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全面戰(zhàn)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tǒng)

第五十九章 趙云聞達諸侯

  “主公所說?”

  未被當做是一方諸侯的趙云,自然是啥也不知道,而由于消息傳播閉塞,加上曹操多多少少還要點臉,李蕁昆也沒那么強行逼迫,所以袁紹等人還不知道曹操已經(jīng)報效了李蕁昆。

  “子龍啊,主公所說,是那反賊董卓手下的一員驍將?!?p>  曹操把華雄陣斬鮑忠,夜襲嚴綱大破軍營的事情告訴了趙云。

  華雄,其實是葉雄,這里就是提一句,在作家說中會提。

  趙云深吸一口氣,看向李蕁昆說道:“主公看重,子龍定不會讓主公失望?!?p>  李蕁昆笑著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這反倒是激起了趙云的好勝心。

  過了六日,各路人馬聚集與氾水關(guān)前,而得來的新情報是董卓殺了袁隗全家,并且派遣了李傕和郭汜帶五萬精兵奔赴氾水關(guān)。

  這特么歷史怎么提前了呢?李蕁昆原本還打算破了氾水關(guān)之后直接和聯(lián)軍兵分兩路,另一路趁著董卓傾巢而出的時候繞路直奔洛陽呢。

  這下可好,氾水關(guān)總共十五萬敵軍,而且可能不是水了吧唧的十五萬。

  眾諸侯齊聚一堂,袁紹有些急切的問道:“先前鮑忠擅自進兵,招致殺身之禍,而嚴綱也敗給了華雄,這可如何是好?唉……”

  眾人默然,只見李蕁昆和曹操身后有三人冷笑,且各個容貌不凡,于是袁紹便問:“李太守和曹都尉身后是何人?”

  李蕁昆見劉備準備閃亮登場,于是搶先說道:“他是我們這一軍的糧草總督,是一個縣令,與伯珪是舊友,手下有幾百兵士,乃是伯珪曾經(jīng)的手下。”

  公孫瓚和孫堅的事情已經(jīng)傳開了,眾諸侯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喜得是身邊少了一個心腹大患,愁的是原本還有兩個大目標牽扯著其他勢力,如今……

  劉備張張嘴,又看看已經(jīng)興致缺缺的袁紹等人,無奈的退后一步回到原點。

  劉備:老子還沒說老子是漢室宗親呢!

  李蕁昆看著有些難受的劉備,莫名其妙的暗爽。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華雄沖下氾水關(guān),率領(lǐng)鐵騎兵,正在營寨前叫陣!”

  袁紹環(huán)視眾人,問道:“誰能迎戰(zhàn)?”

  袁術(shù)見袁紹問了,便看了看自己手下的一員小將,那小將說道:“我可與那華雄一戰(zhàn)!”

  此人名叫俞涉,袁紹笑著點點頭,便著俞涉出戰(zhàn)。

  然而沒過多久,眾人還未出去觀戰(zhàn),就有小兵來報:“俞涉與華雄戰(zhàn)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眾人大驚,袁術(shù)感覺自己臉上沒光,韓馥這時候想露露臉,于是說道:“我有一員上將可斬華雄!”

  “末將潘鳳!愿請戰(zhàn)!”

  李蕁昆連忙看去,發(fā)現(xiàn)此人并非樣子貨,一看就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但是這么也會被華雄幾招斬于馬下呢?

  潘鳳是上將,和顏良、文丑等上將是一個級別的。

  一個軍人,能有上將的稱號,那已經(jīng)是當兵的最高境界了,如顏良、文丑都是河北上將,他們兩位是袁紹的驕傲,最大底牌。

  顏良和文丑只要有一個在,殺華雄如探囊取物,從十八路諸侯盟主袁紹對他的兩員上將的期望中可知,上將是非常厲害的,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而潘鳳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上將,他和顏良、文丑是同級別的人物。

  李蕁昆眼睜睜的看著潘鳳手提大斧,渾身有力,去戰(zhàn)華雄,沒過多久,他的戰(zhàn)馬回來了,他永遠地留在了戰(zhàn)場上。

  就連十八路諸侯寄予厚望,連李蕁昆都希望羅貫中故意弱化的的上將潘鳳,也被華雄秒殺,足以說明華雄武功之高。

  面對不可一世的華雄,袁紹感嘆:“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潘鳳之死,才令十八路諸侯正視華雄,不敢再小瞧這樣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了。

