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住在叢云路的時候,有不少和貓有關(guān)的回憶。
那時在我房子的樓下,是一家沒有名字的雜貨店,店里賣的幾乎都是假冒偽劣商品,我買過一把菜刀,切過幾次肉,居然歪了;買的剪刀,同樣是軟綿綿的,好不鋒利!要說有什么可以放心購買,大概只是礦泉水和飲料,那些我仔細對比過,確實不是山寨。
雜貨店的老板是個老太太,她經(jīng)常不在,多數(shù)是交給一位瘸腿、說話結(jié)巴的阿伯打理,這個阿伯除了收銀,最大的興趣就是捕捉野貓。
店的門口時常會有個捕貓籠,一兩只野貓被囚其中,貓因為饑餓不停喵喵叫!起初是充滿恨意的尖聲咆哮!而后就日漸衰弱,變成求饒的咪嗚聲,老伯說一定要餓到它們怕再喂食,那樣貓才會聽話!我和徐公聽完,感覺平日愚鈍的老伯,眼神竟是有一絲兇狠,于是此事過后,我們背地里便叫他“馴貓師”。
馴貓師盡管捕貓,但也沒干壞事,他僅僅是將貓調(diào)教好,低價賣給鬧老鼠的人家,也算給流浪貓?zhí)峁┝艘粋€歸宿。不過當時我住的二樓,有一只大而無用的大肉貓,是隔壁阿姨養(yǎng)的。阿姨在樓下經(jīng)營水果店,在一個冬天,還是小貓咪的大肉貓可憐兮兮地來到她門口,她便收養(yǎng)了它,本來寄望養(yǎng)大后可以放到店里抓老鼠,但可能太溺愛大肉貓了,一直給它吃肉,大肉貓長大后變得十分懶惰,不僅好吃懶做,而且還很挑食,面對貓糧,總是愛理不理,唯有看見肉才會兩眼發(fā)光。我很為阿姨抱不平,無聊時就會把在外熟睡的大肉貓拖到屋內(nèi),和它講大道理,還把阿伯丑化成可怕的馴貓師,講恐怖故事給它聽!大肉貓當然聽不懂我的話,它只感覺此人神經(jīng)兮兮的,待我打開門,便像得到救贖般飛跑咯。
到了2013年,馴貓師的店要被收走了,說是要改造成臺球室,馴貓師有點落寂,但他告訴我,老太太保證,晚點會在附近找到新鋪面,東山再起!不過到了2019年,我還是沒有和馴貓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