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路遠(yuǎn),愿再相見
在鍵盤敲下大結(jié)局三個字的時候,沉默了很久。
本書完結(jié)。
有太多的不舍。
每一次完本,就意味著很多熟悉的ID再也不見。
尤其下本書,會換題材。
整本書,歷時三個月。
心情復(fù)雜。
這本書的結(jié)局,我沒能寫好,雖然盡了力,但總覺得對不住諸位。
只是。
心情沉重,很多細(xì)節(jié),真的照顧不到。
各位見諒。
感謝各位的正版訂閱。
江湖路遠(yuǎn),愿明年,還能相見。
一聲道友盡滄桑
多謝各位的一路陪伴
從寫書之初,父親身體尚可,到本書臨近結(jié)尾,父親病情惡化,突兀辭世,心情之復(fù)雜之沉重,難以言喻。
直到如今,在院子里行走,都仿佛還能看到父親的身影。
屋檐下,父親曬太陽、用助行器行走鍛煉,我在那里跟著、護著??山K究,沒能將父親治好,兩年前,醫(yī)院就下了通知書。
但。
我一直固執(zhí)的認(rèn)為,父親的病,只要注意血壓、血糖、體溫,多按摩多鍛煉,就能好起來。至少,能夠維持。
可……
事實上,并非如此。
自父親患病以來,照料三年,但,細(xì)細(xì)想來,許多地方,的確不周,內(nèi)心自責(zé),點點滴滴回放,滿是心酸。
父親腦梗,壓迫神經(jīng),能說的話,很少。臨近辭世的一月,經(jīng)常在那里含糊說話,我并不能清楚其中意思。
父親辭世一周前,我發(fā)高燒,四十度三十九度這樣反復(fù),打了幾天點滴。只是給父親喂水喂飯,量體溫控血糖。
沒能給父親很好的照料。
讓醫(yī)生看過之后,醫(yī)生隱約告知了父親的病情。我是全家,最后一個知道的,直到父親辭世之后,才知道真相。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父親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吃藥就會好。
且。
父親的癥狀,的確是在減輕的。
因為母親這一年,多數(shù)時間,都是住院中醫(yī)治療類風(fēng)濕,家里就是我和父親,可以說是彼此相依為命。
父親突兀去世,真的難以承受。
父親1月7日九點半辭世,我晚上六點多,打完點滴回家,和父親說,晚上多幫他按摩幾次,父親很高興。
說,好。
這是我和父親,最后的對話。
可……
愧對父親的地方,太多。
但,也沒了彌補的機會。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將父親寫進了書里,并且,每本書都會有,都會給一個不錯的出身、地位、結(jié)局。聊以此,寄托哀思。
不管書賺不賺錢,都會寫下去。
為父親請了香爐,詢問了專業(yè)人士,每天早晚,為父親上三炷香。
……
新書,年后發(fā)。
不出意外,還是之前說的異獸流開篇,但不是大家看的那種異獸流,只是以此為切入點。
輕松搞笑流
這個流派,以我此時的心境,其實會很難寫,但,這個開篇,恰恰是1月7日晚,我寫的,所以,不打算改了。
強忍悲痛,搜集素材、笑料。
動筆前,很多劇情線路、副本、笑料,都是敲定。
父親飯后去世。
飯前,我寫了三百余字。
調(diào)整心態(tài),將對父親的愧疚,用在孝敬母親上。
書,還是要寫。
因為,母親患有類風(fēng)濕,很嚴(yán)重的那種,一人獨處,實在是不放心,曾有幾次摔倒起不來。父親去世、火化的時候,母親悲痛過度,幾乎同去。
一連吃了幾次救心丸、掐人中,才是搶救過來。
種種之下,實在是放心不下。
出去工作,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怕母親發(fā)生意外。
朋友基本都是公職,也各有難處,不想說太多,就在這里嘮叨幾句。雖然我知道,幾乎沒誰會看到這段文字。
但還是想說一說。
憋在心里,實在難受。
再次說一句,多謝各位一路陪伴。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