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守關太守趙得的女兒迎親郊外踏青,路上遭到樓煩國騎兵的突襲將其擄走,最后是趙得花費重金將其贖回,這個趙得越想越窩火,就一病不起,上書給趙雍敘說經過,說樓煩國毫無誠信,經常侵擾邊境百姓,民怨極大連自己的女兒都需要錢去贖回,完全無視趙國國威,請求出兵教訓樓煩國。
趙雍看了奏折以后甚是生氣,覺得樓煩完全無誠信,本來就對樓煩很是不滿現在又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朝堂之上趙雍將此事說了,問眾大臣的意見。群臣是義憤填膺譴責樓煩國的無理行為,但是如何教訓樓煩國也沒有討論個具體方案出來。趙雍很生氣將奏折啪的一扔,這下將群臣給嚇著了,誰也不敢說話,都沉默的站著不發(fā)言。贏思萁心想這個時候我也不能說話,站出來說話的是需要有分量的大臣,他朝肥義看了看,其他人看贏思萁看肥義,會意也看了看肥義。
肥義一看得啦我站出來說吧。
“一、樓煩雖與趙國議和和親,但邊境時有發(fā)生燒殺搶掠之事,實在可惡;二、大王三年守孝尚未完,天下人會恥笑要慎重;三、仗怎么打?打到何種程度?四、戰(zhàn)爭士兵吃的,兵器準備是否足夠?五、一旦與樓煩全面開戰(zhàn),趙國周邊國家是否會趁機出兵搶趙國城池?”
眾臣聽肥義這么一說也覺得有理,七嘴八舌的說著但也沒有拿出好的辦法,堅持要打樓煩,給樓煩一個教訓,趙雍被肥義這么一說到給愣住了,戰(zhàn)爭有這么多考慮,自己在交戰(zhàn)中考慮還是不夠周全。
“此事正如肥義將軍所說系從長計議,打肯定是要打,系考慮周全,肥義將軍負責此事?!?p> 眾臣離開后,肥義覺得此事需要尋求公子成的支持,并直奔公子成的府上。公子成聽肥義說明來意也是大吃一驚,此事可大可小。
“趙王胸懷天下,令人敬佩只是現在時機尚不成熟。如將軍所說此事可大可小,這個仗肯定是要打,只是如何打的問題?!?p> 肥義聽公子成這么一說,略有一驚點點頭知道該怎么去打這個仗了,告辭安排怎么打這個仗去了。
趙雍回到后宮后,心中這口氣還沒有消,他覺得自己應該親自去教訓樓煩王。自己五國都能化解,給樓煩這么多好處,還來欺凌趙國,平時在邊境搶奪自己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不愿將這臉撕破。這次居然連自己宗親趙得的女兒也搶走。自己繼位以來還沒有到邊境去看看,都說樓煩國騎兵厲害。自己倒要看看到底厲害在那里,一定要教訓教訓這個樓煩王。
趙雍召來肥義將親征的想法說了出來,肥義是大吃一驚表示反對,提出時機不適宜,對付樓煩國無需親征,交給他即可,此事如問公子成大人定會與自己的看法一致。趙雍一看肥義這么堅決也就不再堅持了。
年輕人是血氣方剛的,志向遠大是想將自己的雄心壯志盡快的發(fā)揮出來,想到父親給自己的托孤重臣都反對自己去親征樓煩,也不能將君臣關系搞的太僵持,想來想去召來贏思萁想聽聽他的看法,畢竟他們相差不太大。贏思萁一看趙雍找他來,估計就是攻打樓煩國的事情。
贏思萁說道:“大王有超人智慧,讓五國撤兵,成功化解趙國之危機?,F在趙氏宗親受辱,大王定會出兵,讓世人、趙氏宗親之人看,趙國人受辱必有說法。大王一定會去邊境,只是苦惱在肥義將軍等大臣阻擾你去?”
