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無疆

第四十一章 橫渠書院

大宋無疆 虎郎 2040 2019-10-14 19:46:46

  張斌首先想到的便是張載第一本著作《邊議九條》。

  當時西夏經(jīng)常侵擾宋朝西部邊境,大宋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以換得邊境和平,此事對“少喜談兵”的張載刺激極大。

  宋仁宗慶歷元年,張載二十一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相比張載,原來的張斌的確是平庸之極??!”張斌又想起因為《邊議九條》而引發(fā)張載與千古名臣范仲淹的一些交集。

  康定元年,范仲淹在延州軍府召見了張載,后者談論軍事邊防,保衛(wèi)家鄉(xiāng),收復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極大贊揚,但范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范仲淹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張載聽從了范仲淹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于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jīng)過十多年的攻讀,終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lián)系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

  慶歷二年,范仲淹為防御西夏南侵,修筑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不過說起來,老爹當年考中進士年齡也不小了?!睆埍竽樕嫌兄淖I諷,當然不是譏諷自己張載,而是對科舉應試制度的譏諷。

  嘉祐二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但張載卻已經(jīng)名聲在外,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宰相文彥博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

  期間遇到了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jīng)》的見解,然后感到自己學得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上蛩麄冋埥獭!倍逃纱嗽诰┲忻暣笳?。

  “老爹倒是謙虛,卻成就了二程?!睆堓d搖了搖頭,對老爹這一點有些不認同。

  張載進士登第之后,先后任祁州司法參軍、云巖縣令,著作佐郎、簽書渭州軍事判官等職。在作云巖縣令時,政令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

  “在大宋,如老爹這樣一心為國為民的好官雖然所占比例不會太多,但絕對不在少數(shù)?!睆埍髮λ螘r士大夫的氣節(jié)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對他們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一些理念便不怎么認同了。

  “怪不得老爹要送兒子去大順城這等險地,老爹這是愛國忠君的典范,本身就對軍事非常感興趣。”張斌又想起一些事情,唏噓不已。

  張載曾創(chuàng)辦“兵將法”,推廣邊防軍民聯(lián)合訓練作戰(zhàn),還提出罷除戍兵換防,招募當?shù)厝巳〈?。甚至還撰寫了《經(jīng)原路經(jīng)略司論邊事狀》和《經(jīng)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xiàn)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前年,御史中丞呂公著向天子推薦張載,稱贊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

  “這個老爹是真正有大能耐的人,但卻未必會當官?!边@是張斌對張載的評價。

  天子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即夏、商、周)為對”。

  神宗非常滿意,想派張載到樞密院任要職??蓮堓d認為自己剛調(diào)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了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后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但卻因為卷入新舊兩黨之爭,受到牽連,直接辭官回到橫渠,整日講學讀書。

  結合后世所知道的信息資料,回想著原本張斌的記憶到這里的時候,馬車停了下來。

  張斌深吸一口氣,和竹娘下了馬車,又交待黃麻子一番話,讓其鉆進馬車中。

  在橫渠鎮(zhèn)家中這幾天,黃麻子等八名護衛(wèi)要輪流在車中盯著蛇奴主仆……

  這當然……不是苦差事!

  ……

  ……

  張斌看著眼前占地十多畝,與富麗堂皇沾不上邊,甚至堪稱是樸素的宅子,想著原來的張斌在這里出生長大,此時的心情是復雜的。

  他特意沒有提前派人給父母報信,所以家中并不知道他今天要回來。

  張載不喜排場,關中的賊人也絕不會到橫渠先生家中撒野,所以門口也沒有什么人看守。

  院子正門上方有個丈許寬的橫匾,上面寫著“橫渠書院”四個大字。

  對張斌來說,這既是書院,也是他從小長大的家。

  放眼打量一番,張斌發(fā)現(xiàn)大門兩側有兩塊石碑,各印刻一篇銘文,他記得原來的張斌在一年多前離開家中時還沒有這兩塊石碑。

  走近仔細一看,左手的是《西銘》,右手的是《東銘》,顯然這是老爹最近新作。

  張斌頓時想起,原本歷史上,就是這段時間的辭官研學,讓張載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為了訓誡學者,還作了名傳千古的《砭愚》、《訂頑》訓辭。

  他隱隱記得,也正是在這個期間,張載因為某事上書,差點下獄,很長時間都做不了官。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張斌帶著人直接開門走了進去。

  一路進去,沒有看到任何下人出現(xiàn),隱隱聽到中院講堂傳來熟悉卻又陌生的講學之聲,張斌頓時明白今日是張載的講學之日,按照府中規(guī)矩,不光是張載的學生和各地慕名而來的學子聽講,府中下人也要去聽講。

  “如今的大宋各家學派如百花齊放,老爹的關學其實只是眾學派中的一個。”帶著人緩緩往中院講堂走去,張斌想起了很多事情。

  王安石舊年以《淮南雜說》名世,英宗年間又在金陵教書育人,世人稱之為淮南學派。

  而隨著王安石成為宰相,變舉試,修文序,一整套舉措下來,淮南學派的學說已經(jīng)遍傳天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