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祥瑞

第一百九十八章驚天大案(一)下

大明祥瑞 花謝才得香 2205 2020-03-21 07:57:48

  解淳先為那人清理傷口,用酒精消過毒,撒上藥粉后,又用干凈白布包扎好,那人雖然疼得滿頭大汗,卻沒有發(fā)出一聲慘叫,由此可見此人的心地極為堅忍不屈,接著又用木板校正腿骨,之后打上石膏,這樣能保障不落下殘疾。

  當一切忙碌完后,也接近黃昏時分,解淳便在張誠陪伴下,去前廳吃晚飯,那人卻在床上昏睡過去,看來是疲憊至極,才昏昏然睡下。

  張誠看著解淳一副不解的神色,壓低聲音告訴他:“我倆先去吃飯吧,這十幾天他和我一直沉浸在防備狀態(tài),都沒有睡踏實過?,F(xiàn)在看你來了,他覺得報仇有望,心思一松懈下來,自然陷入昏睡之中。”

  二人在吃飯時,因為有仆人在一旁侍侯,就沒有提及那人的事情,只是以好友同年之誼,敘說些交情等話題,偶而談及些詩文歌賦。

  等二人回到后院,揮手斥退奴仆后,張誠才向解淳敘說此中的緣由。

  原來張誠上任之后,發(fā)現(xiàn)縣中的大權,被縣丞和幾個吏員掌控,他原本就是吏員出身,對官場經營之術十分精通,一番連環(huán)手段接連使出,不僅將縣丞的手中權力,成功收入自己的手中,又下手整治幾個不開眼的小吏,很快便掌控住黃梅縣的大權。

  黃梅縣背靠廬山,面臨鄱陽湖,東與都昌縣隔水相望為鄰,西與九江縣和德安縣接壤,是個不大不小的縣城,治安和經濟都十分不錯。

  張誠于弘治六年夏初接任,已經任期近五年,在吏部年評中獲得“中上”,已經是不錯的政績,張誠對此十分高興,在新春佳節(jié)來臨,縣衙封印期間,便在王虎的陪同下,泛舟江上飲酒作樂,當天晚上也沒有回轉縣衙。

  等張誠在午夜時分,被王虎從睡夢中叫醒后,告知他剛才在江水中,救了一位身穿官袍的正七品縣令老爺。

  張誠慌忙出來相見,二人一通姓名后,那人自稱是星子縣知縣吳成,因途中遭遇到匪寇劫殺,被迫自投江水求生,僥幸被王虎仗義所救,并再三表示感激之情。

  張誠若不是看到吳成身穿正七品縣令官袍,便要令王虎將他重新投入江水中,弘治皇帝歷來治政親民和善,縱有些小匪小寇,也從沒有聽說過,有水匪敢劫掠官船。

  吳成見張誠有些不相信他的話,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和醫(yī)治身上的傷勢,便跟隨著張誠回到黃梅縣衙,讓張誠泒人去黃州府城打探消息。

  一直到黃昏時分,王虎帶來打聽到的消息:“老爺,黃州府城內紛紛傳言,星子縣知縣吳成和其家眷幼子,在江中被水寇中途劫殺,全家一個活口也未留?,F(xiàn)在大街上也在紛紛傳聞,黃州知府正在下令緝拿匪徒歸案?!?p>  吳成聽到這個悲慘的消息,雖早有心理準備,仍然忍受不住這種噩耗,大叫一聲昏迷過去,張誠為了防備走露消息,便將他留住在后院廂房,并釘上木板封住窗口,留王虎貼身保護吳成的安全。

  等吳成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又經過幾天和張誠的親密接觸之后,他才向張誠透露出,落水的真實原因,也是導致他一家被人滅口的根源。

  原來星子縣雖然只是一座不顯眼的小縣城,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水上逆流入贛,可直抵九江縣、景德鎮(zhèn)、南昌、饒州,入長江黃金水道,自古便有‘南國咽喉,西江鎖鑰’之美稱。

  吳成是弘治九年從別處平調過來的官員,依據以住官場的慣例,一直要連任到弘治十五年,才能被平調走,或遭罷貶,或升遷別處。

  由于他為人清廉,又極為精干無比,很快和張誠一樣,將縣內權力集聚在自己手中,以往的胥吏也被吳成除去不少,還摟草打兔子,上書罷免了一位貪污納取賄賂的正九品巡河巡檢。

  沒想到去年十月某日,有人手持拜帖拜訪吳成,交談中自稱為南昌寧王的屬官,是寧王心腹謀士劉養(yǎng)正的族侄劉忠,向吳成索取長江水路的防衛(wèi)權力。

  在明朝時期一個縣平均有十幾萬到二十幾萬人口,江南繁華縣城也不過三四十萬人口,縣衙中設有正七品知縣和正八品縣丞及正九品主簿,三個主要文官職位,還有教諭和典史等官員,縣丞和主簿為佐貳官,是輔佐縣令的二把手和三把手。

  一般說來,縣令掌握一個縣的絕對權力,不光治理民政教學等,還有權力管轄縣境內的軍隊,而朝廷只準縣衙擁有胥隸和吏員五十到八十人,最多不能超過一百人。

  可是只有幾十個衙役,根本無法管理全縣的治安,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便在每個縣城設有三個巡檢司,其長官巡檢為正九品的武官,負責治安巡邏搜捕盜賊等,三個巡檢司駐扎在縣內各管轄區(qū)的三個點,依據各縣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環(huán)境設罝。

  一個巡檢司有一百多人的武裝力量,一旦某個鄉(xiāng)村發(fā)生小規(guī)模武力暴動,三個點的巡檢按各自管轄范圍,立即趕住鎮(zhèn)壓之,而正七品縣令有權命令巡檢帶人鎮(zhèn)壓暴亂,總而言之,正七品知縣雖然不是正九品巡檢的頂頭上司,卻有調動兵馬的權力,和管理鎮(zhèn)壓縣境內的反對勢力,這便是自古流傳‘滅門的縣令’的由來。

  星子縣有長江水上交通要道之便,吳成便有調動三個巡檢司所有兵力的權力,他又在無意間將寧王府收買的正九品巡檢,彈劾去職并處以重罰,又換了一位和寧王一系不和的巡檢,因此得罪了寧王,劉忠便是來逼迫吳成與寧王同流合污,在寧王造反之時,要他助其一臂之力。

  寧王雖是大明朝廷的藩王,現(xiàn)在卻根本沒有管理各縣民政和軍事力量的權力,他泒人向吳成索取長江守護水道的權力,其心思可謂是昭然若揭,有了謀亂造反之意。

  于是吳成斷然一口拒絕,并且對劉忠明言相告:“寧王做為一方藩王,想取得長江水道的控制權,究竟用來干什么?難受想謀逆造反不成?你即然說是寧王府的屬官,拿出你的官印憑證,待吳某一觀真假?”

  吳成這是在試探劉忠的虛實,哪里料到人家劉忠是有備而來,根本不與吳成糾纏辯駁,當場和吳成反目相向,將他和家眷圍困在星子縣衙后院,讓吳成好好反思一下。

  然后把縣衙的實權下發(fā)給,早已投靠寧王的縣丞和主簿二人發(fā)號施令,私下囚禁吳成全家,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