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說,“當(dāng)初我見到那件磁州窯蓋罐時只是看著挺漂亮,剔刻很美,品相一流,最難得的是器蓋完好。
但是怎么看也看不到大清,所以只出了150塊錢,賣家也沒啰嗦就成交了。
拿回來之后我還是有些忐忑,便找了幾個行家過來掌眼,可誰也沒說出個道道來,后來就按清代的賣了。
直到有一天,在CCAV的鑒寶節(jié)目里又看到這只蓋罐,專家鑒定是北宋磁州窯白釉刻纏枝牡丹紋蓋罐,我一下就傻了。
后來聽說這只蓋罐在秋拍上拍出了500多萬,老后悔了~”
他雖然嘴上說后悔,但面上看起來風(fēng)輕云淡,看樣子已經(jīng)放下了,也是,能在這么個小地方一呆就是幾十年,野心肯定不大,至于錢財這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畢竟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qiáng)求,想必老楊也是看透了這一點(diǎn)。
“那你這只罐是?”林劍指著柜臺里的罐子問。
既然真品已經(jīng)賣了,那眼下這只肯定是仿的。
“仿的,也是巧了,這事過去沒多久,我就在攤兒看到了這只一模一樣的罐子,我就想買回來留個紀(jì)念,也算是給我提個醒吧?!?p> 林劍微微頷首,老楊的心態(tài)能夠理解,畢竟是自己親手放掉的寶貝。
其實在古玩市場上“撿漏”和“賣漏”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一個人具有再多的知識,見過再多的世面,也終會有弄不明白的東西。
老楊能有這樣的收藏理念和經(jīng)營心態(tài)已經(jīng)讓人十分欽佩了。
聽老楊自己說,他原本是集郵出身,后來集郵不景氣,他就開始學(xué)著玩古玩雜項,兼學(xué)紙品,由于很是用功,因此進(jìn)步很快。
一次老楊壯著膽子買了一件清代瓷器,找到行家一看,開了個小門兒,不但東西保真,還撿了一個“小漏兒”。
老楊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運(yùn)氣占了大半,用他自己的話說,“嗨,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
后來還有一次,老楊把一幅字畫賣便宜了,朋友都替他惋惜,老楊又是一句,“嗨,總得讓人家過個年吶~”
就沖這份兒心態(tài),也難怪他能平穩(wěn)的接受一夜成為百萬富翁的機(jī)會,要知道那可是十年前。
原本“撿漏”的概念沒有一個等級的定律,只是圈兒里的人們把它傳奇和神化了。
撿了一件瓷器、一件書畫,亦或一件青銅器等等,和撿一本文獻(xiàn)、一枚票證,或者一紙婚書等等,其實都一樣,只要比正常價便宜百分之十就叫“撿漏兒”,如果便宜百分之百以上那就是“撿大漏”了。
老楊因為出身就是玩郵票的,所以在收藏紙品方面也算是行家,在他三十年走馬古玩市場的生涯中“撿漏兒”是常有的事兒,當(dāng)然不至于驚天動地,但也是習(xí)以為常了。
如今他的柜臺里就擺了很多郵票、舊書之類的紙品。
當(dāng)今華夏的古玩市場也大概可以分成這么三類,也算是三足鼎立吧:一半是古玩、一半是紙品,還有一半是“今玩”。
何為“今玩”?就是當(dāng)下非常火熱的核桃、手串、新玉、把件等等物件的買賣、炒作和收藏。
古玩和今玩遍布全國各地,唯獨(dú)紙品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qū)域劃分,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除了魔都,再找紙品的聚集地就非常困難,而在長江以北,走中原,跨京津,過山海關(guān)到冰天雪地的漠河,紙品收藏市場一處比一處火。
所以圈里才有了“南方不認(rèn)紙”的說法。
老楊早年間也在全國各地跑過,但也就那么一次,之后就老老實實縮在這店里,當(dāng)起了隱世的掃地僧。
這是林劍給他氣的外號,在他看來老楊的道行不淺,遠(yuǎn)的不說,就沖他柜臺里那些東西,比如:1949年10月1日鈐“華夏人民解放軍京城軍區(qū)關(guān)防”大印,陳再道代表使用過的開國盛典觀禮票,這枚觀禮票堪稱新華夏第一張門票,可以說是彌足珍貴,老楊在20年前買的,只花了20塊錢,放在今天,呵呵。。。
還有一張1948年9月1日華野七縱十九師頒發(fā),布質(zhì)印有偉人像和dang旗的“兗州戰(zhàn)役三等功”第一號獎狀,花費(fèi)也就幾十塊錢;
還有諸如1941年冀中區(qū)博野縣農(nóng)村合作社流通券五角券的16連張券,這個花了多了點(diǎn),小幾百塊。
但那也是大漏兒了,類似的東西在老楊手里還有不少,這么一看,其實在紙品圈里‘撿漏兒’要比在古董圈里撿漏容易得多。
別看掙得少,可投入的還少呢。
老想天上掉餡兒餅,一口吃個胖子,哪有那么多美事兒,真要有那種運(yùn)氣回家研究研究風(fēng)水,搞不好你家祖墳正巧在一聚財?shù)娘L(fēng)水大局之中,這才讓你有了今天的福澤庇佑,趕緊回家給祖墳上香,比天天在家做白日夢靠譜。
跟老楊這聊了有一個多小時,倆人也算是棋逢對手,天南海北的,揪著一張郵票也能聊半天,越聊越興奮,老楊招呼他中午一起吃了飯再走。
林劍推辭不過只好應(yīng)了,不過他讓小二去附近買了瓶好酒,人家請吃飯他請喝酒,誰也不欠誰。
老楊電話跟附近的小餐館訂餐,一會兒有人送來,趁著這個空檔,突然想起問道,“你們今天來這就是閑逛?”
