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議下西洋2
039議下西洋2
我好整以暇地品著點心,又喝了口茶,在朱瞻基強有力的目光注視下道:“殿下,這個問題想解決也不難,難就難在,當(dāng)前我大明,沒有人認為,這萬里海疆也是大明國土的一部分?!?p> “海疆也是國土嗎?”朱瞻基不解地問道。
“當(dāng)然,大明的萬里海疆都是大明的國土。殿下你想啊,夷洲、瓊州,這兩個大島,上面是不是有我大明的子民?像這樣的大島,不多見,但舟山外海有大量有人居住的島嶼,萬里海疆可供居住的島嶼不知凡幾。”
頓了一下,接著道:“這只是一,難道殿下想把島民都遷上岸,讓海盜和倭寇占領(lǐng)這些島嶼為禍我大明嗎?第二,大海的特產(chǎn)非常豐富,我大明雖然物產(chǎn)很豐富,但市井小民能見葷腥的卻不多,所以我大明百姓中多有夜盲之人......”
“什么是夜盲之人?”朱瞻基問道。
“就是夜晚不能視物之人,這些人多是得了夜盲之癥,所以下官呼他們是夜盲之人。這是一種病,得這種病最大的原因就是肉質(zhì)吃的太少的緣故。而大??梢蕴峁┓浅XS富的肉質(zhì)海產(chǎn),多的到你無法相像!”
“能有多么多???”朱瞻基不屑地問道。
“小魚十余斤,大魚成百斤,有些鯨魚數(shù)萬斤。還有各種的貝類,各種的海菜、紫菜,可以說大??梢詽M足人日常的所有需要。”
“好,這個孤要找人問問?!?p> “殿下,特別是海邊,因海水的原因田地多有鹽堿,種一葫蘆收兩瓢的事兒,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所以海邊的人當(dāng)前就是多以海產(chǎn)來補充食物的不足的?!?p> “這么說來大海真的有這么多好處?”
“殿下,下官這里還有呢。第三條,海船越大越平穩(wěn),也就越安全。大明的寶船能運幾百人,還可裝載大量的貨物。殿下想一下,我華夏自古就需要南糧北運來補北方的不足,大運河就是為這個而建的。但一條海船是漕船十幾倍,幾十倍的運量,如果從蘇杭運米糧,走海運,那會節(jié)省多少的船只和人力?”
“還有嗎?”
“當(dāng)然有,我大明物產(chǎn)豐富,好多商品像絲綢、瓷器,那一樣不是享譽海外,自古就有絲綢之路通往海外。天方國,就是古代的大食,就是鄭公公一致向往要去朝拜之地。商隊最多也只能一人帶與一人體重相當(dāng)?shù)纳唐?,所以大明的絲綢和瓷器,在海外才會是大明價格百倍、幾百倍;殿下,您覺得運一船絲綢和瓷器去天方國,會為大明賺取多少利益呢?”
“那大明,不是只送物產(chǎn)出去,只出不入,也不好吧?”
“不會只出不入的,僅鄭公公第二次下西洋帶回的香料,就讓市面上的香料價格下降到了四成;而香料在海外,在南洋是非常便宜的;下官甚至聽說,在南洋有些無人的荒島上長滿了各種香料,價錢嘛,如果人工算錢的話,也就個人工,您還覺得香料應(yīng)該是那個價格嗎?”
朱瞻基聽的口水已經(jīng)有流出的跡象了,我接著道:“大海雖然有風(fēng)險,但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更多,在鄭公公的幾次下西洋影響下,我大明的造船之術(shù),已經(jīng)領(lǐng)先于諸國,而且我們不斷的應(yīng)用,就會帶來造船術(shù)的大力發(fā)展,互相推動之下,那個小邦還敢來犯我大明的海疆?等到那時,倭寇?他們敢來,下官也敢請纓剿了他們!”
“不對,不對,孤問的不是這個,子瞻你把孤帶偏了?!敝煺盎剡^味來了。
“下官是沒有回答殿下的問題,下官是側(cè)面回答了殿下的問題!殿下現(xiàn)在還覺得下西洋沒有任何的有益之處嗎?”
“造船術(shù)要大力發(fā)展,這個孤能明白了,但下西洋糜費一事,還是無解啊?”
“這個還是要從下西洋的根子上說起,下官不太敢說......”
“你且一說,我且一聽,就是記錄,也只是給皇爺爺看,沒人會問罪于你的,你說吧!”
