xiàn)在床邊的地上,冷無雙背靠墻壁,坐在血泊之中。

  他的面色慘白,瞳孔泛白,喉嚨和胸口各插著一把匕首。

  全身上下更是被血液浸透。

  “啊——!”

  隨著仆人的一聲尖叫,冷無雙身死的信息開始傳播。

  房間內,一時間哭泣聲一片。幾位親衛(wèi)士兵跪在地上,痛苦哀嚎。

  或許對于維尼來說,冷無雙是殺父仇人;對于蒼嵐帝國而言,冷無雙是逆黨叛徒,

  但在親衛(wèi)們看來,冷無雙不僅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還賜予他們尊嚴與榮耀,是他們心中的太陽。

  冷無雙離去的事實無可改變,幾位親衛(wèi)在悲痛后接連站了起來。

  回過頭的他們,臉上還流淌著傷心欲絕的淚水。但相比悲傷,他們更加怒不可遏。

  “究竟是誰?究竟是誰?!”

  一位士兵緊緊握著手中的劍,低喝道。另一位仍然保持著冷靜的士兵則強忍著悲痛,建議道:

  “先將大人的遺體理好,然后集結所有弟兄們,追查兇手!”

  雖然這個建議很好,但是這么多人,沒了冷大少,誰來管理呢?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整個鉆石王都陷入了混亂。

  而夏洛特和維尼,則趁著這段混亂的時間,辦成了幾件大事。

  一是維尼終于解救被冷無雙囚禁利用的大臣們,在大臣們的幫助下,他開始接手整個國家的政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王。

  二是維尼與前線的基巖老將軍取得了聯(lián)系,終于了解到了前線的狀況,重申了與第一騎士團合作攻城的戰(zhàn)略方針,并提出了派遣一支隊伍拱衛(wèi)王都。

  三是失蹤已久的冷凌云在政事樓中被找到,及時搶救了回來。并通過冷凌云之口,夏洛特大致了解到了冷家士兵對冷無雙的忠誠。

  直到公主“得知”了前因后果,這才及時制止了這場本不該出現(xiàn)的混亂。

  但她沒有拿出自己“公主”的身份去壓人,而是極其精準地拿捏了士兵們內心需求——

  “像你們這樣胡亂地找,只會制造混亂,更方便兇手逃走!現(xiàn)在的要務是扼守各個城門,否則兇手就真的遠走高飛了!”

  士兵們在冷城耳聞目染,對于這位“公主”并沒有發(fā)自內心的尊敬與聽從。

  但是長時間沒有找到兇手所帶來的失落,加上“公主”的話還有幾分道理,

  所以在夏洛特的要求下,各位士兵的行動才獲得約束,再沒有出現(xiàn)打架砸店的情況。

  而完成這一切后,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二十日了。

  也正是在這一天,第一騎士團與王都禁衛(wèi)軍,從前線回到了王都。

  上午,鉆石王都,一輛從北方駛來的列車緩緩??浚?p>  一群身著鎧甲之人從列車中涌出。

  他們每一個人都身著陳舊的的鎧甲,一看便是久經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眼神中透露的疲憊,更是表明了他們經歷的戰(zhàn)爭究竟是多么漫長。

  隨著戰(zhàn)士們讓開了一條道路,一位便衣老人被抬在擔架上,送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他舉目眺望著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良久良久,沉默不語。

  沒有人迎接,或者說沒有多余的人手布置迎接。

  只有幾位陌生的面孔正手持武器、面色不善地望著這群不速之客:“什么人?”

  “大將軍,基巖?!?p>  ......

  ............

  日頭,正午。

  政事樓內,基巖大將軍正坐在輪椅上,由身后一個士兵推著移動。

  在地毯上中央,擺放著一座粘土地圖模型,外貌正是模仿防沙城周圍的地形。

  在防沙城峽谷周圍的地區(qū),正插著許多旗幟。有標識敵軍指揮處的,有標記敵軍后勤路線的,還有記錄敵軍強敵所在的;類似的用以表示己方戰(zhàn)力的旗幟,以另一種顏色的旗幟同樣出現(xiàn)在地圖上。

  但可以明顯的發(fā)現(xiàn),鉆石王國的軍隊,已經被壓制在防沙城南門之外。

  在模型的一旁,還擺放著許許多多的名冊,詳細記載了己方軍隊中將軍與戰(zhàn)士的能力與職位。在人名上畫紅線的代表著此人已經陣亡。

  而在名冊的另一邊,還有徐徐多多的圖冊文件,里面詳細記載了防沙城以南各城市的人口數據、糧食產量、軍械產量等等,幾乎所有一切,應有盡有。

  然而這些資料越詳細,在場所有人的目光卻是越發(fā)暗淡。

  “局勢對我們很不利。”

  基巖將軍指著地圖,做出了令人心驚的判斷,但偏偏沒有人能反駁他們。

  因為自從防沙城被拿下的那一刻起,局勢瞬間一片糜爛。

  當黑龍與護水天國的軍隊拿下這座城的時候,整片南方地區(qū)就已經成了一塊飛地。如果不是基巖率軍進行阻截包圍的話,敵軍早就南下專門燒殺搶掠了。

  站在模型前,維尼皺著眉頭,帶著些許怒氣,責問道:

  “所以將軍就棄了北方百姓不顧,自己回來了?”

