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漢江山秀麗行

第十五章 雄吞列國

大漢江山秀麗行 京都逸事 7328 2020-05-13 20:30:28

  秦王政聞聽公子嘉在代郡宣布自立為代王,便遣軍前往征剿,兵臨易水河畔。易水河燕代之界河,為此燕國上下一片驚惶,一致認為秦軍必將挾滅趙之威,一舉拿下燕國。為此,燕太子找到賓客荊軻說:“秦國軍隊早晚要橫渡易水,那時即使我想要長久地侍奉您,怎么能辦得到呢!”

  荊軻是齊國慶氏的后裔,自幼喜愛讀書、擊劍,曾憑借劍術游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沒有任用他,于是荊軻漫游列國,路經(jīng)榆次,與蓋聶談論劍術,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出去以后,有人勸蓋聶再把荊軻叫回來。蓋聶說:“剛才我和他談論劍術,他談的有不甚得當?shù)牡胤?,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應該走了,不敢再留在這里了。”派人到荊軻住處詢問房東,荊軻已乘車離開榆次了。荊軻漫游到邯鄲,跟魯句踐士博戲,爭執(zhí)博局的路數(shù),魯句踐發(fā)怒呵斥他,荊軻便逃走了。荊軻到燕國,和當?shù)氐墓吠婪蚋邼u離結交,成為知己。荊軻特別好飲酒,天天和高漸離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漸離擊筑,荊軻就和著拍節(jié)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娛樂,不一會兒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沒有人的樣子。演過人都認為荊軻是個無用之人,唯有隱士田光認為荊軻不是平庸的人,時常不吝錢財予以周濟。

  當時,身在秦國做人質(zhì)的太子丹剛剛逃回燕國。他看到秦國將要吞并六國,惟恐災禍來臨,心里十分憂慮,于是請教他的老師鞠武。鞠武回答說:“秦國北面有甘泉、谷口堅固險要的地勢,南面有涇河、渭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據(jù)有富饒的巴郡、漢中地區(qū),右邊有隴、蜀崇山峻嶺為屏障,左邊有崤山、函谷關做要塞,人口眾多而士兵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綽綽有余,如果秦國動了意念想向外擴張,那么長城以南、易水以北就沒有安穩(wěn)的地方了。為什么還要去觸動秦國的逆鱗呢?”太子丹說:“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怎么辦呢?”鞠武回答說:“讓我進一步考慮考慮?!?p>  這個時候,秦國追隨成蟜反叛的樊於期逃到了燕國,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規(guī)勸說:“不行。秦王本來就很兇暴,再積怒到燕國,這就足以叫人擔驚害怕了,又何況他聽到樊將軍住在這里呢?這叫作‘把肉放置在餓虎經(jīng)過的小路上’啊,禍患一定不可挽救!即使有管仲、晏嬰,也不能為您出謀劃策了。希望您趕快送樊將軍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國攻打我們的借口。請您向西與三晉結盟,向南連絡齊、楚,向北與單于和好,然后就可以想辦法對付秦國了?!碧拥ふf:“老師的計劃,需要的時間太長了,我的心里憂悶煩亂,恐怕連片刻也等不及了。況且并非單單因為這個緣故,樊將軍在天下已是窮途末路,投奔于我,我總不能因為迫于強暴的秦國而拋棄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這應當是我生命完結的時刻。希望老師另考慮別的辦法?!本衔湔f:“選擇危險的行動想求得安全,制造禍患而祈請幸福,計謀淺薄而怨恨深重,為了結交一個新朋友,而不顧國家的大禍患,這就是所說的‘積蓄仇怨而助禍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爐炭上一下子就燒光了。何況是雕鷙一樣兇猛的秦國,對燕國發(fā)泄仇恨殘暴的怒氣,難道用得著說嗎!燕國有位田光先生,他這個人智謀深邃而勇敢沉著,可以和他商量?!碧拥ふf:“希望通過老師而得以結交田先生,可以嗎?”鞠武說:“遵命?!本衔浔愠鋈グ輹锕?,說:“太子希望跟田先生一同謀劃國事?!碧锕庹f:“謹領教?!本颓叭グ菰L太子丹。

