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祖母生辰和宋煜見過面后,蘇茉一顆不安的心總算稍稍有了點著落。就連父親和兄長都說,有李將軍一家護衛(wèi),王爺定會安然無虞。
當然父親原話不是這樣的。
“想那李老將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曾今以區(qū)區(qū)數(shù)千人大敗敵軍三萬大軍。這足智多謀,這超強武藝,豈是區(qū)區(qū)東裕小國可抗衡的?!?p> 蘇志雖為文官,卻不如其它文人一般自命清高,鄙視武夫。反而對金戈鐵馬、保家衛(wèi)國的武者十分敬佩。
試問,倘若無這些將官士兵以血肉之軀、冒生命之險,何來大宋多年的安寧、繁華。
蘇志似乎害怕女兒覺著李老將軍年歲已高,無法護衛(wèi)王爺周全。又噼里啪啦把李家子孫詳細介紹了一番,只要是能上戰(zhàn)場的,上過戰(zhàn)場的,無不被蘇志濃墨重彩地寫上一筆。
從父親之口,蘇茉知曉了李家的大概。
李家發(fā)跡于李石老將軍,李夫人育有兩兒一女。
大兒子體弱多病,選擇從商。
二兒子李曉則自幼追隨父親上戰(zhàn)場,智勇比之李老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算是繼承了李石老將軍的衣缽。
想必是因李老將軍尚在人世,大家說起宋朝第一戰(zhàn)神才會第一時間想起李老將軍,而非李將軍。足以見得李曉將軍是孝順之人。
據(jù)說李曉的兩位兒子也是頗有才干,大兒子李燁自幼追隨祖父和父親,未及弱冠之年便是戰(zhàn)功累累。
就連與二表哥同年的李晟也是軍中一把手。
唯有年方八九歲的三兒子因母親寵愛而未上過戰(zhàn)場。
京城約束頗多,蘇茉很少有機會出門,自然是沒有正兒八經(jīng)地見過李家兒郎。不過上次從別莊回來時匆匆一瞥,卻讓蘇茉記憶深刻。
那李晟雖然才十六之齡,卻早已與京城中同齡男子有別,凌厲的五官,堅挺的背脊,不怒而威的氣勢,想讓人不注意都很難。
想來是得益于軍中磨煉吧,上過戰(zhàn)場,見過生死的人,的確和一般人家不同。
稍稍安定后,蘇茉便將一顆心放在了為表哥準備荷包上。
放眼整個京城,蘇茉的繡工絕對是屈指可數(shù)。她特意挑選了寓意平安的款式,只祈盼著能護佑表哥。
這日,蘇茉打發(fā)了鈴鐺和梅雪上街采買。自己背靠著枯樹在院內(nèi)繡著荷包。
“喲,姐姐這是知道自己大難臨頭了,提前為自己哀悼啊?!奔怃J又刺耳的聲音劃破一室寧靜,疼得人發(fā)怒。
看著來人一身披紅掛綠,金銀首飾掛滿了全身,鮮艷欲滴的紅唇一副尖酸刻薄樣,搔首弄姿活像村野潑婦。
來人正是蘇茉的庶妹蘇語。
自蘇茉的母親難產(chǎn)去世后,蘇老太太曾經(jīng)被扼殺的野心又慢慢復蘇。
當時蘇老爺子已經(jīng)逝世,蘇老太太成為蘇府至高無上的當家人。在沒了蘇老太爺和婆婆的壓制后,蘇老太太越發(fā)本性暴露,以不容反對的鐵腕手段強迫蘇志娶了自己舅舅家的孫女兒。
蘇志對原配妻子情深義重,加上本就不喜母親和舅爺家的表妹,對蘇姨娘向來是愛答不理的。自成婚以來,連蘇姨娘屋門都沒進過幾次。
蘇姨娘倒是爭氣,恩澤雖少,卻是一口氣生下了龍鳳胎。
生下龍鳳胎是件十分罕見的事兒,農(nóng)村認為龍鳳胎是上天的恩賜,會給全家?guī)砀_\。
蘇老太太畢竟來自農(nóng)村,封建迷信思想十分濃重。為此,硬是不顧嫡庶之分,將蘇姨娘的一兒一女寵成了眼珠子,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
在蘇老太太的縱容下,蘇語養(yǎng)成了驕陽跋扈的性子。
她從未把長兄長姐放在眼里,甚至在蘇姨娘的有意挑撥下,認為爹爹對娘親和自己冷漠,都是長兄和長姐的錯。
因此平時從來拿狗眼看人,有事沒有就喜歡往蘇茉跟前躥,不為別的,就想著出一口氣。
蘇茉知曉自家庶妹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雖然時常被她的小動作挑釁,但也不愿和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計較。往往是鈴鐺和梅雪氣得跳腳,蘇茉心平氣和地在一邊看熱鬧。
可是今兒,這個無腦的蘇語卻觸碰到了蘇茉的逆鱗。
“不想說話,沒人當你啞巴?!碧K茉冷冷地反譏。
她怎么看自己不順眼都可以,但是不能詛咒煜表哥。表哥答應過自己,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自從知道宋煜出征的消息后,蘇茉有點草木皆兵,任何對宋煜不利的事情都顯得非常刺眼。
“我當不當啞巴不用你管,倒是準備好為心上人收尸吧?!碧K語語不驚人死不休,覺著蘇茉越氣,她就越得意。
“不愧是小地方來的,盡做些上趕著送死的丑事。”
蘇茉覺著,祖母要再繼續(xù)縱容下去,蘇府早晚會受這瘋子牽連。
再怎么說,王爺也是皇家貴胄,豈容平民百姓隨意置喙。更別說議論生死這種大事兒,這豈非當面指摘皇上不顧手足之情,非要置親兄弟于非命嗎。
“你,你,你?!碧K語和蘇姨娘、蘇老太太一樣,最怕被議論出身。蘇茉一句“小地方的”一出,蘇語瞬間如被踩了尾巴似的,毛炸得豎起兩米高。
“我看你還能得意多久。既然你這么喜歡那煜表哥,想來未嫁守寡也是不介意的?!?p> 蘇語見今兒討不著好,值得訕訕收手。扔下一句看似威力十足,實則是底氣不足的討嫌話,就孔雀似的揚著高傲的尾巴走了。
“你們不要欺人太甚。”走到門口,便聽到自家小姐被如此欺凌,鈴鐺氣不打一處來。
“怎么著,丫鬟還敢對主子出言不遜?這蘇府難道沒規(guī)矩了不成?!痹谥髯邮掷锍粤税T,正好在丫鬟手里找補回來。蘇語正樂得來了個替死鬼,往外走的步子堪堪一轉(zhuǎn)便頓住了。
“倘若庶妹對嫡姐不敬重,甚至屢屢挑釁嘲諷,那請問鈴鐺又有何錯呢?鈴鐺是為了維護小姐,忠心護主,豈不正是維護宋朝長幼有別、嫡庶有別的規(guī)矩。國規(guī)大于家規(guī),孰是孰非,想必不用我多說,小姐您自個心中有數(shù)?!?p> 梅雪不如鈴鐺咋呼,心思極為敏捷,為人穩(wěn)重。三言兩語便扭轉(zhuǎn)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