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附近最近的村子離此處二十里,是不是有些太偏了?”梅掌柜問道。
“那就一次多買些菜和肉唄?!壁w樞覺得越偏越好。
“什么時候可以開工?”
“郡王要造大船,那只能用船塢,”船塢造船法已經(jīng)發(fā)明一百多年了,看來這位絲綢商家出身的大掌柜早就了解過了造船流程。
“先要安頓好工匠和家人,然后挖船塢,盡量入冬前開工,此處冬天也不是特別冷,如果郡王只要普通的海船,明年夏天之前就可以下水第一艘?!?p> “造一艘五丈海船要多久?”
“五丈船用船臺就可以做,如果原料齊備,一兩個月便可,但木材需要風(fēng)干三年,現(xiàn)在儲備的木材只夠做兩艘船?!?p> “無妨,先把船塢挖出來,多買些木材準(zhǔn)備風(fēng)干,另外,看看能不能從其他船廠買些風(fēng)干好的木材?!?p> “喏?!?p> “小王有些想法需要跟工匠交待,不急造船,前兩艘船先試試想法是否可行,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帶我去見工匠?!?p> 趙樞不認(rèn)床的超能力又發(fā)揮作用了,接連趕路幾天,也確實累了,第二天睡到午時才醒。
接下來幾天,梅掌柜召集了管事的工匠,他并不是很懂造船工業(yè),但基本的流體力學(xué)還是了解的,要說的只有三點——
一,尖底,此時的船大都是平底,適合內(nèi)河航行,而適合遠(yuǎn)洋的尖底船剛剛開始發(fā)展,只有大型官辦船廠能造,南宋民間才開始發(fā)展,明朝成熟。
二,軟帆,比起硬帆,軟帆和三角帆可以做的面積更大,讓船更快,更靈活,還可以逆風(fēng)行駛。
三,螺旋槳,這一點是針對小型船的,唐朝發(fā)明了一種把槳裝到輪子上,安在船兩側(cè),通過人力腳踏驅(qū)動的“槳輪船”,類似后來的“明輪”。而趙樞的設(shè)計就是通過一組木制齒輪變速機構(gòu),把腳踏的轉(zhuǎn)動傳遞到螺旋槳上。人力對于大船作用有限,但理論上對小船來說還是相當(dāng)可觀的。
其他的諸如錨舵水密艙,這個時代早就已經(jīng)掌握了,趙樞也就不再班門弄斧。
趙樞做了兩個模型給工匠做參考,一個是福船,另一個是鳥船,都是明朝成型的船只,福船當(dāng)作貨船,鳥船較窄,吃水淺航速快,當(dāng)作戰(zhàn)船,當(dāng)然這一點他沒跟別人說。
鳥船本來是用帆和櫓做動力,趙樞把櫓改成了螺旋槳,但還是保留了安裝櫓的孔洞,對工匠的解釋是萬一螺旋槳不好用還可以用櫓,實際用途是用來放置火炮。
明朝成型的福船完全有遠(yuǎn)洋航行的能力,十九世紀(jì)中,英國人從中國買了一艘明式福船“耆英號”,從中國沿海出發(fā)西行,繞過好望角,遇上風(fēng)暴去到紐約補給,又訪問波士頓后到達倫敦。
最重要的是,由中國開辟美洲大陸比歐洲有天然優(yōu)勢——不需要進行三千公里的跨大洋航行,而是可以先去日本,然后沿日本北上,沿千島群島到達堪察加半島,最后沿阿留申群島以蛙跳戰(zhàn)術(shù)跳到阿拉斯加,接下來無論走陸路還是沿海岸繼續(xù)航行都簡單了,大事可成。
不過現(xiàn)在想這些有點遠(yuǎn),近期的目標(biāo)是,明年年底之前先用買來風(fēng)干好的木材做一艘五丈福船和一艘鳥船,然后開出海試一下成果,再做改進。
交代完事情后,趙樞又在海州住了兩天,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往內(nèi)地賣的海產(chǎn)品。
沒有。
海鮮確實不錯,魯菜之所以有段時間獨霸天下,就是因為用海產(chǎn)品占了一個“鮮”字,所以味精出現(xiàn)之后就迅速沒落了。
海帶要到十九世紀(jì)才傳入中國,紫菜現(xiàn)在雖然有,但產(chǎn)量極少,是貢品,大規(guī)模人工種植要到二十世紀(jì)中葉了,現(xiàn)在趙樞倒是能吃到,但顯然不能拿出去做生意,而他對海帶種植一竅不通。
至于味精……趙樞就知道“谷氨酸鈉”這個名字,對于制作方法卻是一無所知。
行吧……
不過好歹吃了幾天新鮮的海貨,也不算一無所獲了。
當(dāng)然,禮物還是要帶一些的,趙樞選了些精美的蘇繡。
趁著還在刮東風(fēng),眾人騎馬到汴河的東南端泗州,換船西行。
帆太小了。
趙樞如是想——如果把船帆換成大三角帆,速度至少能提高一半還多。
趙樞站在船頭張開雙臂,任由風(fēng)吹到衣服上,
“郡王好興致?!迸赃叺闹艹潎@道。
“大好河山吶……”趙樞伸了個懶腰,感嘆道。
“東南可不是大好河山?!敝艹谂赃呌挠膰@了一句。
“說得好像你去過東南一樣,你是哪里人?”
