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逃之夭夭
“咱們需要兵分兩路?!?p> “以我為首的一支向東方突圍,以李兄為首的一支向白帝城突圍。”
“我們往東方的一支任務自然最重要,必須要在白帝至夷陵的四百多里中找到吳軍的糧倉,因此...先訂一個小目標——巫縣。”
陳恪將目標直指離白帝最近的縣城巫縣。
“巫縣離白帝最近,我軍撤退時也并未破壞其城防設施,就算不是吳軍的糧倉,也必然是一處重要的糧草中轉站,我們襲之運輸隊,虜其后勤官員,然后逼問出糧倉所在地!”
“這樣會不會太打草驚蛇?”有人提出疑問。
陳恪冷笑道:“要的就是打草驚蛇,打蛇七寸,攻其所必救,我倒是情愿吳軍為了糧草分散兵力,這樣白帝城的壓力豈不是又會小了幾分?”
他又轉頭對李子軒說道:“李兄,你那一支的任務也十分重要,我要你覲見陛下,將我的計劃悉數(shù)告知,請求陛下再堅守白帝幾日!如若我失敗了,再撤退不遲?!?p> 陳恪和李子軒都明白,如果不出現(xiàn)什么變故的話,以劉備手下區(qū)區(qū)數(shù)萬的敗軍,是不能從二十萬吳軍手上守住白帝城的,最后撤出白帝城是必然的結果。
因此陳恪希望李子軒去穩(wěn)住劉備和一眾貴卿的軍心,為他的計劃多爭取一些時日。
李子軒是懂陳恪的,這貨既然把這個計劃說的這么詳細,就代表著他已經(jīng)是一頭拉不回的蠢牛了,他嘆了一口氣,豎起三根手指,話不多,卻有很有把握的語氣:“七天?!?p> “七天之后,無論成敗,我都會離開白帝?!?p> “李兄...”陳恪有些小感動,李子軒跟他的關系并沒有好到鐵哥們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利益關系才暫時合作的,因此陳恪沒指望李子軒會跟著他玩命,讓他回白帝城,就是希望李子軒能在保命的同時為他的計劃助一份力。
他對李子軒其實也是有回報的,如果他沒回來,那么救出斥候和破陣的功勞就會落在李子軒身上,算是對他高風險突圍戰(zhàn)的回報吧。
誰曾料到,李子軒連‘突圍至白帝’和‘勸說滿廷諸卿’這兩道極難關卡的困難程度提都不提,就包攬下了這個任務。
勸住劉備七天,這可不是勸守城的某某路人甲,劉備是漢皇,他要考慮的利益糾葛問題很多,李子軒承擔的風險也極大。
“嘖!”對于陳恪矯情的模樣,李子軒不屑的嘖了一聲,“別跟我擺出這副表情,你不嫌惡心嗎?”
“一天天的喊我天才少年,那我不就該有個天才少年的樣子?陳恪,你還是擔心自己吧,要是命沒了,你的功勞我可就不客氣的占了...”
李子軒轉過身去,他自覺自己是個高傲而冷漠的人,壓根不想看見陳恪那副搞基的樣子,萬一這家伙撲上來往自己衣服上蹭鼻涕,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友情算是玩完了。
李子軒看向遠處吳軍斥候,此時大隊的人馬正簇擁著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武將往這邊靠過來,想來應該就是組織這次合圍的吳軍‘雜號將軍’了。
“終于來了...他不來,我的計劃還不好實施呢...”李子軒示意可以開始行動了,跟他過來的幾人點點頭,往林中深處掠去。
“諸位,若想脫困,就請按照李某計劃行事,李某雖不敢說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只要對面的指揮不是陸遜,還是能耍的他們團團轉的...”
話說到這里,陳恪才突然意識到,原來他發(fā)表了這么久的演講,人卻還在十萬吳軍的合圍中,不先突出重圍,這么多的長篇大論和癡人說夢沒啥區(qū)別。
一直驚疑他們?yōu)樯兑谶@種死地聊未來的劉老頭也松了一口氣,看來陳恪的小伙伴中還是有幾個帶腦子的,不是全像陳恪這般只會眼高手低。
話說回來,陳恪真的是眼高手低嗎?
