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秦華傳

第三十章 涼州新政(二更)

三國之秦華傳 書麟 2528 2019-09-08 19:10:43

  中平四年十月,秦華上書稱涼州地廣人稀,有大片良田為開墾,加之為了抵御鮮卑軍力不足,希望朝廷能夠遷徙人口進入涼州。

  因為之前黃巾之亂的原因,現(xiàn)在大漢各郡都有大量流民,有的以黃巾自稱,占山為王,有的直接成為了強盜土匪,還有一些只能四處游蕩,以乞討為生。

  但是無論如何,流民多了就會引起治安問題,各地郡守州牧也非常頭疼。

  因為秦華的重禮,這個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滿足,相比于朝廷對此不是很在乎,涼州周圍的各級官吏卻是非常感謝秦華的要求。

  有些官員甚至還會送一些糧食給流民,以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到達涼州。

  很多落草為寇,或者成為黃巾的人知道這件事后也紛紛向著涼州走去。

  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不想背井離鄉(xiāng)的,但是得知涼州有田給他們種,就毅然決然的踏上旅程。

  在他們心目中,只有有地在,就不會餓死,哪怕這些田地不是屬于他們自己的。

  因為交通不便,能夠前往涼州的只有附近州府的流民,但即使如此,等到中平五年三月的時候,秦華已經(jīng)接收了近二十萬流民。

  這么多人口,只是那些世家的田地顯然不夠分,于是秦華就開始四處墾荒開地。

  所有新開荒的田地全部免去三年租金,并且他們每年還能獲得一小袋的糧食種子,這讓那些原本只求溫飽的流民萬分欣喜。

  并且秦華還宣布之后耕作獲得的糧食,官府只收十三的稅,也就是說每次收獲糧食需要交納三成作為稅收。

  與其說是稅收,還不如說是租金,因為他們的土地都是屬于涼州牧府的,他們只是租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才會對秦華感恩戴德。

  如果只是普通佃戶,租種世家土地的話,他們需要交納六成,甚至七八成的收獲,即使是大豐收,他們也就勉強吃飽而已。

  秦華的政策讓世家非常不滿,因為這條屯田政策不光是針對流民的,涼州本地的居民也能從牧府那里租種土地,這樣就導(dǎo)致世家手中的土地漸漸的都無人耕種了。

  但是攝于秦華的威嚴,他們又不敢直接和秦華說這事,于是他們就想到了兩個人。

  其一自然是秦華的父親秦煌,秦家也是武威郡的老牌世家,所以和秦煌交好的世家也不少,于是涼州各大世家就委托他們來向秦煌求情。

  秦煌以前的確只是一個普通的世家之主,但是在秦華的勢力一天天強大起來后,他已經(jīng)開始擺脫了世家的身份,而是真正將自己當成了始皇帝的后人,并不屑于與這些世家平等交談,而且他也非常信任秦華,雖然答應(yīng)會向秦華提出世家們的看法,但是卻也沒怎么放在心上。

  而他們所求的另一人就是秦華兩大謀士之一的荀攸。

  荀家在潁川也是一個大世家,荀家有八位俊才,號稱八龍。

  荀攸雖然不是荀家八龍這一脈的,但怎么說也是荀家的人,所有世家們都把他認為是自己人。

  而且他們也打聽過荀攸在之前處理世家問題上的看法,更加認同了這一點。

  只是他們在與荀攸的交談中,卻發(fā)現(xiàn)此人似乎并不是很想為涼州世家說話的意思,甚至連他們準備的禮物都退了回來。

  “諸位耐心等候,關(guān)于這個問題主公很快就會做出答復(fù)?!?p>  在秦華整治涼州事物的這段期間,由賈詡和荀攸帶頭,秦華那些心腹們都已經(jīng)正式拜秦華為主公了。

  這也意味著他們以后就是秦華的家臣,而不是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

  本來秦華并沒有想到這一點,雖然他記得書里還有電視里面,這些將領(lǐng)應(yīng)該都是稱呼他們的君主為主公,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張遼等人一直都是稱呼自己為大人的,直到賈詡告知自己,秦華才明白過來。

