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看了一眼趙頊,后者微微點了點頭。
張斌這才轉身先沖著司馬光拱手一禮,道:“龍圖如此篤定此事,可敢與下官打賭?!?p> 司馬光眼睛一瞇,冷哼道:“你想賭什么?”
張斌斬釘截鐵道:“若是招標之法試行失敗,下官前天被陛下所賜散官、勛職和爵位便全部廢去,而且終生不入朝為官。”
眾人一聽,頓時神色一凝,張斌這賭注不小??!
不過趙頊對此樂見其成,因為張斌敢這樣說,說明對招標之事非常有信心。
韓琦眸中精光一閃,心道:“張斌此子好果斷的魄力。”
王安石卻眉頭微微皺了皺,心中暗忖:“此子行事猶如賭徒,還是太年輕了一些。”
“何為成功,所籌集錢糧需有個標準?!蔽膹┎┥钌羁戳艘谎蹚埍?,淡淡的說道。
張斌立刻向文彥博拱手道:“文相公言之有理,以糧食轉運收買之權試行招標之法,若是能夠籌集到三十萬貫錢或者五十萬石糧食,便算成功,否則只要少一貫錢或者一粒糧食,便算下官失敗?!?p> 眾人頓時一驚,三十萬貫錢和五十萬石糧食可不是小數(shù)目,甚至已經足夠十萬大軍兩個月所食所用。
即使是已經表示同意試行招標之法的趙頊、王安石和韓琦、吳充都微微搖頭,暗想張斌還是太年輕了,那些商人怎么可能輕易拿出這般多的錢或者糧食。
而且他們也對商人是否擁有如此大的財力表示懷疑。
趙頊感覺張斌說的過了,但他沒有開口阻止二人打賭,心想給此子一些挫折教訓也好,只要能夠有二十萬貫錢或者三十萬石的糧食,算成功了。
至于打賭之事,回頭自己找個借口直接下旨再對張斌起用就是。
不過,司馬光見張斌如此決絕,特別是對上張斌那寒潭一般的眸子,竟然隱隱有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心中莫名的些猶疑起來。
只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之前已經將話說得那般絕對,以他的性格打死都不可能反口,而且還會死犟到低。
“好,就以三十萬貫錢或者五十萬石糧食為標準,若你真能籌集夠,老夫便辭官回家,一心修經諸書?!彼抉R光死死的盯著張斌,但卻故作平淡的說道。
“好了。”趙頊這才說道:“傳朕旨意,此事由……”
他本來想說由張斌負責,但一想以張斌的身份哪有資格當主事之人。
頓了一下,趙頊目光掃過殿中幾人,道:“此事由三司使吳充負總責,轉運使薛向全權配合,張斌為……招標使,具體主持,朕再賜張斌七道空名宣札?!?p> 張斌知道所謂宣札,就是填了姓名、年甲、籍貫就能擁有從七品以下的官身,成為大宋官員中的一個。
不過都是一些散官,不會有具體差遣和本官,更不會有任何權力。
但在這個時代,即使是最低品的從九品散官的身份,在商人手中利用的好,其價值何止千金,最直接的好處便是官員的土地不用上稅,家人不用服勞役。
張斌很清楚這個時代商人的需求和價值觀,也遠比當世幾乎所有官員和文人都明白商人這個團體隱藏在表面之下的龐大能量,特別是一些成功大豪商,放在后世就是大企業(yè)家,見識、能力和手段又怎么可能弱。
也正是這個原因,張斌才敢提出招標的方法,并主動領了這個差事不說,剛才還敢和司馬光進行豪賭。
…………
…………
時間緊迫,張斌直接跟著吳充去了三司。
雖然張斌的方案和規(guī)章已經非常詳細,但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他一個人去完成,三司和薛向那邊的糧食轉運司肯定要調集一些官吏,配合做此事。
而如何統(tǒng)一這些人的思想,不說讓他們盡力盡力,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所以,還要召集所有參與的官吏開個協(xié)調會,進行一番動員,具體分工,指定責任,提一些要求,明確一些章程。
吳充急著籌集西北那邊大軍所用糧草,再加上他本身也是這件事情總負責人,所以調集的人都是精干可信的官吏。
薛向那邊只帶來了兩名干吏,但卻是薛向的心腹,且對大宋糧商的情況非常熟悉。
