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五年,夏六月,乙卯(二十二)。
遵匈奴右賢王伊稚斜令,白羊王率部眾三千、奴軍萬五,侵云中;樓煩部左大將領(lǐng)精銳五千,合休屠部三千騎,攻上郡。
云中依故郡守魏尚所留之堅城高墻,得保城邑不失。
上郡,天子使陳武持節(jié),禁郡守廣;上郡軍將群龍無首,無從筑防,數(shù)十日間丟城失地,潰不成軍。
軍報傳至,朝堂嘩然,天下激憤!
長安城中,閹黨禍國、奸臣當(dāng)?shù)乐曈l(fā)高漲。
景帝畏于民憤,急詔:家奴陳武,私揣圣意,惑亂軍心,其令自裁。
后令飛狐軍出飛狐口,馳援上郡。
歷四十余日,至夏八月己亥(初六),樓煩、休屠軍取上郡十?dāng)?shù)城。
時秋收將至,朝堂欲和親乞和,景帝將允。
長安侯知之,暴怒,言左右曰:朝堂九卿兩千石,尸位素餐之徒也!
奏曰誓死不和,景帝驚嘆之,乃勿和。
···
——漢書《長安侯本紀(jì)·初戰(zhàn)》
·
跟著任桓,走在民夫隊伍中,韓睿到現(xiàn)在都還是懵的。
“不對啊,史書上沒寫今年匈奴會入侵啊···”
蝴蝶效應(yīng)?
不能吧?
自己啥都沒干,小p民一個啊!
在他身前的任桓,心中卻滿是豪情壯志。
“仕漢為官,唯建功立業(yè),方為升遷坦途啊···”
回過頭,看著韓睿精壯地身材,發(fā)達(dá)地肌肉,眉飛色舞想道:“趙主簿言,這小子身手了得,此行必可為吾之倚重!”
“就是年紀(jì)小了些,沒法塞進(jìn)郡兵之中···”
不過也沒關(guān)系,作為一軍主將,任桓有的是辦法讓韓睿上戰(zhàn)場——
真打起仗來,匈奴人可不管你是民夫還是軍士。
照砍不誤!
沒錯,自上郡燃起戰(zhàn)火,各地縣令搖身一變,成為統(tǒng)領(lǐng)一隊之軍候。
而任桓,因為目前縣令“出缺”,撿了這個便宜,成了統(tǒng)軍者。
這也是漢室常態(tài)了——和平時為文官文吏,一有戰(zhàn)事,便為軍官將士。
任桓麾下,帶有原縣戎部隊騎兵百人,以及臨時征召的民夫百五十人。
雖稱作民夫,卻也俱是弓劍齊備,身強(qiáng)力壯的漢子。
“郡衙那邊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自下令各縣組織甲士支援定陽后,至今沒有新命令?!?p> “莫非真如張公所言,李將軍被那長安來的閹奴軟禁了吧?”
身后的張直聞言,默默點頭:“只怕是八九不離十啊···”
早在陳武接到一封密詔,匆匆趕往膚施之時,張直就隱隱有所猜測。
戰(zhàn)時,皇帝命令太監(jiān)做什么事,實在是太好猜了。
總不能讓太監(jiān)上戰(zhàn)場吧?
左右不過令其借助皇權(quán),監(jiān)督(監(jiān)視)兵主。
只是沒想到,陛下對李廣的猜忌如此之深。
“這劉家人,當(dāng)真是一代比一代‘寬宏大量啊’···”心中腹誹之語,終究是沒敢說出口。
自劉邦開始,似乎每一位最終登上那把龍椅的人,都是一個比一個小氣!
劉邦就不說了,他要是寫一本自傳,書名絕對是《流氓的自我修養(yǎng)》···
惠帝···絕嗣的皇帝,神主牌沒被砸爛就不錯了。
先帝孝文皇帝時,丞相北平候張倉,何等人杰?
身為前秦御史,隨高祖從龍,先后歷任代相、趙相(諸侯王丞相);平燕王臧荼叛亂。
更是在文帝掌權(quán)之初①,接任灌嬰,為漢丞相;任職十五年,制定立法,統(tǒng)一度量衡,號稱“計相”!