  基巖將軍的嘴略微笑了一下:

  “世人皆知我善守,卻是否知道,老臣短于攻?但如今城已被占領,前線的任務從守城變?yōu)楣コ?,再由我?zhí)掌全軍,已然不合適了。所以我將軍隊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我的兒子,他的攻城水平,在我之上。”

  維尼啞口無言,因為不通軍事,所以自然說不出什么“臨陣易帥容易擾亂軍心”、“你的兒子資歷不夠難以服眾”之類的話。

  只能繼續(xù)問道:“防沙城什么時候能拿下?”

  “不知道?!?p>  基巖手持伸縮條,指著防沙城南方的各級城市,解釋道:

  “要知道,在先王的計劃中,我等需要對付的,僅僅只是護水天國這群廢物罷了。但現(xiàn)在黑龍派出精銳加入戰(zhàn)場,想要打回來,不容易?!?p>  “那就增兵!”維尼喝道:“一個月,能不能奪回防沙城?。俊?p>  這幾乎是已經在逼一名將軍下軍令狀了。

  但基巖見狀,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拉長伸縮條,指著防沙城北方的敵軍運輸線,耐心地為維尼講解:

  “北面資源匱乏,運輸線更是漫長,對方的后勤壓力是我們的數倍?!?p>  說著,基巖又點了幾個代表敵方軍團的旗幟:

  “在城破后,護水天國的軍隊貪功冒進,南下追擊被我軍打敗。以至于現(xiàn)在敵方的軍隊數量有限,以黑龍精銳軍為主,只能做到守城而無法更進一步?!?p>  基巖又點了幾個代表己方軍團的旗幟,在防沙城南門口的區(qū)域畫了一個圈:

  “防沙城南地可供攻城的范圍就這么大點,再增軍只會徒增后勤壓力,得不償失。”

  說完,基巖深吸一口氣,看向年輕的國王,從一位軍事將領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判斷:

  “時間一長,黑龍帝國與護水天國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繼續(xù)死守防沙城,最終因后勤不足而撤兵;

  二是增兵南下,速戰(zhàn)速決,直接打上王都,將我等俘虜?!?p>  一時間,整個大廳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中。沒有人會去質疑這位老將的判斷,更無人去指責他作戰(zhàn)不利以至于如此結果。

  真要責備,死去的先王怕是要被先拉出來鞭尸。

  周圍的大臣們一起看向年輕的國王,卻見此時的維尼臉上已無慍色,只是皺著眉頭,良久,才像是突然想到什么關鍵似地睜大眼睛,

  隨后,一臉復雜地看向基巖,反問道:

  “所以,基巖將軍你回來,是預防黑龍增兵南下。準備在王都布置最后的防線?”

  面對年輕國王的問題,基巖同樣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而是在觀察完維尼的反應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像家里的老人哄孩子一般,寬慰道:

  “陛下不必沮喪,老臣還有話沒說呢?!?p>  “什么話?”

  “防沙城北門的防御措施十分穩(wěn)固,而南門卻十分普通。所以,如果被我軍抓住破綻,一舉奪回防沙城,那么戰(zhàn)局變化,也未曾可知?!?p>  “破綻是什么?在何時?”

  “老臣不知。”

  維尼一時語塞,看著一臉坦然的基巖,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基巖只是看著維尼,目不斜視:“正如我之前所說,老臣不善攻伐?!?p>  “所以到頭來還是要看前線的發(fā)揮?我身為國王竟一點忙也幫不上?”

  周圍的大臣剛準備開口安慰維尼,說些鼓勵的話語,卻一個個停在喉嚨間,只因這位年輕的國王幾乎是在下一瞬間便做完了自我釋懷,

  并立刻做出了安排:

  “算了,我不懂軍事,但基巖將軍之話我還是相信的。既然要預防黑龍南下,那就盡早安排王都的防護升級。基巖將軍,你不是擅守嗎?此事就交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父王給予你的基巖之名?!?p>  至此,在軍事層面的大事已然全部確立。

  或許是因為老了,更容易多愁善感吧。

  基巖看著維尼,只覺得看到了先王年輕的時候。想起自己那身在前線的兒子,一時間百感交集。

  國家的未來,正掌握在年輕人的手中,而這些年輕人,將繼承鉆石的意志,奮勇向前。

  于是,基巖忍不住感嘆起來: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說白了,老臣也只能在軍事上侃侃而談罷了。陛下身為一國之主,格局、視線,都比老臣廣闊。只要上下一體,共同奮進,不會有度不過的難關的?!?p>  乍一聽,維尼還以為基巖是為了感謝自己給予他極高的軍事權力而奉承自己,當即苦笑連連:

  “我哪有什么大局觀,不過是學著父王的樣子罷了。我要是有父王的能力,何至于此?!?p>  “陛下已經盡力了,即便先王在世,也未必能比陛下做得更好了?!?p>  基巖看著維尼,充滿了誠懇與期待。雖然現(xiàn)在的維尼少了些許自信,但假以時日,他必然會成為一名不遜于他父親的王者。

  國家的繁榮與興盛,不正是一代代人,或犧牲或成長,然后無數人從年輕人變成老年人嗎?

  即便是維尼最崇拜的父王,也不過是這樣過來罷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