“那好,下官就說了,下西洋,是萬歲彰顯我大明強勢之舉,所以萬歲和朝臣都把接萬國來朝見作為主要目的,并沒有想過與海外小邦朝廷貿(mào)易。聽說,下西洋我大明送給小邦大明的特產(chǎn),而小邦則回贈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這些物產(chǎn)在當(dāng)?shù)囟疾簧踔靛X;另外來朝貢的小邦進獻后,大明還有多倍回贈,這里殿下要留意,我大明官員在計算貢品時,計算的是貢品在大明的價格,而幾倍的回贈就造成了國庫大量的虧損,所以百官才多有異言的。”
“還有這樣的事兒?孤還真不知道呢?!?p> “不但殿下不知,下官估計大多數(shù)的官員也多有不知的?!?p> “子瞻,你還沒說到點子上???這下西洋怎么解決糜費的問題,你還沒回答?。俊?p> “殿下莫急,就快說到了。因為下西洋是政治活動,所以我大明自然將商貿(mào)活動摒除在外了。要解決下西洋糜費一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帶著商家的船隊一起出海,鄭公公負責(zé)政事,商人負責(zé)貨品的互通,朝庭征稅,還可以收商家的護航的費用,這樣下西洋還會糜費嗎?可能朝庭還有得賺呢?!?p> “真的有人愿意漂洋過海,到海外去做生意?”
“這個殿下就有所不知了,下官的色目先生曾說過:商人害怕沒有利潤或是利潤太少,一旦有適當(dāng)?shù)睦麧?,商人就活躍膽大起來。如果有 10%的利潤,商人就會去做,有20%的利潤,他積極去做,有50%的利潤,他就鏈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砍頭的危險?!瘪R克思大大可以算成色目人吧?我不覺得有什么問題。
“真的是這樣嗎?”朱瞻基還是有些不相信。
“殿下,如果您還不信,可以讓錦衣衛(wèi)去沿海調(diào)查一下,出海做生意的不知凡幾?!?p> “孤會去問的!一定會問的!”朱瞻基自我肯定道,接著又說道:“子瞻,你的意思是下西洋帶商人的船隊一起去,朝庭征商稅和收取護航的費用,用這兩筆費用來補貼朝庭艦隊的費用?”
“是的,殿下!”
“好,孤要想一下,今天就到這吧!你先回去吧,孤要去皇爺爺那里?!?p> 從行在所出來,這時也就下午四點多,正是春夏交屆之時,天還不是很熱,先去超市巡視了一下,不過我沒去總店。因為先生已經(jīng)告訴我,現(xiàn)在我是官身了,不好再出入超市;超市只是我的一個產(chǎn)業(yè),官員有產(chǎn)業(yè)無妨,但經(jīng)營就不可以了,會被言官彈劾的。
回到家中,已經(jīng)近傍晚,自是安歇不提。
此時,在行在所里,朱棣正在看著張順記錄的對話。
良久,朱棣道:“來人,傳錦衣衛(wèi)紀綱!”
不多時,紀綱已經(jīng)在門外候見了。紀綱就住在行在所不遠的地方,這是他這一級官員的特權(quán),所以來的比較快。
“紀綱,朕想問你知不知道,江南有那些人家出海做生意的?”
“回萬歲,海邊出海做生意的很多,因洪武年間太祖為防倭寇曾下旨禁止出海,但倭寇之亂已平,朝庭雖未解除海禁,但海邊的官府已經(jīng)不大管此事了。所以蘇杭、閩粵多有商家出海謀生的?!?p> “能具體說一說嗎?”朱棣問道。
“萬歲,下官所知也不是甚詳,但大致上還是知道一些的。自從下西洋以來,先是有小邦來進貢,并進獻大量海外特產(chǎn),海邊的商家看到其貨可居,所以多有組織商船出海的。但因南洋還有???,所以很多商家多是結(jié)伴而行,少則幾只大船,多則幾十只大船,但就是這樣,也會經(jīng)常被海盜所劫掠,所以風(fēng)險很高。錦衣衛(wèi)就經(jīng)常收到有商家人貨兩失的報告。但一旦成功販運回我大明,至少獲利十余倍,所以出海之商家也就越來越多?!?p> “這樣啊,好,朕知道了,你回去把你手頭的線報整理一下,朕想知道我大明有多少人在出海做生意,獲利幾何,你去辦吧!”
“萬歲,此事涉及極廣,臣恐錦衣衛(wèi)做不來,請萬歲......”
“為什么做不來?”朱棣奇道。
“萬歲,出海做生意的從山東到粵地都有人在做,有去東洋的,有去西洋的,面太廣了,錦衣衛(wèi)想調(diào)查全面怕是要幾年之功方可,所以臣下才說做不來?!?p> “這樣啊,倒是朕考慮不周了,你覺得應(yīng)該如何?”
“請萬歲明鑒,出海貿(mào)易一事蘇杭居多,錦衣衛(wèi)可以調(diào)查蘇州一府之地,想來其它地方是不能與之相比的?!?p> “好,那就調(diào)查蘇州一府,你需要多少時日?”
“月余左右,臣回去就派人去南京傳令二旬可以查訪所有出海之商家,一旬整理回報!”
“好,就這么處理吧!”
這時,我已經(jīng)準備安歇了,我不知道朱瞻基和我的一番對話,已經(jīng)讓江南的錦衣衛(wèi)忙了起來。也不知道,這一忙讓江南的商界劇烈的震動起來,很多商家因害怕朝庭處罰,關(guān)門歇業(yè)了好多。還好錦衣衛(wèi)也發(fā)現(xiàn)出了烏龍,忙請地方官協(xié)同,這才得到了全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