就這么個家門顯赫②,于國有功的老丞相,也因為黃龍改元③而被太宗厭惡,使其被迫告病下臺。
至于當(dāng)今圣上···
吳楚之亂怎么來的?
先帝時,時為太子的當(dāng)今劉啟,下棋輸了,便拿起棋盤砸死了吳王世子···
兒子都被人殺了,連個交代都沒有,吳王劉濞要是這都能忍,那就不姓劉了。
更別提鄧通···可憐老頭,硬是被活生生餓死在長安街頭④。
·
·
·
PS:1.漢文帝劉恒,原是代王。劉邦死后,呂后臨朝稱制,暗害鳩殺劉氏祖孫、諸侯王;劉邦長子趙王劉肥,為避免被殺害,將找過一半的土地贈與呂后愛女魯元太長公主,才得以幸免。
呂氏外戚掌帝國大權(quán),禍亂朝綱。呂后身亡之際,趁著諸呂外戚不備,陳平、周勃等高帝功臣聯(lián)合,周勃只身入北軍大營,言:“為呂氏左袒,為劉氏右袒”靠著個人魅力策反北軍,成功誅殺諸呂。
而后,朝堂權(quán)臣為了立一“寬和”的皇帝,便迎代王劉恒——漢文帝,入長安繼承大統(tǒng),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太宗扮豬吃老虎,靠著水磨工夫于幾年間逐漸得以奪回大權(quán)。
2.為什么說張倉家門顯赫,看看他的經(jīng)歷就知道了!
師從荀子,和秦相李斯、韓非子是同門師兄弟!
賈誼的老師!
族譜更是令人瞠目結(jié)舌:祖父張儀(沒錯,就是那個縱橫家巨頭,秦丞相?。?,哥哥張伯療(張耳的父親?。蹲訌埗h初功臣、趙王?。ぁぁ?p> 這要還不能算是家門顯赫,那就沒誰家世好了。
3.黃龍改元:文帝由于受方士“望氣術(shù)”偽造“祥瑞”征兆的欺騙,當(dāng)了17年皇帝之后,略有些膨脹,想要改元換德,張倉奮力反對,就讓太宗心生不喜,罷相,趕張蒼回家種田。此事成為漢文帝一生僅有的一個污點。
4.此事乃史實:漢文帝時期,文帝認(rèn)為諸侯王實力過于強(qiáng)大,對中央是很大的威脅。就為了挾制劉濞,下旨將吳王世子劉賢召入京城,作為人質(zhì)(質(zhì)子)。當(dāng)時的皇太子劉啟(景帝)年紀(jì)正好與吳王世子相當(dāng),兩人在宮中便成了玩伴。
有一天,太子劉啟與吳王世子相約在宮中下棋,其實皇宮大部分人都知道,太子棋術(shù)很臭,但是所有人都讓著他,所以他自以為下棋很牛批。但吳王世子年輕氣盛,根本不想讓著,就真刀真槍干了起來。
結(jié)果就是從沒輸過的太子劉啟,眼看棋盤之上要被殺的丟盔卸甲,惱羞成怒,就抓起棋盤將吳王世子砸死。
此事傳回吳國,讓吳王劉濞十分惱火。遂命人將兒子的尸體運(yùn)回長安,并上書說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意思就是死哪兒埋哪兒,還送回來做什么?
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兒,文帝也不可能真的懲罰自己的太子,處于愧疚,就以“吳王年邁”唯由,允許其不必再入長安朝見(當(dāng)時的規(guī)矩是諸侯王三年一朝天子)。
而景帝登基之后,以晁錯的《削潘策》為依據(jù),欲要收諸侯王權(quán)柄;又害怕劉濞因為仇恨造反,甚至忍好幾代之后再顛覆社稷,就直接將刀砍向吳國。劉濞果然在利益和仇恨的雙重作用下,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聯(lián)合楚、趙、濟(jì)南、淄川、膠東、膠西六國劉氏諸侯王起兵叛亂。故而也史稱七國之亂。
所以,吳楚七國之亂,說是景帝親手造成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