  上將潘鳳曾為韓馥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才有一個小兵晉升到上將。

  上將估計和現(xiàn)代的大將、上將軍銜差不多,再朝上爬就是韓馥、袁紹之類的一軍主帥了。

  俞涉本來就是無名小卒,被敵方大將華雄斬殺,沒什么意外,而上將潘鳳也被華雄斬殺,這就說明華雄有斬殺上將的能力。

  換句話說,華雄也是可能斬殺同樣號稱上將的顏良、文丑,畢竟游戲是游戲,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巧合之下,一個菜逼,也有可能不經(jīng)意間弄死了一個高手不是嗎?

  沒有實力的恒定,這是歷史人物。

  站在劉備身后的關(guān)羽看不下去了,他向前三步,卻被一個白袍小將給阻攔了,這白袍小將大聲道:“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

  趙云的好心請戰(zhàn),讓袁紹大喜過望,能夠統(tǒng)領(lǐng)“白馬義從”,跟隨公孫瓚征戰(zhàn)多年的老將,豈能是紙糊的?

  “愛才如命”的曹操給趙云一杯酒壯行,趙云未喝,撇了一眼李蕁昆道:“等我取了華雄的首級,再來喝也不遲?!?p>  李蕁昆聽著熟悉的話語,看向趙云,發(fā)現(xiàn)趙云也目光灼灼的看像他,仿佛是要證明什么。

  “來將可敢報上名來?我刀下不斬?zé)o名之輩!”

  連勝兩場,士氣高昂的華雄看著殺出來的一個白袍小將,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一時間有些輕敵。

  正所謂戒驕戒躁,無外乎如此。

  “在下常山趙子龍!乃是取你首級之人!”

  只見趙云頭頂亮銀盔,身披亮銀甲,外罩素羅袍,胯下白馬,掌中擎五鉤亮銀槍,背后背三尺青“金工”劍,白似雪、亮如銀,馬前威風(fēng)高三丈,馬后威風(fēng)百步余。

  單單論這氣質(zhì),華雄的確是很佩服,最起碼前面那兩個是都不如趙云的。

  眾諸侯這時候也來到了營寨前觀戰(zhàn),見趙云這氣勢恢宏大氣,不由得期待了起來。

  “殺!”

  華雄眼見趙云等在那里,不為所動,有些急躁的大喝一聲,率先殺向了趙云。

  趙云也是大喊一聲,策馬迎上。

  “鳴鼓助威!”

  李蕁昆大喊一聲,鼓手便一個個的敲了起來。

  李蕁昆聽著耳邊震耳欲聾的戰(zhàn)鼓聲,在看著趙云殺出,有些熱血沸騰。

  “喝!”

  趙云和華雄兩個人一交鋒,趙云就心中一沉。

  此人難纏!莫要游動!必須迅速解決!

  趙云收回兵刃后沒有與華雄錯馬而過,而是勒馬回身,徑直的給了華雄一個透心涼。

  可惜,這一槍刺歪了,扎在了華雄的肩上。

  華雄被趙云一下子擊落,倉皇起身,不料,眼前突然黑影一閃,整個人都輕飄飄的。

  李肅見此,連忙退兵。

  “殺!”

  原本退走的李肅和趙岑見趙云居然單槍匹馬的殺了過來,,來不及驚嘆,便下令五百軍士回軍掩殺,已經(jīng)亂成一團的華雄軍如一團散沙,在李蕁昆的迅速集結(jié)下,白馬義從和麾下騎兵一入,更是混亂不已。