  太子丹上前迎接,倒退著走為田光引路,跪下來拂拭座位給田光讓坐。田光坐穩(wěn)后,左右沒別人,太子丹離開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請教說:“燕國與秦國誓不兩立,希望先生留意?!碧锕庹f:“我聽說騏驥盛壯的時候,一日可奔馳千里,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馬也能跑到它的前邊。如今太子光聽說我盛壯之年的情景,卻不知道我精力已經(jīng)衰竭了。雖然如此,我不能冒昧地謀劃國事,我的好朋友荊卿是可以承擔這個使命的。”太子丹說:“希望能通過先生和荊卿結交,可以嗎?”田光說:“遵命?!庇谑羌纯唐鹕恚泵Τ鋈チ恕L拥に偷介T口,告誡說:“我所講的,先生所說的,是國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著說:“是?!?p>  田光彎腰駝背地走著去見荊軻,說:“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國沒有誰不知道,如今太子聽說我盛壯之年時的情景,卻不知道我的身體已力不從心了,我榮幸地聽他教誨說:‘燕國、秦國誓不兩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見外,已經(jīng)把您推薦給太子,希望您前往宮中拜訪太子?!鼻G軻說:“謹領教?!碧锕庹f:“我聽說,年長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讓別人懷疑他。如今太子告誡我說:‘所說的,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這是太子懷疑我。一個人行事卻讓別人懷疑他,他就不算是有節(jié)操、講義氣的人。”于是田光要用自殺來激勵荊軻,說:“希望您立即去見太子,就說我已經(jīng)死了,表明我不會泄露機密。”因此就刎頸自殺了。

  荊軻于是便去會見太子丹,告訴他田光已死,轉達了田光的話。太子丹拜了兩拜跪下去,跪著前進,痛哭流涕,過了一會說:“我所以告誡田先生不要講,是想使大事的謀劃得以成功。如今田先生用死來表明他不會說出去,難道是我的初衷嗎?”

  荊軻坐穩(wěn),太子丹離開座位以頭叩地說:“田先生不知道我不上進,使我能夠到您跟前,不揣冒昧地有所陳述,這是上天哀憐燕國,不拋棄我啊。如今秦王有貪利的野心,而他的欲望是不會滿足的。不占盡天下的土地,使各國的君王向他臣服,他的野心是不會滿足的。如今秦國已俘虜了韓王,占領了他的全部領土。他又出動軍隊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逼近趙國;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抵達漳水、鄴縣一帶,而李信出兵太原、云中。趙國抵擋不住秦軍,一定會向秦國臣服;趙國臣服,那么災禍就降臨到燕國。燕國弱小,多次被戰(zhàn)爭所困擾,如今估計,調(diào)動全國的力量也不能夠抵擋秦軍。諸侯畏服秦國,沒有誰敢提倡合縱策政,我私下有個不成熟的計策,認為果真能得到天下的勇士,派往秦國,用重利誘惑秦王,秦王貪婪,其情勢一定能達到我們的愿望。果真能夠劫持秦王,讓他全部歸還侵占各國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齊桓公,那就太好了;如不行,就趁勢殺死他。他們秦國的大將在國外獨攬兵權,而國內(nèi)出了亂子,那么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機會,東方各國得以聯(lián)合起來,就一定能夠打敗秦國。這是我最高的愿望,卻不知道把這使命委托給誰,希望荊卿仔細地考慮這件事。”

  過了好一會兒,荊軻說:“這是國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劣,恐怕不能勝任?!碧拥ど锨耙灶^叩地,堅決請求不要推托,而后荊軻答應了。當時太子就尊奉荊軻為上卿,住進上等的館舍。太子丹每天前去問候。供給他豐盛的宴席,備辦奇珍異寶,不時進獻車馬和美女任荊軻隨心所欲,以便滿足他的心意。

