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片歡呼的背后,作為漢軍東線戰(zhàn)區(qū)總指揮官羅憲,卻淡然以對,按理說,拿下荊州半壁,連皇帝都應該高興的蹦起來,但他,很清楚。
孫吳,陸遜放棄江陵這一戰(zhàn)略要地的原因,是...此地過于引戰(zhàn),北有襄陽,西有巴蜀,昔日三足鼎立,如不是漢吳之盟,恐怕曹老板早就一統(tǒng)天下了,如今天下形勢大變,老一代基本退休,新生代一個個上場,觀念同以往還有很多變化,何況聯(lián)盟的奠基人(諸葛亮,魯肅)皆已故去...
如今,但凡是邊境要地,基本上不可能不檫戰(zhàn)火,這也就是,漢吳夷陵打完,轉(zhuǎn)身就能一致對魏的原因,因為,羅憲知道,東吳亡了,大漢也撐不了多久,當然,朝中大臣,也明白這個道理。
羅憲是個小心而又謹慎的人,在看著吳軍漸漸退出荊西數(shù)郡后,卻很擔憂,因為...
例如,零陵郡的吳軍官吏,自魏兵入侵以來,整日蜷縮在家中,茍圖衣食,惶惶不可終日,這下好了,魏兵走了,該重新赴任,卻收到調(diào)令,往桂陽任職。
一臉懵逼的吳人們不敢多問,在他們心中,有官當就行,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現(xiàn)了,零陵城中官吏,出東門,行個五六十路,就到了桂林,幾乎是一條直線。
羅憲所憂慮正是此事,如若自己一走,吳軍趁機捅刀子該如何?
曾經(jīng)關(guān)公伐魏,正是呂蒙背后插刀子,搞的功虧一簣,奪了土地,如何守住,是一個問題。
羅憲很快想到了對策,上書朝廷,調(diào)任南中守將霍戈,前來提攜荊南三地(武陵,零陵,公安)。
除此之外,羅憲決心,率部分精銳,親自駐守江陵城,而巴郡太守陳到,轉(zhuǎn)為永安太守,由此,以陳到為首(資歷最高),羅憲為副,霍戈為輔的荊益三將,屯于永安至江陵一線。
這就是羅憲的對策,也是李嚴的想法。
歷史不能重演,如今耗費九牛二虎之力再奪江陵,絕不可再失。
如果你以為東吳吃了大虧,那真是錯了,首先,陸遜覺得江陵之地,戰(zhàn)事冗雜,而對于孫吳政權(quán)來說,如今無力駐守,你別看漢軍此戰(zhàn)十分活躍,實際上沒死幾個人,如要算算吳軍此戰(zhàn)戰(zhàn)損,你會發(fā)現(xiàn),夷陵戰(zhàn)蜀軍,約傷亡五萬(多是負傷),對戰(zhàn)曹魏,更是動了舉國之眾,別的且不論,只談那從廬江而來的吳軍精銳,折了六成。
魏軍更慘,司馬懿八萬精銳幾乎毀于一旦,滿寵也吃了啞巴虧,反而失了根據(jù),可見,戰(zhàn)端一開,則不是驚天地泣鬼神,而是國庫的燃燒,和軍士的死亡,乃至于百姓的流離失所。
如此看來,陸遜反而得了江夏,失去江陵這個導火索,倒也樂哉,至于荊南二郡...同亡國相比,要好的多。
一切結(jié)束。
九月十日,協(xié)商會議基本結(jié)束,漢吳交割完成。
晚間,羅憲把陸黎叫到了江陵城內(nèi),于大帳中接見陸黎。
陸黎早已聽說,羅憲要坐鎮(zhèn)荊南的消息,心中五分喜悅,五分惋惜。
羅憲實在是蜀漢后期一個難得的將才,盡管三國演義中并未認真刻畫,但如若是仔細翻閱資治通鑒,三國志,則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少年英才。
按理說,蜀漢正處于人才貧瘠的時候,如若要揮師北伐,總需要羅憲用武的,但他卻愿意留守,報國之心,不分內(nèi)外...
帳內(nèi),眾將林立,陸黎乃是最后一人,陸黎前腳入帳,就見得關(guān)索立于帳口,前來拜迎陸黎,陸黎大驚,按尊卑,這是犯忌的!
“將軍何故如此?”陸黎連忙俯低身子,畢恭畢敬地回拜。
“陸將軍大才,非關(guān)索匹夫之勇可比也,先日多有冒犯,望漢興兄不要計較。”關(guān)索的語氣十分沉靜,但卻讓陸黎感到了一絲暖意。
陸黎十分感激地敬道:“只求光復漢室基業(yè),以報之于先帝是也,此乃吾等當首之要務,又何必念彼此之疚?”
關(guān)索聽完,心中波瀾起伏,為陸黎豁達的胸襟所折服,他連忙迎陸黎入帳。
只見句扶,馬承,黃靜,李江四人分別站立,共視陸黎。
陸黎先沖羅憲行了個禮:“末將陸黎,前來報道?!?p> 羅憲喜上眉梢,直道:“漢興為何如此拘謹,如不是你,我等怎能端坐于此江陵城內(nèi),舉杯共飲呢?”
隨后,陸黎又向周圍四將行禮,這里面的將領(lǐng),要不就是比他年長,資歷久,要不就是名門之后,比他地位高,按照禮數(shù),行禮是必要的。
經(jīng)過此戰(zhàn),川東諸將,對陸黎這個年輕子弟,已經(jīng)有了新的認識,這并不是個無能之輩,而是實打?qū)嵉膽?zhàn)將,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漢朝時既沒有文狀元,也沒有武狀元,考察舉入仕,每個人的能力都難以判斷,總的來說..得看生平經(jīng)歷,如果幼時碰到高人,那算是運氣好。
不管怎么說,陸黎的實力擺在面前,至少在川東之地,大漢安國將軍已經(jīng)打出了頭銜。
一番閑扯之后,羅憲說起了正事:
“川東之地,實為關(guān)塞要道,吾只能以身獻職,率部駐扎于此,直至朝廷另有任用,你等,皆是良將,不應同吾閑置于此,應反川而報效朝廷,勿忘先帝遺志,勿忘丞相教誨,回朝之后,定要竭力報國,勿有二心?!?p> 話音剛落,引得眾人俯首不語。
可能你覺得沒什么,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將領(lǐng)放棄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按理說,打了勝仗,回朝,封爵拜侯,榮華富貴,帶著名將的頭銜,哪怕是駐守邊疆。
但,羅憲這意思是:成都我就不回了,加官進爵,我不在乎,我就要守住這荊南三地。
眾人無不垂淚,關(guān)索上前勸道:
“上將軍,偏遠之地,隔川蜀甚遠,歸家不易,還是且回一趟川,再來此駐扎不遲。”
羅憲只是搖頭,他認為,戰(zhàn)略要地,一刻不容疏忽。
沒辦法,次日,六萬精銳,留下三萬,其余軍士隨諸將折返成都。
荊州戰(zhàn)事,自此休止。
眾將名歸故里,班師回朝。
夏風中,仍然有一個人,站在營口,望著逐漸降下的夕陽,眼睛微閉,感受著這山野間的吐息。
他是孤獨的,自古戍邊皆孤獨,功成名就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