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鎮(zhèn)大同府,姜瓖總兵早上起來和大多數(shù)武將一樣用銅盆冷水洗臉,然后出門鍛煉。
鍛煉完了到偏房一個人吃早飯,早飯吃的是胡餅,肉粥加一點小咸菜,有葷有素。
遵循著吃以養(yǎng)生的方法明朝大多數(shù)當官的都很注重養(yǎng)生,畢竟富貴的生活要有一個好身體去享受。
吃完飯,有旁邊婢女遞上毛巾替姜瓖擦去嘴角的食物殘渣。
當他咳了一聲,另一個婢女抱過唾壺,讓他把痰吐在唾壺里。
一旁的老管家早已跟隨姜瓖多年,看姜瓖一切完畢才遞上朝廷的邸報。
朝廷的邸報昨天才到,到的時候天已經晚了,總兵老爺正在后院聽戲。
細心的管家就壓下邸報,沒有讓其打擾老爺聽曲的雅趣。
姜瓖點了點頭,指了指一旁的桌角,老管家雙手恭敬的把邸報放在桌上。
姜瓖隨意的翻看著邸報,前兩頁是朝廷最近一些來往公文紀要,后幾頁則是一些最近官員任免信息和近期發(fā)生的重大事情匯總。
“看看來建奴走后,皇帝爺?shù)男那椴诲e呀?!?p> 姜瓖頭也不回跟站在身后的老管家說著話,還時不時用指甲剔著牙縫中的菜渣。
“回爺?shù)脑?,皇上自從建奴走后心情就很不錯,還重賞了打跑了建奴的孫承宗,這老將軍可真有本事?!?p> 作為一個武將崇尚武功,即使在圓滑的性格心底最深處,還是希望馳騁沙場破敵斬將。
他對驍勇善戰(zhàn)的孫老將軍事跡早有耳聞,孫承宗以自己超乎尋常人格魅力統(tǒng)馭各方,漂亮的打贏了這一場翻身仗,世故如狐的姜瓖也不免心生欽佩之情。
“孫督帥確實是大明守護神。”本以為是一個平靜的早晨,此時卻被一個急沖進來的小校給打斷
“不好了大人,一股賊兵已逼近大同鎮(zhèn)周圍附近”姜瓖猛然站了起來,早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松悠閑自在。
“哪里來的賊兵,什么時候到的”
“這是一伙幾千人的叛軍,他們繞過大同鎮(zhèn)附近的堡壘,正向大同鎮(zhèn)這邊急速行近過來”
大同鎮(zhèn)的防御體系一直是以點連成線,以線連成面的立體防御。
一個城不是防御的主體,其最重要的還是城周圍的各個堡壘,現(xiàn)在各個堡壘已經攻破,和大同鎮(zhèn)就相當是一個孤城。
如果賊兵人多的話,完全是可以斷其糧道補給圍而不打,即使有援兵到來,也可以圍點打援。
“快給我更衣,現(xiàn)在趕緊傳喚游擊以上的守備到簽押房報道”姜瓖一聲命令老管家急急忙忙就去傳達了。
很快,呼倫這邊也收到了緊急的調令,大同鎮(zhèn)現(xiàn)在處于緊急的軍事動員階段。
總兵姜瓖命令呼倫立馬召集人手對附近幾股流竄的亂軍進行圍剿。
這時在村子中央的大屋子里邊召集了很多人進行第一次小首腦聚集會議。
“這一次亂軍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看來是附近的糧食又緊張了”陸大虎首先發(fā)表了意見。
“別在戰(zhàn)場上讓我見到陸生那個王八蛋,不然的話我定把他挫骨揚灰”
陸亮生氣的一拳砸在地上,他對于叛徒陸生是懷恨在心。
現(xiàn)在的情況對于呼倫來說非常不妙,因為他總是在不斷消耗著。
而這次姜瓖能這么迅速給他的兵甲和器械。
就是關鍵時刻,一有戰(zhàn)事,第一個把它頂在前面當炮灰。
亂世之中不講什么情義,如果要先死的話,寧愿死的是別人。
自己哪怕晚死一天,也可以在這世上茍活一日。
“現(xiàn)在送來的戰(zhàn)報上說讓我們靠近大同鎮(zhèn)進行合兵,然后由將軍指定的人員進行統(tǒng)一指揮,但是我們這200多人去了又有什么用處呢,不過是先頭送死罷了”岳軒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
岳軒說的是實情,呼倫心里一本明賬,剛訓練沒有一個月的人員拉上戰(zhàn)場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雖然說西北遍地饑民,有少數(shù)的幾個邊鎮(zhèn)士兵為骨干裹挾一幫難民,但是相對于戰(zhàn)力來說,自己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但是如果不集結士兵出動的話,這就是違抗軍令。
自己不在軍營當中,離城市有一段距離。
可是只要穿上這身坎衣就是軍法如山如無形的枷鎖套在身上。
總兵姜瓖一旦戰(zhàn)事不利就算有三公支持,也肯定拿自己頂缸。
“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不能不出動,不出動就是違抗軍令,但是出動也不一定能打贏?!?p> 呼倫開口說道
“既然這樣我們帶好糧草輜重,我們立馬出發(fā),路上走慢一點一個字拖”
幸虧這次賣鏡子得了一筆錢財,而且還有三公支持的1000兩銀子。
錢雖不多,但是能讓這些士兵們暫時有一個激勵,明朝大多數(shù)現(xiàn)在打仗都要有開拔費的,在自己沒有完全掌控一支部隊,自己也免不了俗。
想讓馬兒跑,必須給馬兒吃草。
眾人們對于呼倫的決定開拔去戰(zhàn)斗,并沒有多大的反對之處,反而有點興奮。
他們本身就是當兵的習慣于服從,但是戰(zhàn)爭帶來的不僅只有死亡,還有豐厚的戰(zhàn)利品。
一般大眾是沒有辨別能力,也無法判斷事情的真?zhèn)巍?p> 許多經不住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認同。
現(xiàn)實中我們普遍認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的在群體中表現(xiàn)出的是失去理智和紅果果的暴力
原因是在群體中個人失去了自己的意志,變得盲從和輕信。
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和暗示,本能的屈服強權的言論。
群體中每個人的惡意啊,被無限放大。
一旦一個人成為群體的一員他就喪失了個人思考能力
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群體中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約束的那一面,這一面往往是惡的。
呼倫所帶的士兵是這樣的,叛軍所裹挾的民眾也是這樣的,這是一場浩大的旅程。
是通往天堂還是通往地獄,取決于領導者的決策。
想明白這一點,呼倫正努力地帶著這群人尋找光明的影子。
很快全村動員了起來,全村的人只留下了十幾個老弱婦孺。
足足200人的編隊,向同鎮(zhèn)開拔進發(fā)。
這200人戰(zhàn)斗人員150名,剩余50名是其糧餉輜重的運輸人員。
神器丹書鐵券被被呼倫緊緊地綁在了胸前,這是他在亂世中唯一保命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