  眾諸侯來到戰(zhàn)場外圍,而趙云已深入敵軍,白光一閃,銀槍一揮,已然斬下了迎面的敵軍人頭,鮮紅的血濺上亮銀鎧甲,濺到臉上,趙云眼睛眨也不眨,反手又刺。

  銀槍穿透敵人胸膛,生生挑起來,一勒韁繩,白馬在原地轉(zhuǎn)了一圈,掄倒一排敵軍步卒。

  趙云抽出銀槍,策馬越過尸體,敵軍刀盾手蜂擁而至,趙云長槍挑開敵兵的武器,反手劃過敵兵的脖子,然后拽著韁繩,半個身子掛在馬上。

  右手長槍狠狠打向敵人下盤,一瞬間敵軍人仰馬翻。

  敵軍的長槍兵開始被組織起來夾擊,趙云眼神一凝,躍馬閃過的同時將長槍插入一人的扎甲,大力一攪,喝了一聲,勒馬用力,一副扎甲竟然裂開,散落在地。

  趙云翻身徑直從白馬一躍,踩著一個個倒下的敵人,躍到另一個敵人的圈中。

  銀槍翻飛,穿胸而過,抽出長槍,趙云雙手將銀槍持于胸前,緩緩彎折,然后在敵兵沖上來之時,松手,槍尖重重地拍中敵兵的頭。

  趙云轉(zhuǎn)身徒手接過敵人的長戟,講敵軍兵士拉至身前,右手長槍沒入董軍身體。

  一騎兵舉刀就要砍趙云,趙云挑著尸體擋過,隨后大喝,眼中有著狠戾之色,伸手拽住騎兵的馬鞍,轉(zhuǎn)身,銀槍掄過身后偷襲的敵兵,然后雙腳用力,銀槍抵地,活活連人帶馬拽倒,騎兵人馬栽地。

  趙云跳下戰(zhàn)馬,閃過刺過來的長槍,手中沾血的銀槍抵地,身體騰空,雙腳勾住一個敵軍的脖子,銀槍向著面前的敵人脖子處刺去,直接穿喉,趙云借著的力,掄著敵兵掃倒了一圈敵軍。

  然后將銀槍插地,踢飛了一個想要抱住他的敵軍。

  “子龍!”

  已經(jīng)殺進來聯(lián)軍中,李蕁昆麾下的將領(lǐng)沖在最前面,為的就是保下趙云。

  夏侯惇的大喊,趙云響應(yīng),立即沖過來,趙云扯過韁繩,直接翻身上馬,持槍將擋路的敵軍掄倒在地,掀起滾滾塵土,然后迎上向自己沖來的騎兵。

  一槍挑了馬鞍,騎兵不穩(wěn),趙云將銀槍一插,絞緊了肉,然后狠狠一抬,將騎兵從馬上挑到了空中,快速地抽出長槍,大力砸向騎兵。

  騎兵如破絮般倒地,幾個戟兵趁此空當齊齊攻擊馬上的趙云,樂進見此勃然大怒,一腳借著馬肚的力,松開韁繩,向上離開馬背,踩在眾多鐵戟之上,馬槊轉(zhuǎn)了一圈,劃過敵人的喉嚨,然后重新落在馬上。

  “駕!”樂進大喝一聲,跟著李典繼續(xù)開路追擊潰軍。

  趙云白馬揚蹄,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涌泉,銀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夏侯惇從趙云身側(cè)經(jīng)過,深深的看了趙云一眼,指揮著人馬繼續(xù)追擊敗潰的敵軍。

  這一戰(zhàn),趙云聞達與諸侯!

下雨的霖

求推薦票啊,求收藏啊,求投資,求打賞   …………………………………………   在《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zhèn)鞯谝弧防锩謱懽魅A雄。而據(jù)潘眉根據(jù)《廣韻》的記載,認為宋朝時《三國志》版本中為“都尉葉雄”,應(yīng)該依照《廣韻》更改,趙幼文也引用《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支持這種說法,胡三省《資治通鑒音注》亦記為“都尉葉雄”。吳金華認為是受到元代以來小說的影響,才在南宋以后由葉雄訛誤為華雄。   據(jù)《資治通鑒·卷第六十》“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胡三省注“梟,古堯反。華,戶化反?!迸c今本《三國志》相同,胡三省為華字注音,則華字應(yīng)該無誤。并不能證明《廣韻》所引《吳志·孫堅傳》有“都尉葉雄”就是都督華雄,若說“葉”字誤作“華”字,“尉”字難道會誤作“督”字?且《資治通鑒音注·卷第二百八》胡注為“葉,舊音攝,后音木葉之葉。吳志孫晧傳有都尉葉雄?!庇峙c《廣韻》不符   或宋以前《三國志》華雄之外另有都尉葉雄,也不可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