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黑姑的家西倚西泉山腳下,背靠豎旗山,東臨雞龍河畔,往西不遠便是綿延起伏的望海樓山套,有竹子澗、石府澗、道爺澗,風魔口,南北寨子,東崖子,和尚山、東西劉山、大頂子,二頂子等山頭和山澗。待到八月中秋,天高云淡,空氣清凈之時,于早上日出之前登上大頂子頂峰,往東遠眺,不一會兒就能看見東方百里之外大海上升起的一輪紅日,一時間海面上紅光漫天,水波粼粼,讓人心曠神怡,無限向往。這就是這一片山套叫“望海樓”名字的由來。
從西泉山往北,漫過豎旗山,沿雞龍河往上二十里處有兩座海拔比較高的山脈,一座叫馬鬐山,一座叫大崮子山。傳說這兩座山是當年秦始皇用趕山鞭趕山填海時趕來的。在被趕的路上,這兩座旗鼓相當?shù)纳綘斁洼^著勁一路互相蹭來蹭去,彼此不服氣。雞龍河上游原是一片洼地,雨水一多,一腳踩下去,就會腳拔出來了,鞋卻沒出來。于是當?shù)厝吮愎苓@片地界叫澇坡。這二位山爺走到這里時,加上遠路長途奔波的疲憊,一下子就陷進這澇洼地里,再也沒拔出來。雖然地勢澇洼,但也總算安頓下來了。一座在東,一座在西,中間只隔著一個山澗樣的空隙。大崮子山在東,正好把著雞龍河的源頭,向下游源源不斷供給著潺潺溪水,讓雞龍河兩岸的百姓安居樂業(yè),物阜糧豐。而在西的馬鬐山則一下子把正常流淌的潯河給攔腰斬斷了,如一座石壩堵住了河水的去路。當時恰逢汛期,河水突漲,一夜數(shù)十里良田和村莊被淹沒,湍急的河水漫過馬鬐山膀肆意地散落著,怎奈上游水量太大,水位不斷地往上增長,一直沒到馬鬐山頂峰,上游漂來的浮柴紛紛掛在山頂?shù)氖迳?,東邊的大崮子山實在看不下去了,先是厲聲訓斥,之后就大罵起來,你個沒良心的,禍害百姓的畜生。大崮子山憤怒了,見勸說無用,就動起手來。于是,伸手就向馬鬐山的胸口抓去,馬鬐山本能地往后躲閃著,那知大崮子的手沒抓住馬鬐山的胸脯,就順勢滑下來,卻一把抓住了馬鬐山襠部的雀仔,在馬鬐山往后閃的同時,大崮子山手里的雀仔也與馬鬐山分了家,被大崮子一把撂在前面的小土嶺上,后來便成了雀山。
受傷的馬鬐山這才將伸向西北的腿挪動了一下,閃出了一里寬的空檔來,洪水便如脫韁的野馬先在前面的小山嶺打了一個漩渦,接著便順勢向下游沖去,數(shù)輩生活在下游安居樂業(yè)的黎民百姓對洪水的突如其來,沒有絲毫防備,人和家園在瞬間中就沒了蹤影……
之后,打漩渦的地方就成了常年不斷水的“淵子”,那水則是青幽幽的不見水底,很是瘆人。據(jù)說,東家吳愛發(fā)的那群水牛來淵子里洗澡,本來是十一頭,下午出水后往家里攆的時候卻是十二頭了。那年吳愛發(fā)家里修圍墻,工匠多了要管飯,家里沒有那么多碟子和碗,于是就來到淵子邊上禱告,要借些碟子碗用。沒過多久,一抬筐碟子碗就出現(xiàn)在水沿上。后來,周圍村里的人們都知道了,誰家遇到紅白喜喪事都來借碟子碗用,淵子也都是有求必應。再后來,有的人借了,不講信用,就不來還了。這家看見那家借了不還,自己家借了也不還。漸漸地,來淵子借碟子碗的都是有借無回了。再后來,再來淵子借碟子碗的,就不靈驗了。