“卑職祖籍嘉禾郡,郡王去過嘉禾嗎?”
后晉的秀州,宋朝改名嘉禾郡,南宋升為嘉禾府,后來升嘉興軍,也就是后世的嘉興。
“嘉禾人怎么跑到西北去了?”
“卑職自幼……”
“沒去過。”
“郡王說什么?”
“沒去過嘉禾。”
趙樞不關(guān)心周楚怎么從江南跑去西北的,無非就是紈绔子弟斗毆傷人,家人找關(guān)系去軍中謀了個差事,軍中這種事太多了。
“郡王想培養(yǎng)勢力,不如派人去江南,讓大管家家里出面,養(yǎng)幾千私兵都不是難事,何必在京城呢?”周楚又換了個話題。
“有些東西,只有我能教他們?!?p> “原來如此,那就不應(yīng)該用郡王府的名字,官家太子嘉王現(xiàn)在不會高看幾百個小孩,但也許會有御史盯著,三人成虎啊。”
“倒也有道理,那你有什么想法?”
“太子妃?”
這孫子真陰……
趙樞的大姐嘉德帝姬和太子妃朱璉關(guān)系頗好,三人還有酒樓生意的合作關(guān)系,去找她幫忙,出面收留幾百個孤兒,也不是不可以。
“我再想想吧?!?p> 三秒鐘后。
“我想好了?!?p> “???”
“這些小孩我養(yǎng)到十五六歲就會放出去干活,不需要防著什么人,御史要是參奏我意圖用幾百小孩造反,那就隨他們吧?!?p> 接下來周楚沒再亂說話,不過途中出現(xiàn)了個小插曲。
趙樞他們乘的是兩艘小型河船,行到南京應(yīng)天附近,遇上一個船隊,共三十余艘大船,上面是奇形怪狀的石頭,十船為一綱——便是大名鼎鼎的花石綱。
眾所周知,趙樞的老爹趙佶喜歡怪石,其實趙樞覺得有這么點愛好挺正常的,總比喜歡美女天天出去嫖娼好多了,巧的是趙佶也喜歡美女,經(jīng)常出去嫖李師師。
至于趙佶擴建延福宮被黑,趙樞覺得這也挺冤枉的,北宋宮城在歷史上算很小的,趙樞都覺得有些憋屈,擴建也是人之常情,再說了,那個皇帝沒修過幾個宮殿?
而且在這個年代,趙佶收集怪石還有一個正當(dāng)理由。古人迷信,尤其是宋朝,這個源頭來自真宗——他打了敗仗,在丁謂的忽悠下,覺得是宋朝神仙不如遼國,所以為了讓大宋神仙壓倒大遼神仙,在全國大興道教,自己還找了堆道士在宮中煉丹,煉完了還自己嗑,當(dāng)時有一味很著名的丹名為“太一玉粉丹”,主要成分是朱砂,雄黃,玉粉……朱砂就是硫化汞,雄黃就是四硫化四砷……
趙樞覺得宋真宗挺牛的,隔三差五嗑這種毒藥竟然還能活五十多歲。
趙佶收集怪石,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就是要取悅神仙……
行吧,你說啥就是啥。
喜歡石頭沒問題。
但是你掏錢?。?p> 官家喜歡石頭,讓老百姓白送可還行?
問題有三點,一是有蝴蝶效應(yīng),皇帝的一個小小喜好,到了民間就會有很大的反應(yīng),一塊石頭,對于皇帝來說就是一塊石頭而已,但一塊石頭是千挑萬選來的,送進宮中一塊,民間就要收成千上萬塊,底層官吏上門總不可能只搬塊石頭走,辛苦費總得敲一點,看上誰家姑娘了,“哎你這石頭怎么比上次缺了一塊?”。有的石頭搬不出來,拆屋毀門是常事,如果看上人家墳頭的石頭了……
第二個問題,朱勔那個人才,用糧船運石頭,導(dǎo)致東京糧價比哲宗時期高了三成……
第三點,就是趙樞眼前的景象。
“郡王,卑職打聽過了,那座橋是唐代的?!?p> 應(yīng)天城內(nèi),幾個官吏正在指揮一群民夫拆橋,趙樞坐在不遠(yuǎn)處的酒樓吃午飯,看到這一幕,把周楚打發(fā)過去打探消息。
“有一塊石頭太大過不去橋洞,所以他們就要把橋拆了,在前面已經(jīng)拆了兩座,這是第三座?!?p> “南京尚且如此,江南怕是更嚴(yán)重吧?”
“唉……”周楚嘆了口氣。
“拆座橋算得了什么?扒屋拆房,刨墳撅墓,拆橋毀城,只要是應(yīng)奉局看上的石頭,便是在峭壁之上,亦或是深水激流,都要千方百計搬出來,因此而死的人何止上千?應(yīng)奉局看上誰家的石頭,便直接帶兵闖入家門貼封條,若是看上了人家的家產(chǎn),便說石頭有損壞,輕則罰錢重則收監(jiān),往往讓人傾家蕩產(chǎn)賣兒鬻女。朱勔這狗東西!”說到氣處,周楚握拳頭重重砸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