劉老頭仔細回憶了一下這次行軍的目的...似乎都已經(jīng)達成了啊。
這么一想,劉老頭看陳恪像是看智障的眼神,隱隱有了些變化。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我們的思路有些不同嗎?
劉老頭正常的腦回路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輕微的扭曲。
統(tǒng)籌這次合圍行動的吳軍總指揮是昭武將軍朱然,同樣也是一位準‘稱號將軍’,他和潘璋這類莽夫?qū)④姴煌錾雷宓乃菐X子的,說的好聽點就是智勇兼?zhèn)洹?p> 他這會聽著前方斥候三分種一份的‘不同情報’,有些游移不定。
前方斥候到底在干嘛?一會說敵方折道,一會說有詐,一會又說他們在那聊天?
什么?在我十萬大軍的合圍中聊天?你是把對面當傻叉還是把我朱然當傻叉?不想當斥候了就直說,何必這么拐彎抹角的向我頻頻示意?我朱然還是懂你的意思的!
于是朱然就表示自己有必要親臨前線觀望一下敵軍的動作。
于是當李子軒看到他來了以后,頭也不回的往林子里鉆的時候。朱然直接下令把負責前線的斥候全部撤職,搞的這些盡心盡力的特種兵們一臉懵逼。
什么情況?難道我做錯了什么嗎?
朱然心中則很憤怒...聊天?聊個鬼?沒看見對面跑的正歡嗎?不敢上去送死就直說。
駱統(tǒng)從潘璋處得到的‘敵軍有典藏武技將’的消息已經(jīng)傳至各軍,朱然直接誤以為這些斥候是怕死,才放出假消息不敢追殺。
想到這里朱然已經(jīng)對負責前線監(jiān)視的斥候極度失望。
既然這些兵崽子不可靠,那就只有他親自指揮了。
可他還沒來得及下命令,大軍的東邊就傳來陣陣喊殺聲,不一會就有斥候來報,說東邊的林中出現(xiàn)了大量蜀軍,旌旗招展,喊殺震天。
“再去探查!勿要通告旌旗招展、喊殺震天此等障目之詞!吾有十萬大軍!直接壓上去,稟報吾具體的敵軍數(shù)量!”
“諾!”
正在這時,前方的陳恪等人又再次變向,往東邊處的一個山谷跑去。接到消息的朱然一分析,頓時大感不對勁。
因為陳恪這些人跑的一處山谷,乃是絕地,只有南邊一處出口,東西北三個方向則是絕壁,他們往那種地方跑,無疑是自投死地。
什么意思?看到跑不掉了所以要殊死一搏?還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是破陣的那支敵軍,僅僅是敵人放出來的替死鬼?
朱然的目標是絞殺或生擒那名破陣的‘蜀漢典藏武技將’,如果抓不到對方,殺死幾十個普通的士兵對于他而言根本無足輕重。
他不禁狠狠的瞪了一眼已經(jīng)被撤職調(diào)查的前線斥候,冷聲道:“你們確定一路上敵人沒有交換人員或者分散兵力?如果抓不到敵方大將,本將軍必會對你們重重責罰!”
朱然已經(jīng)對這些無能的斥候兵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而這些兢兢業(yè)業(yè)的斥候兵這會也開始自我懷疑了...
難不成對方真趁著自己不注意把人給調(diào)包了?
不過他們嘴上自然不敢承認,帶頭的老斥候更是一口咬定他們追蹤的就是那支破陣的蜀軍。
開玩笑,承認了罪責就是他們的,按照上頭這么重視的情況,這次可能就是殺頭的重罪。
“哼!”朱然冷哼一聲,繼續(xù)率軍推進,臨到山谷只是封鎖了出口,卻遲遲沒有進去。
一來朱然對那招把潘璋打殘的‘典藏武技’頗有忌憚。
二來他也不是很確定:山谷中那三十來個人究竟是不是真身?萬一是替死鬼那就搞笑了...