林劍猶豫了一下,他覺得老楊在這兒混了三十多年,肯定能知道些不一樣的消息,于是開口道,“實不相瞞,這次來是為了給朋友尋一蒜頭瓶,能上拍的那種,有急用。”
老楊聞言沒有多問,只是說了聲稍等,就翻身去了后面?zhèn)}庫。
沒多久再出來,手里捧著一古董收納盒,外表看上去已經(jīng)泛黃,上面還積了一層浮灰。
林劍趕忙讓出位置,老楊過來把盒子放在柜臺上,不知從哪掏出一塊抹布,輕輕抹掉浮灰,嘆道,“你要不說我都忘了,這是我當(dāng)年研究瓷器沒多久,在攤兒收的,看不好,就是圖便宜隨手買下來,結(jié)果放在那久而久之就忘了?!?p> 說罷,老楊打開盒蓋,果然是一尊蒜頭瓶。
蒜頭瓶的特征很明顯,非常好辨認(rèn),瓶為蒜頭口,長頸、溜肩、圓腹、圈足。
林劍得到老楊的許可后,伸手拿出瓷瓶,轉(zhuǎn)圈看了幾眼,通體繪五彩紋飾,蒜頭口上繪纓絡(luò)紋,口下飾蕉葉紋,頸繪纏枝花托雜寶紋,間以銀錠紋,肩繪回紋一周,腹部繪龍鳳穿花紋,兩對龍鳳曲頸引身,張口吐須作趕珠狀,十分威武。
看著看著林劍擰起眉頭,這瞅著像是開門兒的寶貝啊,為什么老楊說看不好?
他可不信老楊的眼力不夠,在這行里浸淫了這么久,又專門開了店,眼力肯定不是外面小攤販可以比的。
再次盯緊細(xì)節(jié)方面看,每層紋飾均以青花作間隔,口沿上勾回紋一周,確實是開門兒的寶貝,妥妥的明朝五彩穿花龍鳳紋蒜頭瓶。
此器造型碩大穩(wěn)健,由紋飾來看龍主陽為天,鳳主陰為地,畫工精細(xì)、紋飾華麗,應(yīng)為明代宮中帝王御用之物。
造型、尺寸均相仿的蒜頭瓶在兩岸故宮博物院都有收藏,但只繪龍紋的蒜頭瓶,飾龍鳳者在傳世品中不為多見,可以說是極為罕見。
翻開底部,青花書《大明萬歷年制》楷書款位居其中,喲還是萬歷朝的寶貝。
萬歷朝御窯瓷器造型、紋飾風(fēng)格基本延續(xù)嘉靖、隆慶朝御窯瓷器,品種比隆慶朝大增,但不及嘉靖朝。
簡單來說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總得來說萬歷朝五彩瓷器大件造型器物增多,如大花觚、大魚缸、大葫蘆瓶、大洗口瓶等。
筆山、筆管、水丞、印泥盒等文房用具也開始較為多見。
比起前朝,萬歷朝五彩瓷器的裝飾題材花紋布局更加繁密,給人以見縫插針、一筆不漏的感覺。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萬歷五彩鏤空云鳳紋瓶,將鏤空技法與五彩繪畫并用于一器,是萬歷朝JDZ窯工的杰出新作。
這就更顯得此件瓷器的難得之處,不過林劍在看那個底款兒的時候,不禁皺起了眉頭,萬歷朝五彩瓷器除少數(shù)不署款識的以外,大多署款,落款位置大多在器物外底,款識可分為本朝年款和仿前朝年款兩大類。
本朝年款以青花楷書“大明萬歷年制”六字雙行外圍青花雙圈居多,個別為六字三行外圍青花雙圈。
而仿前朝年款見有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或“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單線圈。
有一種在青花長方形雙線框內(nèi)自右向左署青花楷體本朝六字一排款者,題于蒜頭瓶、花觚的口邊或長方蓋盒的外底。
而林劍手上這款蒜頭瓶的底款,則是常見的六字雙行青花雙圈,這與他的認(rèn)知有著些許差別。
難得老楊就是因為這個細(xì)節(jié)問題才說看不好?
遲疑了一下,直接問道,“老楊,你覺得底款兒不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