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匠人聽了小領導的講話心中都議論開了:這小丫頭不簡單呢,先不說未雨綢繆做提前越冬的想法,就光這個窯洞的思維也不是尋常大人能想到的。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個年齡稍大的人輕咳了兩聲輕聲道:“既然大小姐為咱們計劃這過冬的工程,行不行,該怎么做大家都把心中想到的講出來,這是寨主他老人家心善呢,換作在村子里面也沒有人替我們百姓想辦法的,大家說對不對。”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老木匠的話立刻引起了其實匠人的共鳴。一位匠人站起身道:“胡老哥說的是,我們大家都受穆寨主的活命之恩,怎敢不以命相報。況且這過冬工程也關系到我們自己的身家性命啊,只是大家見都沒有見過這窯洞,哪里談得上什么想法,確實是無從說起呀”。眾人也都稱是,正在此時,其中一位中年瓦匠猶豫了猶豫,終于開囗道:“大小姐,我曾經(jīng)在遼地見過您說的窯洞,但不能肯定是不是和你說的一樣啊?!薄班?,那你看看是不是這樣的呢?”說著話,穆桂英把一張紙擺在了桌子上,只見紙上畫了一座山嶺,占半張紙,在山嶺的正面是個半長圓的洞囗。而占了紙的另一半圖則是從洞口進去的內(nèi)面剖物圖。如果是尋常人也許一時看不明白,但這些人都是行家里手,一看立時就明白了。那個說見過窯洞的匠人激動的說:“像,畫的太像了,就是這樣的,啊不,畫上的比我見過的好太多了。”
桂英問他:“這位大叔怎么稱呼?!蹦侨诉B稱“不敢”道:“小人叫朱二狗,您叫我二狗就行啦。”桂英一聽這什么名字呀。其實古代的人因為生活條件不好,生養(yǎng)孩子成活率低,又都很迷信,所以以為給孩子取個賤名(大部分以畜生雜物),越賤越好,以為這樣閻王爺就不屑過收孩子了。其實這效果怎么樣,也只有天知道了。
桂英遲疑了一下,叫朱(豬)叔吧,不雅。叫二狗吧,自己一小孩叫那么大個大人“二狗”,自己心中真的不舒服。其實這個時代人的等級森嚴,像朱二狗胡大叔這樣的難民,能奢望寨主和大小姐叫自己個阿貓阿狗就不錯了,怎么會有什么想法呢?這就是后世人與宋代的認知差距。桂英猶豫再三終于道:“我叫你朱二叔吧,你把你看到的窯洞的情況講一講。”
提起往事,朱二狗話未開口淚水先淌了下來,他哽咽著說:“二十年前,我在距此三百多里的家鄉(xiāng),那時我剛?cè)⑦^媳婦兒,每天白日出工(給人家蓋房)晚上回家,日子過得很舒心??墒堑湉奶旖?,太宗皇帝北征,高梁河一戰(zhàn),大敗而歸,數(shù)十萬青壯埋骨他鄉(xiāng)。遼兵緊追本朝敗軍,多虧了呼楊兩家忠勇武將,率軍死命拖住遼騎,許多人才得以活命??墒窍萑藨?zhàn)場附近的百姓卻遭了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