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病宋

第六十六章 鯨和別墅

病宋 為所難 3077 2019-10-30 09:08:03

  白露讀的書比李媽媽和竹櫻多些,不過沒什么實踐經(jīng)驗。

  “那是文人的夸張,哪有那么大的魚?鯨小的只有一丈多,大的也不過十丈,跟大海船一般,怎么可能一口就能吞掉海船?”

  竹櫻還是很有見識的。

  中國沿海分布有座頭鯨,抹香鯨,虎鯨,偽虎鯨,長須鯨,藍鯨。其中分布最廣的是藍鯨,不過這些在北宋都沒有被命名,而且藍鯨長須鯨座頭鯨抹香鯨這種大型鯨以北宋的水平是很難捕撈的,竹櫻說的一丈長的鯨是偽虎鯨。

  不過趙樞并不了解這些,只以為竹櫻說的是某種鯨的幼崽,也無意糾正他們認為鯨是魚這種錯誤觀點。

  “竹櫻姐見過鯨魚嗎?”每次竹櫻展示自己的見識,白露都會化身小迷妹。

  “沒有,不過我小時候去越州見過一座魚骨廟,據(jù)說是幾十年前一個商人從臺州買回來一副巨大的魚骨,以口作門以骨為墻修建的?!?p>  “哇……我一直以為千里長的魚是神話故事,但現(xiàn)實中竟然真有幾丈長的魚嗎……”

  “嗯,如果咱們有機會去東南,我?guī)闳タ纯?。不過趙樞,你突然問鯨的事干什么?”

  “也沒什么,咱們不是在海邊雇了一群漁民出海捕鯨嘛,如果鯨肉好吃的話,咱們也可以做成罐頭來賣?!?p>  “這就不知道了,自古以來就沒多少捕鯨的,我也沒聽說誰吃過鯨魚肉。估計是不好吃吧,不然再危險也會有人去捕的。”

  “有道理,不過也可能是古人沒找到合適的烹調(diào)方式,就像豬肉一樣。”

  “既然不知道是不是好吃,為什么還要捕鯨?”

  李媽媽對趙樞的那攤子生意并不了解,此時也好奇起來。

  “哦,主要是為了鯨油,煉過的鯨油可以潤滑用,而且還能用來做肥皂,哦不,是香豆,現(xiàn)在用豬板油還是太貴了?!?p>  兩年前嘉德帝姬就給肥皂命名為“香豆”,但趙樞一直改不過來稱呼。由于作坊的生產(chǎn)嚴格保密,所以現(xiàn)在肥皂制作工藝還沒有被別人掌握,建安商行暫時處于壟斷狀態(tài),竹櫻定下了一塊香豆五貫錢的“天價”。一開始趙樞還覺得太貴了,但事實證明竹櫻的商業(yè)嗅覺比趙樞高了十個白露,以原料數(shù)量和作坊的產(chǎn)能剛剛好做到供需平衡,如果降價恐怕就會供不應(yīng)求養(yǎng)活一堆黃牛了。

  而且五貫錢對底層百姓是天價,對中游以上的人家就只是九牛一毛,這個年代的貧富差距大的超乎想象。

  奢侈品最賺錢真是萬古不變的真理,在別院那一堆作坊里,香豆作坊利潤是最高的,每個月能給趙樞凈賺上萬貫,不過由于在幾個暫時沒開始盈利的作坊、船廠還有學(xué)校投入太多,現(xiàn)在依然是入不敷出。

  “那么大的魚肯定是有靈性的……”

  李媽媽有些擔(dān)憂到。

  幾人中竹櫻雖然對宗教了解最多,但她的宗教知識來源于宮中的教育,她本人跟趙樞相處時間最久,受他影響也最多,向來不信鬼神之說。

  而白露只比趙樞大一歲,是最容易灌輸思想的年齡,雖然只進王府一年多,但在趙樞的日夜洗腦下,也具備了最基本的科學(xué)知識。

  李媽媽是看著趙樞長大的,但她來趙樞身邊時已經(jīng)二十歲出頭,比現(xiàn)在的竹櫻只小幾歲,三觀基本已經(jīng)定型了,雖然跟趙樞相處十幾年,還是有些迷信。

  “無妨,漁民出海前都會行神,回來后也會把收獲上供給神仙的。”

  媽祖文化現(xiàn)在還沒興起,漁民拜的神仙也是亂七八糟什么都有。

  “我倒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說,恐怕不好抓吧?”

  “我給了他們一架床弩?!?p>  ……

  “放心吧李媽媽,再大的魚也受不了一根短矛,如果受得了,那就再來一根?!?p>  “李媽媽也不懂這些東西,你心里有數(shù)就好?!?p>  “李媽媽你想啊,那么大的魚,一口就能吃掉幾千條小魚,咱們抓它們是行善積德呢。”

  “也有道理……”

  李媽媽覺得趙樞的理論有些問題,但又說不出哪里不對。

  “李媽媽,我們要去別院住幾天,您也一起去吧,李鹿來京后你們母子二人都沒什么時間相處,明天收拾一下行禮,后天出發(fā)?!?p>  “好啊?!?p>  兩天后,趙樞就后悔帶李媽媽來見李鹿了。

  秋高氣爽萬里無云,涼而不冷,正是郊游的好時節(jié),趙樞堅持自己駕車,但三人都不同意,但她們都不能熟練駕車,所以最終采取了趙樞在車廂內(nèi)駕車的詭異場景。

  之所以趙樞堅持親自駕車,是因為自從四輪馬車成型后,趙樞一直在做各種改進,他們現(xiàn)在所乘的是一輛軟頂敞篷馬車,車夫座位在車廂前,車廂內(nèi)四人兩兩對坐,如果讓車夫在前面駕車就會有一種四人說話有一人偷聽的感覺。

  “你可以把前面的椅子調(diào)轉(zhuǎn)過來往后挪一尺半,然后向前坐,這樣就可以坐在車廂里第一排駕車,不再需要車夫了?!?p>  “很好的建議,想不到竹大管家還懂機械,去管理木匠作坊如何?”