馬鬐山則被三面水面包圍著,每年汛期都要遭受洪水的侵襲,山根的石頭便白一塊黃一塊的,像起了腳氣一樣長著蘚苔。而山頂上那塊三十多米高巨石上面的凹坑里積滿了淤泥,來年開春的時候,卻長出了一簇蘆葦,從遠處望去,極像迎風飛舞的馬鬃,也像丹頂鶴頭頂上的那撮羽毛,堪稱一大奇觀。當?shù)氐睦险咧v解說,這是水母對馬鬐山的懲罰,你再高,也沒有水高,水中的蘆葦照樣長在你頭頂上……
這場災難過后,大家對馬鬐山的所作所為都深惡痛絕。而馬鬐山卻不以為然,在暗中較著勁兒繼續(xù)和大崮子山斗氣。于是,這兩位山爺便如善斗的公雞一樣再接再厲地決斗著。那時他們都在為自己長高,于是,馬鬐山就和大崮子比長高。為了公平,他們便約定白天長高,晚上休息,補充體力。雙方擊掌為約。大崮子山在落地的時候占的地勢比澇洼地的馬鬐山高,所以就按他倆的約定,白天長高,晚上休息補充精力。而馬鬐山卻不遵守諾言,晚上在大崮子山熟睡后,就開始繼續(xù)長高。待到性情剛直的大崮子山發(fā)現(xiàn)之后,便怒發(fā)沖冠,暴罵馬鬐山的卑鄙無恥,十足的小人。一怒之下氣破了肚子,腸子便咕咕隆隆隆地成了三個崮子,之后就有了二崮子、三崮子、四崮子山脈。這樣,馬鬐山雖然立足在低洼地帶,但在海拔高度上遠遠超過了大崮子山。也許是突擊撥高的緣故,山內(nèi)陡急峰險,于是就有了七十二道鷹愁澗,鉆天鷂鷹飛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聳觸著天;萬丈懸崖如刀削,猿猴攀登也膽寒;千仞絕壁倒卷簾,神仙見了也犯難等險峰。而大崮子山隨然比不上馬鬐山的險要,也有九彎十八拐的撲朔迷離和奇峰險要。
黑姑放羊的地點一般都選在離家較近的望海樓山脈,只有到了冬天草少的季節(jié)才沿雞龍河而上,到大崮子山和馬鬐山去。那里山高澗深,寒冷的北風被擋在了山外,只要有太陽,向陽的山澗都會暖洋洋的,待上一整天都不想出來。
出了圈的羊群如白云樣飄在了彎彎的山道上,許是為了黑姑裹腳,耽誤了時間的緣故,羊兒們在頭羊的帶領下撒著歡兒往前跑,根本不用黑姑揚鞭,只有跟著一路小跑的份兒。
羊兒們的自由和歡快,也感染著黑姑。她感覺一到這片方圓數(shù)十里的高山野嶺,自己也像那白云一樣自由自在了。高可盤踞在望海樓的最高峰大頂子上眺望遠處稀稀落落的村莊和田野上四季的濃妝艷抹;低可俯身掬起一捧捧懸崖上噴薄的山泉,讓一股清冽激爽身心。
如果羊群是白云的話,那么她就是那風兒了,風兒往哪吹,云兒就往哪走;風兒急,云兒就急,風兒慢,云兒就緩。如果羊群是風箏的話,手中的麻繩鞭就是那風箏的線,在路過莊稼地的時候,這線就緊,在到了這山場的地方,這線就松些,讓風箏自由地飄蕩在這風中這綠毯的上空。
羊兒們在頭羊的帶領下,可勁地啃著山坡上的青草填肚子,看樣子真是餓了,往常這個時候它們已經(jīng)吃了個半飽了。黑姑在后面輕輕甩著鞭哨,一連串像鞭炮一樣脆生的響聲便在山谷里回蕩著,繼而,這響聲又像是被黑姑的鞭子一扎堆地迅速向遠處的山澗攆去……
黑姑的腳因被裹腳布勒后,一直在疼,她把羊群攆到芝麻澗里,就順便在一塊大石板上坐下來,若有所思地望著羊群在頭羊帶領下有序地啃著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