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病宋

第三十五章 議忠奸趙樞大逆不道,道變法竹櫻指點江山(三)

病宋 為所難 3013 2019-10-14 19:51:03

  “來,你們看,”趙樞拿起小楷毛筆沾上墨汁,從山東半島開始畫起東亞地圖,“這是京東南路,山東半島,往下是淮南東路,咱們的海州造船廠就在這里,再往南是兩浙路,福建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然后就是安南?!?p>  趙樞又草草幾筆畫出陸上疆域,“往西是大理,再往西北是吐蕃,北邊是西夏,然后是遼國,還有新興的金國,然后是高麗……”

  “金國以北還有大片土地……東部流鬼,”

  “流鬼”是唐代對堪察加半島附近部落的稱呼,“再往東……這里,”趙樞畫出了白令海峽,“再往東就是那片大陸,”趙樞簡單勾畫出美洲大陸,“畝產(chǎn)五千斤的作物便在這片大陸的中部?!?p>  “啊……”竹櫻早就見過趙樞畫的類似的圖還好,而白露看到這片比大宋和遼國西夏加起來還大幾倍的大陸,已經(jīng)說不出話了。

  “那么遠要怎么去啊?”白露緩過來后,出聲問道。

  “咱們造出大船后,先去到日本,然后沿日本北上,流鬼東邊有一片島嶼,沿著島嶼走,這里也有一列島嶼,”趙樞畫出千島列島和阿留申群島,“然后沿著這列島嶼到達新大陸,或沿著海岸航行,或下船走陸路都可以,要春夏天去,冬天太冷?!?p>  “不對,”問題老阿姨竹櫻又發(fā)現(xiàn)了漏洞,“你剛才說在西域之西,北海之北,可這不是東邊嗎?”

  “以后再跟你講解地理問題,咱們先說怎么解決王荊公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們發(fā)展肥料,以及引進新大陸上的高產(chǎn)作物,就可以延緩土地兼并的副作用,以及熬過災荒?!?p>  “只是延緩,不能解決嗎?”竹櫻沒得到地理問題的答案,又開始問政治問題。

  縱觀歷史,每個王朝興盛時期人口增長,到達八千萬時,有限的土地和產(chǎn)出無法支撐人口繼續(xù)增長,便會出現(xiàn)尖銳的人地矛盾。一旦遇上天災,或是苛政,通常就會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農(nóng)民起義或成功或失敗,都會導致人口銳減,人地矛盾緩和,繼續(xù)發(fā)展,幾千年來總是逃不過這個圈。

  直到明朝后期才打破這個循環(huán)。

  明中后期,西班牙的航海家把新大陸的番薯,也就是地瓜帶到了東亞。

  前面說過,天災或苛政會導致農(nóng)民起義,后者就是幾年后的方臘起義,朱勔搞花石綱浪費太多人力,導致農(nóng)民沒時間種地,吃不上飯只能造反。

  而天災,便是旱災和蟲災。

  地瓜的優(yōu)點,不在于產(chǎn)量高,而在于適應性強,耐旱,耐堿,易于耕種,不怕旱災蟲災。

  在引進地瓜的明代之前,只有北宋憑借發(fā)達的商業(yè)實現(xiàn)了一億多的人口,而其他朝代都無法突破八千萬的閥值。

  地瓜引進后,社會動蕩和農(nóng)民起義明顯減少,同時也讓中國走出人口循環(huán),人口實現(xiàn)穩(wěn)定增長,明末便達到兩億。

  但只憑糧食產(chǎn)量無法解決土地兼并問題。

  只能延緩,不能解決嗎?

  竹櫻的問題很好,答案是……

  “不能,糧食產(chǎn)量的增加只能提高人口上限,不能解決人地矛盾,也就是推遲矛盾爆發(fā)的時間。要想解決,就要把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p>  “解放?”二人并不能理解這個詞。

  “對,現(xiàn)在糧食畝產(chǎn)三百斤,我們需要九千萬農(nóng)民養(yǎng)活所有人,以后隨著農(nóng)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和高產(chǎn)作物的引進,如果達到畝產(chǎn)千斤,如果人口不變的話,那我們只需要三千萬農(nóng)民就可以養(yǎng)活所有人,如果達到畝產(chǎn)兩千斤,那我們只需要三千萬農(nóng)民就能讓所有人吃好,我們就可以讓六千萬人離開土地,離開農(nóng)業(yè)。

  “去哪里?”

