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山室,少林寺,大殿!
篤、篤、篤……
眾僧人在那金碧輝煌的佛像下一絲不茍的頌念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凈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xiàn);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
此時每一個僧人都顯的那么慈悲肅穆,特別是首座的那和尚寶相莊嚴,白色的眉毛和胡須在他的身上不僅顯老,更為他增添一股得道高僧的氣質。
一個穿著黑色僧袍的中年僧人,來到那老和尚身旁,附在他的耳邊說幾句,似乎黑袍僧人說了什么驚人的消息,讓老和尚有些難以置信,失態(tài)道:“這怎么可能!”
下方頌念佛經的眾僧聽到老和尚的話,都停下來抬頭看向老和尚,老和尚似乎意識到自己失態(tài)了,便對眾僧道:“沒事,你們繼續(xù)吧!方言隨我來?!?p> 出了大殿后,老和尚問道:“方言,你剛才說的事情都確認了嗎?”
黑袍僧人道:“已確認!方丈師兄!嵩山十三太保死了費杉和陸柏,左冷禪也死于那少年手中?!?p> 方正問道:“知道那少年的身份嗎?”
方言應答道:“不清楚!此人就像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一樣,身份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謎團,只知道對方名字為秦無憂,長相俊美,武功高深莫測。兩個多月前曾在臨溪殺了田伯光。”
方正雙手合十,悲天憫人地感慨道:“阿尼陀佛!此人不知是正是邪,在這個多事之秋,也不知是好是壞,希望此人是正非邪吧,不然江湖恐怕是又要不寧靜了?!?p> 方言道:“方丈師兄,是否要派人去查跟蹤對方?”
方正道:“不用,對方既然能敗左冷禪,那么他的武功定不在我之下,你派人去跟蹤對方,勢必會被他發(fā)現(xiàn)。只會平白無故為少林招惹一個大敵而已,所以只要對方不招惹我們少林,便不要先去招惹對方?!?p> 方言道:“是,謹遵方丈教誨!”
“下去吧!”方正對方言揮了揮手,便返回大殿。
如果秦無憂在這里聽到他們的對話,一定會很吃驚,同時也會感慨少林勢力的強大。
要知道秦無憂殺田伯光的事情,已經是兩個多月前了。
少林之所以被稱為武林正道之首,看來不是沒有道理,單憑這一份情報能力,就要甩五岳劍派幾條街,這恐怕只有日月神教能夠和少林比肩吧!
一輪明月高懸于天闕之上,清冷的月光飛曬而下,將樹影拉的老長。
夜風呼嘯,帶著冷冽的寒意,掠過藏經閣的上空,送來了一道挺拔修長的身影。
這道身影不是別人,正是為那而來的秦無憂!
悄然落地,沒有驚起半點聲響,秦無憂抬頭望著眼前這座隱沒于黑暗中的藏經閣,狹長的鳳眸闔成一線。
輕吸口氣,借著柔和的月光,秦無憂展開身法,圍著藏經閣繞行一圈,用敏銳的目光丈量著藏經閣的一切。樓的分布,走向、高度、面積......任何細微之處,秦無憂都未放過。
少林寺傳承千年,其底蘊深厚非尋常門派可比,更何況此時的少年威名赫赫,香火鼎盛,可不是五岳劍派可以比擬的,即使是底蘊最深的華山派也不過是幾百年,更不要說其他四派只要一二百年的歷史。
藏經閣這種地方,絕對是高手云集,還有就是即將圓寂的老僧,不要看他們行將就木的狀態(tài),他們才是少林的底蘊。在少林陷入困境活生死危機之時,他們絕對能拉上一批人一起上路。
目光一轉,秦無憂飛身上了藏經閣,將自己的氣息全部都給收斂起來。
此時只要境界比秦無憂低的人,見到秦無憂絕對會認為他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收斂了氣息的秦無憂如今與花石草木無異,踩著瓦片,緊貼著藏經閣的外壁又繞行了一圈,同時將他那超乎常人的靈覺放大到了極致,凝神感應著閣內情況。
前后不過半盞茶的功夫,秦無憂就已探清了內中虛實,閣內的生人氣息不多不少,剛好整整十道。
藏經閣三樓乃是收藏七十二絕技的地方,共有六道氣息,人數(shù)最多,并且氣息都不弱于左冷禪,但是大多身上卻散發(fā)著腐朽的氣息。
藏經閣二樓收藏的是少林寺歷代高僧留下的佛學筆記,以及武道感悟,共有三道氣息,僅次于三樓。藏經閣一樓則是普通的佛經收藏之所,只有可憐的一道氣息存在,人數(shù)最少。
摸清狀況的秦無憂不由暗自腹誹:少林寺的和尚們常說習武練功乃是為了強身健體,可由這藏經閣各層樓的生人氣息看來,他們對于武學典籍的重視遠超于佛教經典。
如此重名重利,爭強好勝,那又何必在頭上點了香疤,再將“出家人四大皆空”這一句話放在嘴邊呢!
搖頭哂笑,秦無憂旋即從二樓躍下,落在了藏經閣的底層,直接離開藏經閣。
倒不是他不對三樓的少林七十二絕技感興趣,而是秦無憂來此只是為了探一探少林的底蘊而已,還有笑傲中七十二絕技缺失嚴重,對于秦無憂的來說意義不大,所以沒有必要驚動藏經閣中的老和尚。
并且秦無憂有預感,他還會經歷金系世界,到時候等秦無憂突破先天,秦無憂定不會再這么客氣了。
此時秦無憂已經大概摸清少林的實力,少林的整體實力比起嵩山派要強不止一籌,少林的最高戰(zhàn)力不止方丈一人,而嵩山派卻只有一個左冷禪。雖
說嵩山派有十三太保,但少林中的方字輩的武者沒有一個弱于十三太保的,更何況少林還有號稱武林第一大陣的羅漢陣。更何況少林還有一大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多欺少。
在確認少林沒有能夠威脅到他的人后,秦無憂便準備去找少林主持方正老和尚,談一下人生和理想,隨便借閱一下易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