“不錯!正如你所說,本王就是要讓世人看到為趙國子民有無尚的光榮,被辱必誅。眾臣們顧忌過多,希望我不要出征,我正為此事煩惱?!?p> “大王重臣考慮的沒有錯現階段不離開邯鄲為宜。立威、均衡、和睦是此次的戰(zhàn)爭主軸。必須讓樓煩知道趙國之威嚴,震懾夷迪之族;不打破現階段平衡狀態(tài),以免他國有所圖;暫時還需要和親維持聯盟?!?p> 與趙雍談論了許多,趙雍也是接受了他的建議,唯獨親征一事還沒有同意。告退之后贏思萁正準備坐自己的馬車回府中,正好遇到了一輛馬車路過,贏思萁命令下人,先讓行通過,不料馬車正好擋在了他們的前面,贏思萁還在想這是誰擋住了自己,并掀開簾子探出頭發(fā)現是館陶公主趙妍的車,剛準備向公主行禮。
“贏大人這是剛上完朝??!”
“托公主福,微臣是上完朝,正準備去落實趙王吩咐的事情。”
“看贏大人氣色不錯,想必最近是春風得意。是不是有什么喜事??!我會擔心的,能感受到你的呼吸?!?p> “啊!”
贏思萁聽到這些整個人都呆住了,此刻的心啊都塌了,想不到這個事情是館陶公主所為,真是百嘴難辨??!很明顯現在她來就是嘲笑自己的。
只見公主笑著命令下人趕馬車走了,臨行還補了一句。
“贏大人可要保重身體啊!要不有人擔心哦!”
“大人這公主說的都是什么?。吭趺绰牪幻靼祝俊避嚪蛘f道。
“趕你的車那有這么多為什么問?!?p> 趙國的軍隊現在戰(zhàn)斗力到底怎么樣,肥義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這么多年一直是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就沒有停過,與北方的樓煩、林胡的戰(zhàn)斗就沒有停止過,勝少負多,與他們的戰(zhàn)斗基本上是處于劣勢。
現在軍隊是普遍存在厭戰(zhàn)的情況,士氣也不高漲。趙雍如果一味想去教訓樓煩很有可能又是一場敗仗,趙國的軍隊與中原各國的戰(zhàn)斗中尚有可勝。但是與樓煩戰(zhàn)斗總是不在一點上,樓煩軍隊突然來襲擊速度非常快,當趙國調集重兵的時候,卻發(fā)現樓煩的騎兵早就消失在草原上。趙國軍隊只是疲于應付,消耗軍力、財力,并不能做到有效的殲滅樓煩騎兵。根本的原因就是趙國騎兵少,機動性太差。
公子成與肥義多次商量,最終定下來了與樓煩是需要一戰(zhàn),但必須是邊境小規(guī)模沖突,讓趙雍知道現階段趙國不需要的就是對周邊國家的戰(zhàn)爭,而是要休養(yǎng)生息積蓄國力。
趙雍在朝堂上提出的如何攻打樓煩國?肥義回答了自己的計劃和想法,趙雍均滿意,他又提出來要親自出征。這回公子成立刻就站了出來
公子成說道:“大王在邯鄲就是國家穩(wěn)定的象征,百姓就不會慌張,民心就穩(wěn)定的?!?p> 大臣們都贊同公子成所說,武將們也是提出樓煩之國的戰(zhàn)爭,完全沒有必要出征,交給他們即可。趙雍看在朝堂上這么吵來吵去也不會有個結果,有點郁悶的結束了朝堂議事,自己一個人回去生悶氣了。
贏思萁知道趙雍的想法說出來了,他肯定要想盡辦法去實施的,退朝之后自己單獨去趙雍,心想如果趙雍同意了樓煩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小了,遭受傷害的百姓就少。唯有現在這個時間還沒有最終決定的情況下,再加一把火讓趙雍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民心之上,不去親征,親征到時候誰也無法阻止他了。
太監(jiān)來稟報贏思萁贏大人求見,生悶氣的趙雍正缺人來訴說自己的苦悶,正好他來了連忙讓其進宮。
“為何眾臣極力反對我親自出征,難道還認為孤王是個小孩子嗎?孤王難道不知道時局嗎?”
“樓煩之事真的不足以讓大王親自出征討伐,至少這次不是。王是趙國的基石,一動千軍而發(fā),動靜太大容易引起其它國家的關注?!?p> “這些本王都知道,我就是想親自看看我們趙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到底如何?現在的軍隊能勘大用否?”
