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王匡本身缺乏的就是這種先生,如他多次思考的那樣,不需要名氣滿天下,但必須學識淵博。目前為止,鄧錦無疑都是最合適。
他是個高尚的人。
無論品德,做人,做事。
在外界看來,他是一個君子,但在王匡看來,他除了是一個君子,還是個能指正錯誤、教誨弟子的先生。他不缺弟子,孔光上次說過,希望成為鄧錦弟子的人,可以從王家莊子排到他府上。
這當然是個玩笑話,實際上,鄧錦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幾個正式的弟子,在他手下學習的人很多,真正能入得他法眼的卻很少。
七問?
王匡知道這應該是他們這一門的門規(guī)了。
“匡愿意一試,若是鄧老有時間,匡明日將拜師之禮準備好,在王家莊子恭迎大駕!”王匡剎那做出決定,不管從哪一方面講,他都是有底氣的。
而且,拜師的地方是在王家莊子,而非安漢公府,這種決定就很耐人尋味。
當鄧錦聽到王匡的回答,微微一愣,很快看出了眼前少年的用意。對王匡的眼神和藹了不少,他點點頭道:“此七問,非是問的學識,問的是心!汝且不必緊張,我明日定會前往王家莊子,看看口口相傳的富貴莊子,是否如傳聞中那般!”
王匡端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了下來。
鄧錦走后,阿姊和徐徐還有莊子的一群少年如同一陣風般圍了過來。
“阿弟,這位貴人是?”阿姊驚奇道,那中年人看起來和阿翁歲數差不多,但氣質卻很平常見的人不同。
帶著幾分儒雅,還有幾分說不出的肅穆之感。
“是鄧錦公。”
“鄧錦公?”
“鄧錦公?”
一連傳來兩聲驚呼,一聲來自阿姊,另一聲來自徐徐,作為生活在南陽周邊的人,他們又怎會不知道鄧錦這位名士。
“我打算拜他為師。”無視二人驚奇的眼神,王匡繼續(xù)道,并將方才的事大致說了一下。
“阿弟,這種大事,還是早些回去告訴阿母?!卑㈡⒔辜钡?。
小郎要拜師了!
這則消息在上辛夜過后,在整個王家莊子持續(xù)的發(fā)酵,每個人都有一種榮辱與共的感覺,增母更是親自的安排其莊子的事宜。
一大早,王匡在母親的打扮下,就穿著盛裝以待。
這衣服是上好的絲綢做成的,全身以黑色為主,也是過年的時候,母親請的長安城里最好的商鋪做的。
王匡很少穿,講道理,相對于漢服的繁瑣,他日常在家里還是喜歡自己設計的輕便胡服。但拜師是大事,自然要穿的正式像樣一些,如同后世里參加重要會議,必須西裝革履一樣。
行走在干凈的廳房,聽著幾個少男少女嘰嘰喳喳的聲音,再問道廚房的雞肉味道,他感覺過年的時候,莊子可能都沒有這么熱鬧。
“來了!”
守門的小石叫了一聲,王匡快步在大門旁恭候,這是起碼的尊重之禮。
從遠方看來,一輛馬車緩緩的出現在視野里。
不消一分鐘,他就穩(wěn)穩(wěn)的停在門前,所有的人眼里都發(fā)著光,王匡更是親自把鄧錦從馬車上扶了下來。
“王家莊子歡迎先生光臨!”增母站在最前面,對于這位南陽名士,她心中同樣有所耳聞,對于兒子能拜對方為師,她同樣喜不自勝。
“增家娘子折煞老夫了!”
對于王家莊子的一些重要人物,鄧錦顯然是下過功課的。與增母寒暄片刻,他在王匡的陪同下進了莊內。
步伐略顯輕慢,就像是一次很平常的游玩參觀。
“聽說你王家莊子以美食聞名,卻不知你門下之人吃的如何?”鄧錦的鼻子很靈,一個人走在最前面,居然尋到了廚房。
“王家莊子,人人吃的平等。一日三餐,條件允許的話,半月會有一頓肉,且能保證每天吃的飽?!蓖蹩锎鸬馈?p> “哦?”鄧錦帶著驚奇,還上手用鍋里的鐵勺攪拌了幾下,能發(fā)現里面夾雜著稀少的雞塊。
目前對所有大漢人而言,一天能吃得上一頓飯就非常不錯了,但王家莊子不光是三頓,頓頓吃飽,還每半月差不多有一頓肉。
相比于鐘鳴鼎食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忽而,鄧錦好奇道:“汝之一生有何理想?”
王匡的嘴抽了抽。
回答這種問題,他不自覺的想起了前世看的那些綜藝。
但依然端正態(tài)度,目光赤誠,一字一句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為了擔心鄧錦徒生厭惡,在增母的指點下,王家莊子的人并沒有像看猴一樣,圍著王匡和鄧錦,但依然不斷有小道消息傳來。
“廚房有消息傳來,鄧老和小郎去看午飯了?!?p> “后院有消息,他們居然去看馬圈?!?p> “柱子說了,這兩個人現在跑到農田里去了,還有說有笑?!?p> ……
增母在做針線活,王曄在吃核桃,徐徐手里拿著幾個銅錢翻來覆去,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當聽說兩人的氛圍不錯時,她們不約而同的松了一口氣。
過了不到半刻,家里的少年匆匆跑來,告訴增母,說小郎讓準備畫像和禮物時,欣喜剎那籠罩在她們的臉上。
情緒是會傳染的,不一會兒,那種由衷的歡喜發(fā)散在每個莊子少年的臉上。
王匡的拜師儀式,秉持著鄧錦要求的從簡,只是在莊子的大廳就開始了。
鄧錦坐在最上方,看著下方的弟子,眼中露出了欣慰。
第一步,當然是拜祖師,正上方掛著孔子的畫像,王匡行跪拜之禮。
第二步,行的是拜師禮,王匡對著鄧錦三叩首,然后雙手送上六禮,并送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紅包。
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由先生訓話。
鄧錦做的很簡單,他向自己的隨從招了招手,只見那個叫阿忠的中年漢子拿了一把劍小跑過來。
鄧錦拿在手中,然后鄭重的遞到了王匡手里:“此劍名曰赤芒,于我二十有四年矣。今贈與汝,汝當記得今日回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心不負,此劍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