有薛向和吳充的支持和全力配合,協(xié)調會召開的很順利,不管這些人對年輕的張斌如何想,是否不以為然,但會后眾人立刻分頭實施,倒沒有人敢耽誤。
除了一些細分的事情之外,張斌讓他們主要所做的事情其實就一件。
由薛向這個轉運使代表朝廷,向所有糧商下達公文通知,表明糧食轉運司的運行和收買之權進行招標,對象就是大宋所有糧商。
并且按照張斌的要求,將他所定的方案計劃和規(guī)章附在了公文通知的后面。
所以,并不用擔心商人會不明白何為招標之法。
但因為此次時間緊急,再加上大宋最大的糧商主要集中在東京城內,所以將招標拍賣時間定在了三天后,其實主要是給這些商人籌集錢糧的時間。
而張斌讓吳充分派出去的這些官吏,主要就是確保在三天之后的招標會上,所有能夠趕來的大宋糧商都能夠按時出現(xiàn)。
張斌自己也沒有閑著,帶著六名老兵和蛇奴去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所在他早在前天逛大相國寺的時候便已經打聽過了。
………
………
汴京城是大宋的中心,也是當世最為繁華的城市,常住和流動人口加起來有近兩百萬,每天生活所需不知多少。
輸入汴京的各類貨品也是海量的,但這些貨物運抵京城后,并不全是毫無規(guī)律或者雜亂的直接到店鋪或者攤位上販售。
事實上,除了零散的小攤販之外,各類貨品進了京城之后必須轉賣給各個行會的行首,再由行會的行首分給加入行會中的商人去零售。
這個規(guī)矩也絕不是大宋一朝才有的,早在漢朝時便已經形成了這種潛規(guī)則,或者說這種大家公認的規(guī)矩。
當然,這種所謂行會只是一個很零散的組織,對有背景的大商人約束力極為有限,但對一些尋常商人的影響力卻是很大,甚至能夠直接決定這門生意能不能做下去。
比如販牛的有牛行,販馬的有馬行,賣肉的有肉行,甚至收糞的都有糞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會,只要做著生意,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須要加入一家行會。
當然,畢竟是民間組織,沒有強制性。
但若不加入必然會被幾乎所有同行擠兌和制裁,最終生意難以做下去,不得不加入行會。
事實上,在下面每一個州也會有一家行會。
而各行各業(yè)中最大的行會,全都是在汴京城中。
而且,這些行會絕不僅僅是影響著街面上的店鋪,而是對整條產業(yè)鏈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這條線上都會有他們的影子存在。
比如布行,從蠶繭收購,繅絲、紡織、印染,等各個作坊,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互相之間的關系更是盤根錯節(jié)。
而能夠成為這些行會的一代行首,絕對稱得上是人杰,因為行首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也有一些既定的標準,平庸之輩根本不可能坐在這個位置上。
也正因為此,這些行首手中掌握的能量和資源是非常大的,遠超朝廷中那些一直看不起商人和商事的官員們的想像。
至于天子,目光就從未注視過這種事情。
只有張斌這個從后世而來,既有官場經歷,又在大企業(yè)干過的人,才會有先入為主理念,再加上前天他特意親自走訪調查過,也的確如此。
當然,不管這些行首多有錢,手中掌握的人脈、人手和看不見的力量有多大,在這個時代,其身份地位依然與當官的沒法比,而且他們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張斌此行的目標正是糧行的行首,一個叫米爺?shù)拇蠹Z商。
PS:非常感謝大家收藏和推薦票、打賞的支持,讓本書在下一周繼續(xù)有推薦位,而且推薦位越來越好,虎郎給大家鞠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