  “手工業(yè),就像別院的那些作坊,我們讓四千萬人去做肥皂,織布,燒磚,作瓷器,造船,冶煉鋼鐵……雖然我也還沒煉出來……作家具,等等等等……我們培養(yǎng)出一個新的階級,取代包括貴族和士大夫在內的地主階級……”

  趙樞完全不相信網(wǎng)文里寫的主角王霸之氣外露振臂一呼就能完成資本主義改革甚至跑步奔向社會主義的那種意淫,還是那句話——是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而不是相反。在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農(nóng)民階級的現(xiàn)在,就算趙樞成功普及民主思想,率領民眾推翻他老爹,也只能培養(yǎng)出另一批地主,跟歷史上所有改朝換代不會有本質區(qū)別。而如果他組織軍隊,以軍隊為主強行改革,那就會走上軍國主義的錯誤路線,那么軍隊就會成為最大的地主,最靠譜的方法只能是先提高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以少量人口滿足糧食需要,就可以把大量人口從農(nóng)業(yè)轉移到工業(yè),拜托對土地的依賴,有大量工業(yè)人口后自然形成工人階級,地主階級就會或主動或被動地轉變?yōu)橘Y產(chǎn)階級,然后就由人地矛盾轉變?yōu)榻?jīng)濟危機……這之后就不是趙樞能解決的了。

  這也就是趙樞不想按照竹櫻所期待的那樣去爭位的原因,先不說他是不是玩的過那幫人精,歸根結底,封建君主只是地主階級的代言人,就算他能上位,也只不過會淪為士大夫的傀儡而已。

  趙樞盛出下好的細面吃了起來,給她們一些消化的時間。

  竹櫻和白露聽的云里霧里,這些東西對她們來說太難理解了。

  “不過這太久遠了,就算我能順利地窮盡一生推進,恐怕也要上百年才能有初步成果?!壁w樞覺得只要他能做出實用的蒸汽機和發(fā)電機以及普及基礎數(shù)理生化知識,就能縮短至少五百年發(fā)展時間。

  “這么久……”白露喃喃道。

  “怪不得你說做不到……那第二種方法呢?”

  “第二種就簡單了,叫作——對外擴張緩解內部矛盾?!?p>  “啥?”白露有些聽不懂。

  “你是說打仗?”不得不說竹櫻理解能力出人意料的強。

  “不只是打仗,還要打贏,具體地說,我把失去土地的流民,響馬山賊組成軍隊……”

  “現(xiàn)在不就是這樣嗎?”

  竹櫻說的沒錯,北宋就是把大量流民,罪犯,土匪編入軍隊,廂軍會像罪犯一樣在臉上刺字,所以北宋軍人被稱為“賊配軍”,這也是軍隊戰(zhàn)斗力差的原因之一。

  “但用法不一樣,我派軍隊去把大理和交趾打下來,然后分地,那么大的地盤足夠數(shù)百萬人分了吧?就算以后什么都不變,讓他們像往常一樣繼續(xù)互相兼并,那也能緩和百年時間?!?p>  ……

  “我朝太祖揮玉斧分疆……”

  “沒錯,我朝立國之初平蜀地后并未南下,一是吸取南詔教訓,二是立國未穩(wěn),還有南漢,南唐等國未平,而大理對我朝向來恭順,去年段正嚴還被爹爹冊封為云南節(jié)度使。”

  段正嚴字和譽,就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在位期間向宋稱臣,請為藩屬國。

  而安南隔三差五進宋境搶劫屠城,由于北宋忙于滅西夏和應付遼國,而且廣西還是蠻荒之地,所以也沒太有人在意。

  “但此一時彼一時,讓朝廷,地主和貧民都受益,最立竿見影的辦法就是出去搶別人,不只是周邊國家,還有那片新大陸,等航線開辟好后,我可以把流民用船隊大量運過去,讓他們在新大陸開墾土地,即便再多出兩個大宋也養(yǎng)得起?!壁w樞已經(jīng)在意淫侵略九百年前的印第安人了。

  “而且就算用前一種方法,我們最終還是要出去打別人的。”

  歷史上西方的發(fā)展是建立在對龐大殖民地的剝削上,無論是先革命再殖民還是先殖民再革命,區(qū)別并不大。其實本質上來說,宋朝就是一種對內殖民,大城市的繁榮建立在對底層百姓的剝削之上。

  “好像有哪里不對……但一時想不出來。”白露有些被趙樞侃暈了。

  “當然不對,問題大了。”竹櫻首先反應過來。

  “什么問題?”白露還沒轉過彎。

  “問題在于我們既滅不了西夏,也抽不出兵力滅交趾,而大理已經(jīng)是我大宋藩屬,向來恭順,出兵攻打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是不是?”趙樞開口道。

  “是啊……”白露終于清醒過來,“咱們沒有兵力去滅交趾啊。”

  “所以說這個辦法也不可行?!敝駲蜒a刀。

  “不對……郡王你剛才說軍事上滅西夏不難???”白露記憶力倒是不錯。

  “是不難啊,童貫,劉法和種師道他們過去幾年在西北連戰(zhàn)連捷,我估計三年內他們就能收復橫山。論土地,西夏最富庶之地為靈州,涼州,肅州,然后就是橫山。論地勢,橫山之于西夏,就好比燕云之于我大宋,失去橫山后,西進之路一馬平川,再無險可守,咱們大宋可以花錢在燕云到東京之間砸出十幾萬軍隊,而西夏卻只能節(jié)節(jié)敗退,再無還手之力。”

  “你是不是還要說但是?”竹櫻很了解趙樞。

  “嗯,如果太平時節(jié),快則五年八年,遲則十年十五年,西夏必滅,但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