  “那你自己去管城里的生意?!?p>  “我開玩笑的?!?p>  “好美的風(fēng)景啊,可惜沒帶炊具,不然可以在這里野炊?!?p>  好天氣讓白露也有好心情。

  “別院的風(fēng)景也不錯啊,咱們?nèi)ャ旰舆厽竞昧??!?p>  眾人來到別院才剛九點半,李鹿還在學(xué)校上課,房子建好后竹櫻只來過幾次,李媽媽還沒來過,趙樞帶著李媽媽參觀自己的三層小樓。

  進門后是一個小玄關(guān),對面偏東是樓梯,再往里走是大廳,中間一根邊長足有三尺的粗大立柱,東邊是一個大房間,被趙樞規(guī)劃成棋牌室,墻壁上兩扇窗戶剛剛由紙窗換成玻璃窗。

  西邊分兩個大房間,西南是廚房,西北是餐廳,都跟王府的大廚房差不多大,足夠十幾人共同用餐。

  “咱們家一共四個人,建這么大餐廳有些浪費了吧?”

  白露覺得餐廳過于大了,其實趙樞自己也覺得太大了。

  “后年郡王就要成親了,王妃有自己的侍女奶媽,肯定要帶一堆人,以后還要雇人照顧世子,這個屋子還不一定裝得下呢。”

  李媽媽想的倒是遠。

  “無妨,以后還可以改,咱們最不缺的就是磚和水泥,不滿意的話拆了重建就是了?!?p>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jié),趙樞最想展示的是他的幾樣新東西。

  “咦,這個盆底怎么有個洞,是壞了嗎?”

  白露發(fā)現(xiàn)的就是趙樞要展示的第一件東西。

  白露所說的是一個矮桌上的盆子——也就是后世常見的洗手池,上面有個連接有竹管的木質(zhì)水龍頭。

  趙樞走到洗手池旁邊,打開水龍頭,水便流了下來。

  “如何?”

  趙樞對這套廚房供水系統(tǒng)很得意。

  但三人都沒反應(yīng)。

  “這不就是淋浴那套東西嗎?”

  “……”

  竹櫻很不以為然,趙樞無言以對。

  的確,這東西跟趙樞以前設(shè)計的淋浴設(shè)備比起來,除了在中間加了一段長竹管外沒什么區(qū)別。

  “這樣很方便啊,我還跟白露說過要是把淋浴的東西安到廚房就好了?!?p>  善解人意的李媽媽出來化解尷尬。

  “嗯,雖然沒有新意,但確實很有用。”

  竹櫻也認同這東西很實用。

  “來隔壁看看?!?p>  趙樞又帶著眾人到廚房南邊另一間屋子。

  “你把淋浴室安到樓里,水往哪排???”

  讓竹櫻不解的正是一間沒有馬桶的洗手間。

  “這?!壁w樞伸腳踩了地上的一個小竹篦子。

  “這下面連著一排陶管,直通到北邊十五丈的汴河?!?p>  下水道這個東西也不新鮮,商周時期就跟成熟了,開封城內(nèi)也有,不過都是公共衛(wèi)生設(shè)施,還沒人安在家里。

  “不錯,但水怎么送上去,搬著水桶爬到二樓嗎?”

  “竹大管家你問題真多?!?p>  “我是替大家問的,白露你說是不是?”

  “嗯,我也很好奇呢,樓梯這么窄,怎么把水桶搬上去啊?”

  “問得好?!?p>  “我問的時候你怎么不說問得好?”

  竹櫻對趙樞的區(qū)別對待很不滿。

  “你是問的多,白露是問得好?!?p>  ……

  “我現(xiàn)在賣個關(guān)子,明天你們就知道了?!?p>  “還有,我在樓周圍沒看見茅房,你不會也安到樓里來了吧?”

  “竹大管家就是聰明。”

  “咦~”

  聽到趙樞竟然把茅房搬到樓里,竹櫻一腳嫌棄,白露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李媽媽也微笑著搖頭表示無奈。

  “先別嫌棄,隨我來看看,保證你進去就舍不得走了?!?p>  “你才舍不得離開茅房?!?p>  “哈哈?!?p>  趙樞帶三人來到房間東南角,推門進去。

  要說搬到房內(nèi)其實并不準確,這個廁所是在樓體之外的,只不過跟大廳連通。

  進去后是一把矮椅形狀的馬桶。

  “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的了?”

  “馬桶后面有個水箱,可以把東西沖走,想必下面也有陶管通到汴河里吧?”

  白露研究了一番得出結(jié)論。

  ……

  她這么聰明讓趙樞怎么裝逼?

  “不是汴河,西邊十丈外有個大坑,排到那里面,每五天會有人來清理,反正施肥也是要加水的,正好幫他們省一步?!?p>  趙樞出于前世的公德心,不太想往汴河排這些東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