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快六點的時候,唐言希和袁嘉業(yè)坐的車抵達了烏丸村南面的一個小縣城。
不多久,于硯坐的那輛車也到了。
而袁嘉業(yè)其他小弟開的另外六輛車,分別散布在其他幾個小縣城。
分頭行動是他們事先制定好的計劃。
畢竟,像這種人流量不大的小縣城,如果一口氣來了八輛車,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于硯帶的那位記者叫吳冰,身材瘦小,皮膚黝黑,身上有種貧民窟逃出來的難民氣質(zhì)。
她看著瘦不拉幾,說話時給人的感覺卻很干練。
一行兩輛車的人就聚在一起商討了接下來的行動。
唐言希原本打算先去附近警局打探一些消息。
但吳冰卻說,像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警察村官之類的,基本都是“本地人”。
本地人一般排外,他們不僅問不出什么情報,反而可能打草驚蛇。
唐言希覺得她說的有道理,隨后又意識到,這位看著跟難民似的記者,或許因為多年挖掘新聞的經(jīng)歷,比她更有經(jīng)驗處理這次的事件。
于是,她認真聽取了吳冰的想法:
“像這種過于偏僻的地方,當?shù)厝艘话銜浅E磐?,而外地人也不大可能會來這種地方?!?p> “會來這種地方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人販子,一種是被人販子拐賣的婦女兒童?!?p> “我們要想打探消息,可以從偽裝成人販子和被拐賣的婦女的角度入手。”
吳冰話音剛落,于硯第一個反對:“偽裝人販子還好,你們兩位女性就別參與了,太危險?!?p> 吳冰白了他一眼:“不‘拐帶’個婦女,請問你怎么偽裝人販子?再說了,我不參與,誰負責攝像?你們根本沒那技術和經(jīng)驗好嗎?”
吳冰身上帶了個隱藏式的攝像頭,可以悄無聲息地記錄他們這次行動的全過程。
她一點不覺得危險,反而為能挖出大新聞,而感到驕傲。
唐言??粗@人的狀態(tài),也是第一次對記者這個職業(yè)有了新的看法。
她垂眸思索片刻,便向著吳冰冷靜道:“偽裝這件事,我信任你。你能將嘉爺帶的小弟培訓得更像人販子些嗎?”
“像個七八成是沒問題,但不同地區(qū)的人販子團體,可能有不同的暗語。我只能讓偽裝被拆穿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但不能保證完全安全?!?p> 說完,吳冰又主動建議道:“我的想法是,我們能先制服一個人販子,從他那里再打聽更多消息?!?p> 唐言希看她這么有想法,便又問:“你打算怎么做?”
不久后,一輛外表普通的面包車停在了小縣城的一處街道。
唐言希和吳冰作為“被拐賣的婦女”,被關在車上。
一個身上帶著傷疤,人看著又匪又機靈的嘉爺?shù)男〉埽话才攀卦诿姘嚺赃?,吞云吐霧地抽著煙。
外表看起來,像是人販子在等待著什么。
縣城的道路狹窄,一條路甚至只能讓一輛車通過。
一行人等到天色暗沉,才終于有另一輛面包車經(jīng)過。
那車窗里探出一名男子朝外喊了句:“外面什么情況,擋路啦!”
小弟吐了口煙,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煩躁,罵罵咧咧一句:“他媽的什么狗東西,遲到一個多小時了還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