贏思萁一聽明白了趙雍想通過軍隊的戰(zhàn)斗,來驗證現在的軍隊到底如何?自己之前想建立新騎兵的想法到底該不該實施,新騎兵的建立看來是勢在必行。
“本王這次一定要去看看樓煩國的軍隊到底有多厲害?”
趙雍告訴他準備這么計劃去討伐樓煩國的方法,贏思萁聽著讓他覺得好難,面部表情很尷尬,一旦漏出風聲樓煩國知道了,派精銳騎兵將其抓住不就完蛋了嗎?贏思萁面露為難之色。
“微臣乃文官辦此事會叫人生疑,不合時宜。”
“此事我已經想好了,給你加封一個不惹人注意的武官職務即可。本王此行是必去,誰也無法阻擋?!?p> 贏思萁心想還不如不來,來了還攤上這個差事,弄差了是要出大事,群臣責怪搞不好小命都保不住。
邊關軍隊向樓煩邊境進軍,但是軍隊一連多日并沒有找到樓煩的軍隊,前鋒將士開始覺得樓煩懼怕趙國軍隊漸漸有輕敵思想。前方部隊還在快速前進之中,肥義覺得現在軍隊已經深入到了樓煩太順利,自己隱隱覺得這非什么好事情,命令大軍謹慎行軍。
很快傳來士兵的報告,運糧部隊的糧草被樓煩給劫持了,大部分糧食都被樓煩燒掉或帶走一部分,肥義聽到后覺得大事不好,必須勸說趙雍不能再行軍,必須要撤退回城,再繼續(xù)必將是幾日軍心渙散,毫無戰(zhàn)斗力,到那個時候就無法控制軍隊了。就在這個時候邯鄲來了趙雍的信函讓其盡快找樓煩軍隊決戰(zhàn),肥義很是納悶怎么這么快就來信函了,他并沒有理會立刻通知撤退,沒有多久又來信函催促他抓緊尋找樓煩軍隊決戰(zhàn),連續(xù)了幾封信函的到來。難道大王是天天快馬送信函催戰(zhàn)?
趙雍其實就在軍隊里面他現在想的就是與樓煩軍隊速戰(zhàn)速決,將其擊潰還沒有意識到糧食對于軍隊的重要性,覺得幾日之內如能作戰(zhàn),現在的糧食根本就是夠的。在邯鄲自己朝堂上自己要潛心讀書將有三十日閉關,只有大事、要事來王宮議事,其它一切相應部門處理。贏思萁知道這個事情,自己這回做的是隨軍記錄使工作,記錄一些肥義的指揮就是要告訴趙雍現在肥義的一些動向,所以才有一封接一封的信函來催戰(zhàn)。
幾日下來糧食所剩無幾了,這才意識到軍隊吃的問題這么嚴重,自己平時吃喝是有專人伺候著,無法想象士兵沒有吃飯的問題。肥義就這樣猶豫了兩天,決定不再前行了,現在還沒有戰(zhàn)爭,都已經發(fā)生士兵哄搶糧食的事情,一旦接觸樓煩軍隊必敗無疑,就怕沒有找到樓煩軍隊,自己的士兵就開始嘩變了。軍隊立刻撤退了,留著前鋒部隊斷后,自己帶著大軍回邊城。
樓煩的軍隊就像天兵神降一樣,從地面冒了出來,將趙國先譴部隊包餃子一樣給吃掉了,傳來消息前方探路的先遣部隊遭到樓煩人的伏擊,損失慘重。后續(xù)部隊慌張的撤退都自己踩踏傷及不少,趙雍也跟在這些士兵之中狼狽的回到了邊關。
這次樓煩出師未捷,讓趙雍很是懊惱,想不到自己這次出戰(zhàn),什么結果都沒有,還叫樓煩人恥笑。想到了肥義、公子成等大臣為何極力勸說是很有道理的,至少說明他們對趙國比他趙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回到邯鄲趙雍誰也沒有責怪,就連肥義上書請罪,趙雍非但沒有責罰,更是朝堂上責怪自己急于求成,不顧實際情況才導致此次的失利。他該怎么帶領趙國在這群雄逐鹿的時代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