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到了那靜山寺,見寺里香火不斷,心想著總算沒白來這一趟。
慕名來寺中求簽的人很多,可阡音卻不想求,如今她希望的無非是她所珍惜的人都能平安康健,更重要的便是不能讓西越的計謀得逞,她已經(jīng)不能再經(jīng)歷一次那樣的場景...
阡音點香拜佛,給風慎、風蕭、凌桑求取了平安符后,又想到了一個無法忽視的人。
在鄭府,她還是名義上祁懷瑾的夫人,來寺廟卻沒有為夫君求取平安符怕是說不過去,更何況她今晨還如此誤會了他。
罷了罷了,還是為他也求一個吧,就當是感謝他這幾日來對自己的照拂。
這時,鄭圓也求完簽出來,看得出,她此刻心情很好。
“表嫂,你猜我求得了個什么簽?”
鄭圓說完又想到她無法言語,心下覺得有些抱歉,她繼續(xù)道:“是上上簽,主持說我近幾日會有好運呢...”
阡音聽了也為她高興,看來是個好兆頭。
又在寺廟中待了片刻,身后不遠處跟著她們的侍衛(wèi)看了看天色道:“小姐,天色不早了,還是快些下山吧?!?p> 鄭圓雖不情愿,但還是懂事的,如今時局不好,小心些總是沒錯的。
“那好,表嫂我們回去吧。”
求完簽、平安符,兩人的腳步也輕快了些。
只是到了她們剛剛休息過的亭子處,見里面的動靜有些大...
兩人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原來是有個當?shù)貝喊栽趶姄屆衽?p> 旁人都為那跪在地上的母女倆感到憤懣,但奈何那惡霸是臨州大戶人家的兒子,有錢有勢,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恐怕一個不小心便牽連到了自己。
阡音生平便最看不慣這種事情,她示意侍衛(wèi)保護好鄭圓,便想暗中幫一把那母女倆。
見那惡霸的肥手快要觸及到那小姑娘,她撿起一塊石子向那人飛去。
只見他哎呦一聲,抬頭望向四周,惱怒喝道:“是誰在暗算本少爺,給我出來...”
這時,人群中一個身穿黑色錦袍的男人站了出來,“是本公子?!?p> 說話的正是決定來臨州一趟的越北寒,他本不想管此事,但無意中,他注意到了阡音的舉動。
這位姑娘還真是心懷正義,如若他不站出來,她便準備一個人對付這不知好歹的混賬少爺嗎?
他可不想讓這么年輕似玉的姑娘受到染指,既然讓他瞧見了,便當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那惡霸少爺見越北寒一身錦衣,搜尋了他腦海中的記憶,這人他倒是從沒見過,不過既然是在這里,那便是他的地盤。
“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多管閑事,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越北寒倒是笑了,“那我倒是想問問,你該如何對我不客氣?”
跪在地上的那對母女見有人站出來幫她們,心下有了一絲希望,她們這是遇到了以位好人啊...
那惡霸少爺一聽他這話,胸中的氣一下子便上來了,他指著身旁的家丁道:“給我上!”
因為幾人的動作,亭子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
阡音在一旁看著,心想要不要上前幫忙,不過思慮了片刻,她還是停下了,如今她有身份在身,不好在臨州太過招搖。
見那人的身手對付幾個家丁是完全綽綽有余的,她便放下心來。
可隨著那人的動作,她看清楚了掛在他腰間的一枚玉佩,那紋飾不像是祁國的,倒像是越國...
她心下一驚,趕緊拉著鄭圓從另一條路下山,此地怕是不宜久留。
鄭圓還未從剛剛那些人的打斗中緩過神來,那位公子的動作倒是深深印在了自己的腦海里。
這時候,那些家丁都被他制服在地上,那惡霸見狀看了眼地上的母女倆,終是離開了此地,口中還不忘道:“你給我等著...”
越北寒收了扇子,望向了阡音下山的方向,只見那兩位姑娘也望向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鄭圓見狀轉過了頭,她剛剛好像與他對視了幾秒。
越北寒此時來了興趣,他朝身邊的侍從道:“去查一下剛剛那幾人?!?p> ......
回到鄭府,阡音立刻跑到祁懷瑾眼前,將他拉到了書房。
鄭圓看著她如此心急,不由得笑出了聲,他們二人還真是一刻也離不開對方。
祁懷瑾見她有事情要說的樣子,便知曉她定是遇上了什么情況。
到了書房,她提筆寫道:西越王室、靜云寺、出手助人、暴露...
祁懷瑾將幾個關鍵字串在了一起,大致明白她的意思。
“為何是西越王室?”
阡音回想著他腰間玉佩的模樣,將它畫在了紙上。
祁懷瑾看著上面的紋飾,覺得有些熟悉,是了,先王壽辰之時,西越有送過類似紋路的賀禮,而且據(jù)他所知,這是西越獨有的一種鳥類。
那人十之八九便是西越國的三王爺,同時也是臨州一戰(zhàn)的大將軍越北寒,此時他到此,定是想來親自探探虛實。
他又向阡音道:“你與他打了個照面?”
阡音點了頭,他們要是繼續(xù)留在此處,怕是有暴露的危險,那么他們的計劃便會功虧一簣。
“不必慌張,他并不知曉你的身份?!?p> 不過他為何偏偏選擇去廟會,這里頭倒是有些文章。
思忖了片刻,祁懷瑾道:“他不是沖著我們而來,而是沖著刺史?!?p> 為何會出現(xiàn)在去靜山寺的必經(jīng)之路,無非是算準了刺史之女會去廟會,如此一來,他便有了接近的機會。
可因為阡音的出現(xiàn),倒是讓他改變了視線,如果他沒算錯的話,很快他便會差人打聽阡音的下落。
祁懷瑾現(xiàn)下覺得有些后悔讓阡音出了鄭府,他可不允許旁人覬覦屬于他的人,更何況是阡音,她本不該卷入這場明爭暗斗。
看來,那鄭府的細作倒是可以發(fā)揮些作用了。
阡音想著對策,又在紙上寫了“假意離開”四字。
祁懷瑾贊賞地望著她道:“正有此意?!?p> 果然,她與他總能心意相通。
過了黃昏,鄭府上上下下都知道祁懷瑾和阡音已經(jīng)離開了鄭府,還是刺史親自相送,那個婢女見狀也徹底打消了懷疑,走了也好,省得她整日提心吊膽,生怕他們會對主子造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