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郭侃,代表眾兄弟謝過少俠收留?!?p> 郭侃這個人在歷史上屬實有點冷門,余人彥壓根不知道他是何等人物,所以也就勢利眼的沒拿他當回事,一點拉關系的意思都沒有。
“遼兵主力應該是往東面退卻了,我很好奇,你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在這里,能不能和我說說?!?p> 余人彥說的話雖然和氣,但語氣里卻有一種不容回避的質(zhì)問感。
郭侃倒是沒覺得這語氣有什么不妥,畢竟人在屋檐下嘛。
郭侃的態(tài)度可是很端正的。
都做了“俘虜”了,還有什么譜可擺的。
難道還指望對方說話時求著你,捧著你,時刻照顧你的情緒不成?
而且郭侃確實想找個人好好傾訴一下,這次南行落了個出其不意必自斃的結(jié)果,輸?shù)膶嵲谔锴恕?p> 郭侃的奇謀妙計急需得到認可,他要向其他人證明,他只是運氣不好,而不是自做聰明,害了跟著他的數(shù)百同袍。
哪怕這個人只是個不相干的人。
當下郭侃便把自己帶人南行時的想法,到遇到蒙軍,之后被打的大敗,一一說了一遍。
郭侃說完之后,發(fā)現(xiàn)周圍幾個人的表情都有點不對,特別是余人彥,看他的眼神都和剛才不一樣了。
郭侃有些心虛的低下頭,閃避著眾人的目光。
畢竟就算他說的再是天花亂墜,也終究事后諸葛亮,無法改變被蒙軍輕易擊潰的事實。
具體的過程,不管怎么說,這時聽著,都有點像聰明反被聰明誤。
郭侃不知道的是,他面前的幾人,都是知道這件事前因后果的。
聽了他的布置,心驚的同時,很簡單的就把所有事情串到了一起。
他們清楚,郭侃所有的想法都是對的,堪稱奇謀,正好打在了蒙軍的七寸上。
唯一的失誤,就是郭侃不是神仙,沒有提前算到他們會入局,所以才會猝不及防吃了大虧。
沒有郭侃想象中的嘲諷,包括余人彥在內(nèi),所有人都在夸贊他的計謀,紛紛開解他此番只是運氣不好,天意如此,并不是他計謀的過錯。
郭侃哪知道眼前的幾人就是坑他的罪魁禍首,特別是余人彥,更是坑了他兩次。
見余人彥等人稱贊自己的樣子不似作偽,急于證明自己的郭侃心中,甚至涌起了一股名為感動的情緒。
幾個江湖漢人都能看出自己的本事,怎么那些契丹貴人們就看不到?
連耶律重元身邊區(qū)區(qū)幾個侍衛(wèi)都敢從中作梗,陷害逼走他。
只是郭侃不知道,他這一番苦悶中聊以自慰的辯白,說白了就是痛快痛快嘴,卻讓余人彥一改之前的勢利眼,對他起了愛才之心,不再拿他當普通的潰兵處置,而是思索著怎么將他網(wǎng)羅麾下。
自從知道完顏彝就是金末猛人完顏陳和尚之后,余人彥就對未來的軍事方面有了大致的規(guī)劃。
八旗兵戰(zhàn)時充當前鋒,閑時負責充當基層軍官訓練新兵。
完顏陳和尚則負責帶兵打仗,總領一軍,為他開疆拓土。
至于江淮那邊,摟草打兔子,順手而為罷了。
能做出一番基業(yè)最好,做不出也無所謂。
不過現(xiàn)在余人彥的想法變了。
雖然遼國是如今北方諸國中戰(zhàn)力較弱的一個,整體實力也就和隔壁的西夏半斤八兩。
不過遼國作為當初宋國的第一個大敵,軍中戰(zhàn)守之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這郭侃怎么看都是一員有本事的良將,若是放過,實在太可惜了。
至于他為什么沒聽過郭侃的名字,余人彥一通胡亂分析,覺得許是歷史上的郭侃出師未捷身先死,所以聲名不顯。
不過既然余人彥自詡要成就一番大業(yè),那自然是有本事的人就要用的。
雖然郭侃“聲名不顯”,沒法像完顏陳和尚一樣靠名字就獲得重用,不過既然他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做為明主,余人彥自然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
招攬之前,余人彥覺得最好丑話說在前面,不然真將郭侃納入麾下,那蒙軍輜重隊的事他早晚都會知道。
與其到時候郭侃自己打聽到,心里別扭,和他生出嫌隙,倒不如現(xiàn)在就開誠布公的說了,省的以后麻煩。
于是余人彥便把他們提前偷襲了蒙軍輜重隊,導致蒙軍四處追殺逃散俘虜?shù)氖抡f了。
郭侃這下算是明白了,合著害自己倒霉的,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
不是他的計劃不好,而是余人彥先他一步動了手,導致蒙軍精銳回援。
想明白的郭侃先是一陣憤怒,可緊跟著卻是怒無可怒。
他能指責對方什么?
指責對方?jīng)]能未卜先知,并且配合他的計劃嗎?
知道完全是自己走霉運的郭侃心中生出一股失落感,仿佛蓄力許久的一拳,卻打在了棉花上一樣。
余人彥先是讓郭侃自己冷靜了一會,估計火候差不多了,才開口說道:“郭兄,你陣失兵馬,雖然不是你的過錯,但回到遼軍之中,始終是難逃責難,就算能留得一命不死,也難免終生難有翻身之日。
要我說,以郭兄你這一身本事,與其回去經(jīng)受蹉跎,倒不如留下來幫我。
實不相瞞,兄弟我在江淮一帶有一支兩千人左右的隊伍,急需郭兄這樣的人才,只要郭兄愿意,主帥之位虛位以待?!?p> 江淮的兩千人,余人彥本來是屬意劉聚的,畢竟劉聚也是淮人,便于凝聚全軍,更快的形成戰(zhàn)力。
不過現(xiàn)在余人彥改變主意了,相比于中規(guī)中矩的劉聚,這個郭侃無疑能給他更多的驚喜。
聽到余人彥想要招攬他,郭侃心中一穩(wěn),知道這個漢人起碼不會因為他們“契丹兵”的身份而殺掉他們。
郭侃略微沉吟了一會,組織了一下措辭,想著如何在更婉轉(zhuǎn),不激怒余人彥的前提下脫身。
在郭侃看來,相比于草臺班子的余人彥一方,自然是遼國更有發(fā)展空間,更何況他的家人還在遼國為官。
“余兄,恕我……”
郭侃話還沒說完,余人彥抬手一掌,打出一道真氣,將不遠處的一棵小樹攔腰打斷。
郭侃識趣的閉嘴了。
他看出來了,余人彥不會殺他,但他想走也是不可能的。
簡單來講,這回算是掉進土匪窩了。
不讓山大王滿意,就算送來再多贖金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