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安九年十一月,曹操、劉備、韓遂、張魯四方諸侯,組成聯軍,與大漢大將軍,胤王羅啟的大軍決戰(zhàn)于武關。
結果卻是出乎天下人的預料,兵力占優(yōu)的聯軍一戰(zhàn)未勝。最后,西涼刺史韓遂與漢中太守張魯擅自撤兵,導致整個聯軍分崩離析,這場聲勢浩大的大戰(zhàn),卻是落得如此下場。
當然,明眼人已經看得出,這場大戰(zhàn)的結局,已經標志著這些諸侯再也無力與胤軍爭奪天下。這四方諸侯之間也再無聯盟的可能,一場亂戰(zhàn)隨時都有可能在這四方諸侯之間爆發(fā)。
而作為這一仗的勝利方,羅啟則是帶著大軍凱旋回歸南都。武關之戰(zhàn),除了一開始被聯軍偷襲而導致全軍覆沒的陷陣營,以及后面陣亡的三萬五千多將士之外,胤軍沒有其他損傷,而聯軍損失在十萬以上。在這樣一場大戰(zhàn)當中,竟然能夠得到如此的戰(zhàn)果,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羅啟回到南都后,被生擒的田豫牽招二人也徹底歸順,畢竟羅啟名義上還是天子冊封的大將軍,遵從漢室。所以羅啟讓二人與龐統(tǒng)去徐州輔佐羅烈,讓沮授去豫州輔佐張任。隨后也開始給王世子羅睿培養(yǎng)左膀右臂。
在南都的胤王府里,有一座很大的學堂。這里將來會成為羅啟眾多兒女讀書的地方。
關于子女的教育,羅啟只給出一個大的原則,嫡長子羅睿,重點學習帝王之術,學習治理天下大的方略。
而其他子女,除了帝王之術之外,其他哪一方面的知識都可以學習,統(tǒng)兵打仗,治理內政,根據自己的特點愛好選擇。
對于這種安排,羅啟麾下的文物特別滿意。
大漢已經日薄西山,新的王朝將會崛起。羅啟虎踞六州,是最有可能一統(tǒng)天下的。而他的子嗣之間,為了避免將來爭權奪利,骨肉相殘,早早就明確了王世子的人選。只有這樣,其他人才會斷了念想,而那些文武,也不至于會拉幫結派。
胤王府學堂正式成立,第一批學子將會陸續(xù)到來學堂學習。
命令傳來之后,眾文武都很高興,他們當然清楚,這是羅啟要給羅睿培養(yǎng)人才班底??!
而且命令中說,將來胤王府學堂的先生和老師,除了請來的龐統(tǒng)叔父龐德公、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以及水鏡先生司馬徽之外,沮授、諸葛亮、龐統(tǒng)、荀攸、郭嘉等人,都將會抽空擔任。
想一想這些人要做這些班底的老師,大家打心底里高興。
首先是文臣里,第一人是郭嘉的兒子郭弈,才智不亞于當年的郭嘉。
第二人是賈詡之子賈穆。
第三人是顧雍之子顧邵。
第四人是陸康之子陸績。
第五人是馬良之弟馬謖。
第六人是杜畿之子杜恕。
第七人是劉先之甥周不疑。
第八人是周瑜次子周匡,才智不輸周瑜。
帥才里,第一人是羅烈之子羅祜,是蔡琰之妹蔡媛所生,此人雖是羅啟之侄,但各種兵書倒背如流,舉一反三,是羅啟第一個決定挑出來培養(yǎng)的人才。
第二人是張任之子張凌,羅啟之甥,果敢不亞于其父。
第三人有些出乎意料,是新野鄧艾,老實說司馬徽龐德公以及黃承彥都對他沒有什么印象。雖然新野鄧氏也是大家族,可是鄧艾屬于旁支,父親也已經去世,但是羅啟出乎意外的收鄧艾為義子,可見羅啟對他的重視。
第四人是羅啟之子羅朗,原是秦宜祿之子,秦宜祿戰(zhàn)死后,羅啟見杜夫人和秦朗孤兒寡母可憐,于是在郭嘉等人的建議下納杜夫人為妾,秦朗為義子并且改名為羅朗。
第五人是趙云長子趙統(tǒng)。
第六人是周瑜長子周循。
武將里,第一人是趙云次子趙廣。
第二人是張飛之子張苞。
第三人是童飛之子童昊。
第四人是張遼之子張虎。
第五人是樂進之子樂綝。
第六人是羅烈次子,呂玲綺所生,呂布之外孫羅誠。
總共二十人,陸續(xù)到達胤王府。
按照羅啟的說法,這些人有的偏重文,有的偏重武,不能用同一的標準去衡量。
經過測試之后,大家既震驚,又佩服。
這些人里面大多將來絕對都是大才,沒有一個例外。
主公的眼光真的無人能及,那么相信以后人才會源源不斷。
這天下,必定會被主公統(tǒng)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一個太平盛世,已經在慢慢的呈現了。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二月,劉備又做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事情。劉備令關羽為帥,關平、馬岱為副將,雷銅吳蘭張翼陳式為將,黃權為軍師,統(tǒng)兵十五萬進攻漢中。
張魯得知后令張衛(wèi)為主將,楊柏為先鋒,統(tǒng)兵五萬在陽安關和蜀軍相遇。
楊柏與關平交戰(zhàn)十合不敵,關羽率軍掩殺一陣,漢中軍大敗,損失慘重,陽安關失守,蜀軍兵進南鄭。關羽又派人收買了張魯的心腹謀士楊松,勸張魯投降,張魯本不愿意投降,可是接下來幾日張魯連敗數次,見敵不過蜀軍,只好下令投降。于是漢中諸縣以及巴西盡歸劉備。劉備令關羽為漢中太守,彭漾為軍師,留下馬超、關平、劉磐、馬岱、雷銅、吳蘭、陳式、卓膺、傅士仁等駐守漢中,張魯和張衛(wèi)閻圃則是選擇云游四海,繼續(xù)宣傳五谷道,降將楊任楊柏則是被派去鎮(zhèn)守南疆,楊松賣主求榮,被就地正法。
羅啟聽說這個消息后連忙招集謀士前來商議。
“諸位,今日剛得知劉備攻占漢中,你們怎么看?”
郭嘉突然笑道:“主公,既然如此,我們倒是可以做些事情讓劉備不好受,免得他這么容易就掌控漢中?!?p> “奉孝是否有妙計?”羅啟問道。
“我們可以利用陛下的名義寫一封廣告天下的文書,譴責劉備罪名,說他為了爭權奪利先后攻占益州和漢中,逐一列出他的罪名。并命他立即前往南都受罰,如果他不敢來,說明他抗旨不尊,給他一個欺君之罪。這樣一來就能給劉備安一個狼子野心,虛偽小人,違抗君令的名聲,讓他成為全天下人人唾罵之人,我們也更加有理由出兵了?!惫握f道。
羅啟笑道:“哈哈哈哈,此計很好,劉備一直都愛惜自己的名聲,我們就先把他的名聲弄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