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長篇南河

尚書+31

長篇南河 司空城 1134 2023-06-17 16:22: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有一處句讀有必要改,不論是語句修辭上的考慮,還是本著語義通順來判斷。同時還稍修兩點。修改如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p>  智與明,有力與強,富與有,久與壽,兩兩相對,共四組句子。前兩組相對的句子,前句映襯后句,強調(diào)的是(統(tǒng)治者)要自知,要控制自我戰(zhàn)勝私欲;后兩組是相關(guān)對句,論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和恒久。此章講修身治國境界和途徑:知人不容易,自知更不容易,“明”,不要理解為一般的聰明,那等同了“智”。知,是道的相關(guān)詞;而智,是老子反對的,在他看來是私欲至于邪惡的小聰明。明,“知常為明”,是道的境界。自知,是修身的條件,也是內(nèi)容。

  戰(zhàn)勝別人,為人羨慕,而老子反對“爭”,戰(zhàn)勝自我才是應(yīng)該贊揚的。自勝,去除私欲,無我;侯王無為不爭,守道行道,造福一方,天下歸心,才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知足,是老子所論守道的心態(tài)。這是后人知足常樂的原版。老子思想精髓與要義光輝,體現(xiàn)于辯證思想及方法。本章表達對“富有”、“恒久”的全新的理解,即道之悟。知道,行道,才是真正的富有。老子言知足,不是針對大眾,是對統(tǒng)治者(有余)說的。讓不足者知什么足?!這不是老子風(fēng)格呀,這是后來統(tǒng)治者的意愿。知足可理解為知止。

  “強行者”的“強”,人們多理解為頑強,說頑強堅持的人有志(或叫做有志)不通啊,也不符老子一貫觀點。同時代的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其志與強的邏輯可資參照理解。“強”在這里不能等同“有力”,更不是強力、武力?!兑住では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崩献诱f人法地地法天,人學(xué)天,取其不息之意。行的不是私、欲,而是道,如“天道無親”,強行,是要大行其“道”。知足是修行的“靜”境,行道是修身的內(nèi)容和目標(biāo)。老子辯證談?wù)摿耸裁词歉挥?,什么是真正富有。物欲無度,到什么程度算富有哇?唯有精神境界的充實才真富有,這是現(xiàn)代社會歷經(jīng)世事演進才共同認(rèn)知的道理。沒有哲學(xué)思想及思維的人,是不能談?wù)撻L久永恒的問題。

  什么是長久和永恒?老子說: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志不失其所者,是什么樣的人?“志”,是人的意愿想法,老子在3章言“弱其志”,所以不會說什么“有志”;“所”,是依托、憑借,歸也,依道也;“志不失其所”意為:人的精神活動要守于道合于法,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笨蓞⒖肌豆砉茸颖窘?jīng)陰符》:“養(yǎng)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五氣得養(yǎng),務(wù)在舍神。此之謂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可為佐證。

  “死而不亡者”是什么人?便是守道行道的人,緊扣主旨。道,讓人永生,永存?!八蓝煌稣邏邸保湟馕丢q如今天的“永垂不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