  一旦他們稱呼秦華為主公,那么就相當于綁在了秦華的戰(zhàn)車上,一旦離開就是背叛,在漢朝這個注重名望的年代,背叛的代價可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他們只是稱呼秦華為大人,說明他們只是上下級的關(guān)系,即使某一天他們背叛,雖然也會有影響,但是比起前者要小的多。

  時間來到了五月,秦華終于完成了對軍隊的改制,現(xiàn)在涼州軍隊規(guī)模已經(jīng)達到了十萬。

  不過其中有三萬青羊軍需要守衛(wèi)青羊城,平時不好調(diào)動。

  其余還需兩萬駐守各大關(guān)隘和邊塞,真正能調(diào)用的也只有五萬。

  不過這五萬軍隊的相比于普通軍隊要強大的多少。

  除了長期嚴格的訓(xùn)練外,秦華還為他們?nèi)繐Q上了新式鎧甲,而不用像普通軍隊那樣只有一柄武器加上一件皮甲就算全部軍備了。

  五萬軍隊中有三萬是步兵,除了秦華最自豪的三千陷陣營外,其余部隊也非常出色。

  在整治軍隊這段期間,秦華將原先軍隊中那些老弱全部替換成了青壯,所有整體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以前軍隊的俸祿只夠士兵自己吃飽,秦華改制后,士兵們就有了糧餉,除了自己吃用外,他們還能將自己的軍餉帶給家人。

  而且軍隊還有完善的軍功制度以及撫恤制度。

  軍功制度很簡單,就是殺敵,殺敵越多獎勵越多,有點類似秦朝的軍功爵制,但是又不一樣。

  軍功爵制能夠通過殺敵獲取爵位,但是秦華這邊卻只能獲得錢幣的獎勵,即使是升官也只能升到千夫長的級別,想要成為將領(lǐng)就需要有足夠的軍事知識。

  這一點會有專門的人進行考核。

  而撫恤制度就簡單多了,意思是在戰(zhàn)場上死去的士卒他們的家人就能獲得撫恤。

  和以前的撫恤機制不一樣的是,秦華所給的撫恤非常多,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能夠獲得兩千錢的撫恤金。

  不過這并不是一次性發(fā)放的,秦華會按每年一百的標準發(fā)放,同時還是送上一些肉食、布匹之類的。

  而且戰(zhàn)死的士卒家人可以免去三年賦稅,家里的孩子也能進秦華剛剛開辦的公塾讀書。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愿意加入軍隊的原因,如果不是秦華有意控制人數(shù),他的軍隊規(guī)??梢赃_到十五萬,甚至更多。

  但是秦華信奉的是精兵政策,兵不在多而在精,這從王國叛軍的表現(xiàn)就能看出。

  剩下兩萬是騎兵,其中有八千鐵鷹騎兵,這是一支用來騷擾以及追敵的輕裝弓騎兵。除此以外剩下的都是穿上了鐵甲,用來沖鋒陷陣的鐵甲騎兵。

  不過這些鐵甲并不是特別重,算不上重騎兵。

  其實秦華也考慮過建立一支重騎兵的,他知道重騎兵能夠給敵軍帶來怎么樣的殺傷力。

  但是礙于重騎兵的局限性,以及那高昂的造價,秦華并沒有建立重騎兵隊伍。

  至于前面所說的公塾,其實就是公立學(xué)校。

  現(xiàn)在條件不是很成熟,秦華只能先在各城建立一座公塾,他也沒有能力全面開展免費教育,所有來這些公塾上學(xué)的大多是一些富戶,以及那些戰(zhàn)死士卒的孩子。

  世家子弟大多在自家學(xué)習(xí),來公塾的并不多。

  接管整個涼州后,秦華才感覺到錢根本不夠用,以前他自認為根本不用擔心財務(wù)的問題,現(xiàn)在就開始后悔以前的大手大腳了。

  “當初送給何進和十常侍的禮物應(yīng)該少一點的?!?p>  這是秦華最近最常說的一句話。

  為了改善自己的財務(wù)狀況,秦華決定開展貿(mào)易。

  而他的交易對象就是北方的鮮卑人,西面的羌人部落,以及西域各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