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寧寧似乎依舊不太開竅,老師教背的成語及解釋,別的同學已經(jīng)早早背完大掃除了。寧寧一人捧著書,翻來覆去,怎樣也背不會。
老師也著急,問“會了沒?給我背背吧!”不知是誰給的勇氣,寧寧將書給老師。老師抽著提問,寧寧一個也沒答出來,只能接著背。直到天色漸暗,同學們已經(jīng)打掃完相伴回家。
寧寧仍然留在教室背書,老師察覺時間太晚,這才放寧寧回了家。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那時沒有路燈,月亮很圓,月光照明。路上沒有了成天聊天的叔叔嬸嬸,每家每戶亮著微弱的燭光或是煤油燈。
黑暗放大了恐懼,寧寧仿若看見有人坐在陰暗的梧桐樹杈處,又似那家的煙囪上坐著一個人,他們似乎在觀察寧寧,好像下一秒就會撲過來似的。
寧寧轉(zhuǎn)移視線,加快腳步。拉開一段距離后,向后看去,影子似乎也隨著寧寧的移動也稍稍改變了位置。寧寧害怕極了,平日五分鐘的路程,今夜似乎格外漫長。
寧寧狂奔回家,看見家人似乎就沒有害怕了。媽媽正在炒菜,看見寧寧回來,問道“你們今天怎么放學這么遲?他們都是這會回家的?”寧寧回答“嗯”不敢告訴媽媽只有自己一個人被留堂了。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上午將老師布置的數(shù)學做完,讓老師看過,錯的改過便可以回家了。寧寧不會做,就一直在太陽曬得昏昏欲睡,看著小伙伴一個接一個離開。
直到小伙伴吃完飯回到學校,寧寧還在太陽下曬著。只有老師出來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回家時,才會開口讓寧寧先回家吃飯,回來接著做題。寧寧如蒙大赦,將凳子、作業(yè)本放教室,急匆匆回家了。
村里的小學上課時間很是寬松,老師家里有事時,沒有它課老師爭搶代課的現(xiàn)象,如此孩子便有一下午的時間玩耍。下著蒙蒙細雨的下午小孩們找些磚塊,樹干,再找些樹葉,開始搭建房子。
首先將地上鋪一層磚塊,再將兩邊砌上,砌到一定高度,找長度適宜的樹枝架在磚上,之后將樹葉鋪在上面,房子就建好了。
之后才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會爭論一番,誰應(yīng)該坐在最里面,應(yīng)該坐多長時間。沒有什么意義,坐在房子依舊會淋著雨,孩子們卻樂此不疲。
玩段時間,便也棄了,孩子永遠三分鐘熱度。那時下雨會穿上小雨靴,小朋友放眼校外,從北門出去,外面是馬路,馬路坑坑洼洼。
馬路往西便是村口,進村是一個下坡路,坡很陡。下雨天會聚集許多水,孩子們踩著小雨靴玩水,用力踩下去,看誰濺起的水花大。雨后的陽光灑在水面上,照在孩子臉上,天很藍,云很白,他們都是小天使。
村口半坡左手邊有家小賣部,由一對老夫妻經(jīng)營,開了一個小小的窗口,柜臺上陳放著零食,買什么用手指,奶奶會遞給你。
那個地方寧寧不常去,琪琪姐每次來寧寧家都會去。琪琪姐是寧寧大姨的女兒,每次都會給寧寧和弟弟帶零食,寧寧很喜歡琪琪姐,每次她來媽媽都會稱呼“好吃的姐姐來了”。足以看出姐姐的帶零食能力。
隱隱約約記得似乎有天雨下很大,寧寧在教室上課。雨水漫進教室,屋頂也開始漏水,雨水拍打窗玻璃,透過窗縫滲入教室,趕潮流般燈泡也罷工了。
外面的天空黑云壓城,教室里也忽降黑暗。有的小孩怕黑驚呼出聲,老師安撫小孩們乖乖坐好,自己找了些蠟燭點上,讓他們大聲背著古詩轉(zhuǎn)移注意力,等著小孩家長來接。
家長陸陸續(xù)續(xù)將孩子接走,寧寧回到家,家里點著蠟燭,弟弟趴在窗戶上看著院里,格外出神認真。爸爸與媽媽談?wù)撝瞵嵤?,寧寧學著弟弟聽著雨聲,望向窗外,微弱的燭光邊圍著些小飛蟲飛來飛去。
夏天的中午容易犯困,學校會安排午休。孩子從家里拿干凈的麻袋或是裝肥料的袋子,午休時將袋子鋪在地上,躺上面睡。除了磚地有點硬,睡時挺涼快的,也不會有趴桌上睡醒胳膊麻掉的現(xiàn)象。
午休結(jié)束老師會將孩子們叫醒,讓孩子們回家吃飯。一次寧寧睡醒迷糊的階段,聽見兩個老師在耳邊說“她還沒睡醒嗎?”這兩個老師似乎蹲在寧寧身邊看寧寧還沒起驚嘆。
寧寧立馬清醒,卻不敢睜眼,緊張的睫毛亂顫。那兩老師也看見了,其中一個說道“她是不是醒了?”另一個觀察了會兒,回道“好像沒有,把她叫醒吧”然后推了推寧寧的胳膊,寧寧裝作剛醒樣子。
老師問“你剛剛睡醒了嗎?感覺到自己睫毛眨了嗎?”寧寧說“沒有”那老師似乎頗為遺憾,便讓寧寧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