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抄襲哪一首呢?
思來想去,既然錢老爺子是為那些受苦受難的老百姓舉辦的詩會,楊偉想到了一首從覓楓勾欄出土的詩。
記載那首詩的玉簡他記憶猶新,那么多玉簡,大部分都只是刻著詩的名字和內(nèi)容,唯獨有一個玉簡例外。
那個玉簡上不僅刻著名字和內(nèi)容,背面還雕刻著“李楊”二字。
根據(jù)他的老師推測,這首詩應該是古代一位姓李的前輩,和一位姓楊的前輩共同創(chuàng)作出來的。
“古代的那位李前輩,還有那個和我同姓的前輩,或許幾年以后,你們會在覓楓勾欄創(chuàng)作出來這首震驚整個煕國的佳作。
但是因為生活所迫,晚輩只好對不住你們了,莫怪莫怪,這一次就讓歷史稍微改變一些吧,就讓這篇千古佳作出自我手吧!”
楊偉對著兩位前輩很誠意的表達了歉意以后,便拿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同時李端和閆茗苑選擇了一間沒人的房間以后,急忙關(guān)上了房門。
“閆姑娘,這房間的隔音好不好?”
閆茗苑見到李端急切的關(guān)門,心里都突突的直跳,他不會想對自己做什么吧?
你再聽聽他問的問題?。「粢艉貌缓??難道他想在這里??外公他們可還在外面啊??!
“還...還好...你問這個干什么...”
李端都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問隔音好不好嘛,怎么臉紅成這個樣子?難道害怕自己對她做些什么不成?
“哦,那就好,省的待會我念詩的時候被別人聽到,時間緊迫我們現(xiàn)在開始寫吧!”
李端說完,閆茗苑也是松了一口氣,看來是自己誤會他了,他根本就沒想對自己怎樣。
同時心里也有那么一丁點的失落,他真的對自己一點想法都沒有?不就是小了點嘛!
還好李端不知道她的想法,要不然或許還真會做一些禽獸的事情,來驗證下這房間的隔音效果。
至于準備抄襲哪首詩,這幾天李端也是有過考慮的,既然是為這些難民舉辦的詩會,不太適合抄襲《將進酒》《俠客行》《水調(diào)歌頭》這種不應景的詩出來。
要抄也得抄個有意境的出來,畢竟這抄襲也是個技術(shù)活。
既然類型都不限,李端決定,唐詩宋詞他都不抄,他要抄元曲!
張兄啊…小弟好不容易穿越到異界,借您的曲一用,這也是生活所迫,可千萬別怪我啊…
心里無恥的默念一番后,李端便對著書桌前閆茗苑說道:“閆姑娘,咱們開始吧,我說你寫,這是一首曲,曲名《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p> 見李端態(tài)度已經(jīng)認真起來,閆茗苑也收起其他心思,提筆開始按照李端說的寫了起來。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p> 說完李端便停了下來,觀看閆茗苑在那書寫。
還別說,人家的毛筆字寫的跟打印的差不多,比自己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閆茗苑一邊書寫,一邊也奇怪的想著,關(guān)于難民的詩會,李公子怎么會作出一首描寫景色的曲出來?
別說,自己以前還真小看了李公子,這份文采,應該不輸于唐安了,不過和楊才子比的話,好像還不夠,也不知道楊才子會作出什么樣的詩來呢。
見閆茗苑寫完,李端邊重新開口。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p>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聽李端說完,閆茗苑已經(jīng)到了震撼,或者說是震驚的地步了!
沒想到李公子居然有如此才華,如果說唐安能夠碾壓祝才子的話,那么京城的那對兄妹,隨便一人就能在才華上碾壓唐安。
而李公子剛才的所作,應該不輸于那對兄妹,或許還能稍勝那哥哥一頭。
就算跟楊才子比起來也不逞多讓,怪不得他那么自信能夠取得詩會的頭名,如今頭名的位置,好像真的有懸念了…
不過秦漢是什么地方?她以前怎么沒聽說過?
閆茗苑一筆一劃的開始認真書寫,沒想到一篇千古佳作居然能經(jīng)過自己的手寫出來,自己居然能親眼見證能夠流傳千古的佳作誕生,沒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激動的事了。
小心翼翼的將李端所說的寫完,閆茗苑重新審視了李端一番。
這個有點小不正經(jīng)的李公子,在作曲這方面真的令人欽佩。
曲詞,能夠直擊人們心靈深處,作詩,風格又大變,同樣韻味濃郁,色彩濃重,真的很難想象,這居然都是同一個人作。
見閆茗苑一直盯著寫好的曲發(fā)呆,李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道:“這才剛過去幾分鐘,是不是太快了?要不咱再來一首《山坡羊?驪山懷古》?”
………
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楊偉同樣寫了兩首,最后一句寫完后,他便停筆不再書寫,這兩首應該就已經(jīng)夠了,沒有意外的話,這詩會頭名確實是來的太簡單了點。
檢查一遍沒有錯別字后,楊偉便陷入了沉思。
那一個刻有《驪山懷古》的玉簡上雖說背面沒有刻字,但許多學者都推斷,這和那首《潼關(guān)懷古》應該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這也是楊偉為什么寫出兩首的原因,抄都抄了,你們二老以后也就別忙活了,幫人幫到底,這份差事就都交給我吧~~
還有一點楊偉也想不明白,歷史上根本沒有周齊秦漢楚這些國家,為什么這首曲上會有。
還有那驪山,從古至今都沒有聽說哪座山叫驪山。
還有那阿房到底是什么,歷史上更是找不到一丁點線索。
為什么兩首曲上都提到秦漢?難道真的有秦漢這兩朝?這也是楊偉穿越過來調(diào)查的事件之一。
將兩首曲整理好,交到門口下人的手中,楊偉隨便在大廳找了個位置坐下。
真希望這無聊的詩會快點結(jié)束,聽說現(xiàn)在酒樓的生意好的不得了,每天更是一大早就有人排隊去買,就作坊生產(chǎn)的那點,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這詩會不是還獎勵個人500兩銀子嘛?楊偉決定,就用這500兩銀子,擴大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