朱然下命令道:“你,你,你,你們?nèi)烁鲙б磺耍|、西、北的山崖上布控,若有敵軍接應,第一時間回報?!?p> “諾!”
朱然當然不可能傻到只封鎖山谷的出口,山崖之上他也會進行布控,力圖對敵人形成四面合圍之勢。
這時,前去探查東邊敵軍的斥候又趕了回來,向朱然稟報道:“稟將軍!東邊蜀軍已然撤退,但是南陵、西林再次出現(xiàn)兩支蜀軍旗號,兵力不明,因地形原因,卑職暫時無法遣軍查探”
“哼!此乃疑兵之計...”朱然手下有一命小將冷哼道。
“不...”朱然卻緩緩搖了搖頭...“賀賢侄,你太過年輕,對兵法一事理解不深。”
“蜀軍既然敢孤軍深入,自然不會珍惜死士的性命,他們唯一要保的是那名‘典藏武技將’,這點對方和我們都心知肚明?!?p> “敵軍第一次放出東邊的軍隊,還有可能是疑兵之計,但第二次,第三次放出軍隊,那是告訴我等:不要白費心力去尋他們的‘典藏武技將’了,他們在我十萬大軍中藏了足足有四支部隊,早就把將軍給救走了!”
“敵人這是在戲耍,嘲笑我等!”
說到這里朱然莫名的再次瞪了撤職的斥候們一眼。你們這群蠢貨!竟然讓四支蜀軍混進了大軍陣中,要是每次都這樣,那吳軍還玩?zhèn)€毛啊?
這些斥候頭把低得更低了,其實他們也很委屈,三更半夜的霧那么大,地形還這么復雜,上頭又下令他們要維持陣法,不能亂跑,他們又沒長個三頭六臂,怎么可能布控的面面俱到。
不過后來跟丟了敵軍的責任確實在他們,剛才出聲辯解的老斥候也沒再發(fā)聲,顯然是默認了朱然的說法,他正在仔細的思考:他們到底是何時跟丟了陳恪的?
“叔叔,那該如何是好?”賀達問道。
“事已至此,只能令數(shù)千人入谷滅了這支疑兵,我軍在此耽誤太久時間,若是事不可為,應集中兵力,全力攻打白帝城?!?p> 朱然說罷就撥了兩千人給賀達,打算讓這賀齊的長子混點軍功,自己則調(diào)起軍隊,準備的往西開去。
處在山谷深處的李子軒正在指揮人從山崖之北尋覓繩索,他早就在絕壁的北邊布下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只等他們?nèi)肓斯?,就把他們吊上去?p> “某之所以要在原地等待,是為了給敵將布下疑兵,普通斥候不會想這么多,統(tǒng)籌這么大合圍行動的吳軍將領必定是一名智將?!?p>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必定會認為我們是替死鬼,雖然如此,他也會令千人進來圍剿,我們還是抵擋不住?!?p> “但相比于數(shù)萬人的掃蕩,幾千人想進入這個有著密林的山谷搜尋我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李子軒掃視了一遍這個有著蒼天大樹的密林,眸子里閃著可以操控全場的自信。
他特意選擇有森林的山谷而不是空闊的山谷,正是為了阻滯敵軍搜尋的路線,好爭取時間讓他們逃出升天。
“我不僅考慮到山谷的地形,還考慮了山崖上的地形。”李子軒繼續(xù)侃侃而談道,
“高大的樹木給了我們視覺和攀山上的優(yōu)勢,北山崖高聳,敵軍上崖布控需要一定時間,等敵軍抵達山崖之北,我們早就逃之夭夭了?!?p> 再者而言...李子軒還想說的是,北邊山崖上到處都是沼澤地,除非是熟悉白帝地形的蜀軍斥候,很少有人能順利抵達那個地方。
望著裸男們和老斥候們一個一個被繩索吊上去,而吳軍的追兵還遲遲未來,劉老頭和陳恪都不約而同的向李子軒投去敬佩的目光。
這個云淡風輕的少年,將疑兵之計和地形上的配合運用到了極致,無外乎陳恪的系統(tǒng)給他一個‘天才少年’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