  太子丹和荊軻早就有謀刺秦王之議,這次秦軍并臨易水,太子丹向荊軻這么說,荊軻當時下就明白太子丹的意圖,遂他說:“太子就是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了?,F(xiàn)在到秦國去,沒有讓秦王相信我的東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那樊將軍,秦王懸賞千金、封邑萬戶來購買他的腦袋。果真得到樊將軍的腦袋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接見我,這樣我才能夠有機會報效您?!碧拥ふf:“樊將軍到了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我,我不忍心為自己私利而傷害這位忠厚老實之人的心,希望您考慮別的辦法吧!”荊軻明白太子丹不忍心,于是就私下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太狠毒了,父母、家族都被殺盡。如今聽說用千金、封邑萬戶,購買將軍的首級,您打算怎么辦呢?”樊於期仰望蒼天,嘆息流淚說:“我每每想到這些,就痛入骨髓,卻想不出辦法來!”荊軻說:“現(xiàn)在有一句話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洗雪將軍的仇恨,怎么樣?”樊於期湊向前說:“怎么辦?”荊軻說:“希望得到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召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么將軍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可以滌除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脫掉一邊衣袖,露出臂膀,一只手緊緊握住另一只手腕,走近荊軻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切齒碎心的仇恨,今天才聽到您的教誨!”于是就自刎了。太子丹聽到這個消息,駕車奔馳前往,趴在尸體上痛哭,極其悲哀。已經(jīng)沒法挽回,于是就把樊於期的首級裝到匣子里密封起來。

  當時太子丹已預先尋找天下最鋒利的匕首,找到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花了百金買下它,讓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兒血,沒有不立刻死的。于是就準備行裝,送荊軻出發(fā)。燕國有位勇士叫秦舞陽,十三歲上就殺人,別人都不敢正面對著看他。于是就派秦舞陽作助手。荊軻等待一個人,打算一道出發(fā);那個人住得很遠,還沒趕到,而荊軻已替那個人準備好了行裝。又過了些日子,荊軻還沒有出發(fā),太子丹認為他拖延時間,懷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請說:“日子不多了,荊卿有動身的打算嗎?請允許我派遣秦舞陽先行?!鼻G軻發(fā)怒,斥責太子丹說:“太子這樣派遣是什么意思?只顧去而不顧完成使命回來,那是沒出息的小子!況且是拿一把匕首進入難以測度的暴秦。我所以暫留的原因,是等待另一位朋友同去。眼下太子認為我拖延了時間,那就告辭決別吧!”于是就出發(fā)了。

  太子丹及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為荊軻送行。到易水岸邊,餞行以后,上路,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著拍節(jié)唱歌,發(fā)出蒼涼凄惋的聲調(diào),送行的人都流淚哭泣,一邊向前走一邊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又發(fā)出慷慨激昂的聲調(diào),送行的人們怒目圓睜,頭發(fā)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于是荊軻就上車走了,始終連頭也不回。

  一到秦國,荊軻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秦王寵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政面前說:“燕王確實因大王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顫,不敢出動軍隊抗拒大王的將士,情愿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子,比照其他諸侯國排列其中,納稅盡如同直屬郡縣職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廟。因為慌恐畏懼不敢親自前來陳述。謹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級并獻上燕國督亢地區(qū)的地圖,裝匣密封。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派出使臣把這種情況稟明大王,敬請大王指示?!鼻赝跽牭竭@個消息,非常高興,就穿上了禮服,安排了外交上極為隆重的九賓儀式,在咸陽宮召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進,走到殿前臺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害怕得發(fā)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回頭朝秦舞陽笑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鼻赝跽ηG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鼻G軻取過地圖獻上,秦王展開地圖,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政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政大驚,抽身跳起,衣袖掙斷?;琶Τ閯?,劍長不方便拔,于是抓住劍鞘。一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大臣們嚇得發(fā)呆,突然發(fā)生意外事變,大家都失去常態(tài)。而秦國的法律規(guī)定,殿上侍從大臣不允許攜帶任何兵器;各位侍衛(wèi)武官也只能拿著武器都依序守衛(wèi)在殿外,沒有君王的命令不準進殿。正當危急時刻,來不及傳喚下邊的侍衛(wèi)官兵,因此荊軻追趕秦王,倉促之間,大臣們驚慌急迫,沒有用來攻擊荊軻的武器,只能赤手空拳和荊軻搏擊。這時,侍從醫(y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正當秦王圍著柱子跑,倉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侍從們喊道:“大王,把劍推到背后!”秦王把劍推到背后,才拔出寶劍攻擊荊軻,砍斷他的左腿。荊軻倒下,就舉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沒有擊中,卻擊中了銅柱。秦王接連攻擊荊軻,荊軻被擊傷八處。荊軻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張開兩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罵道:“大事之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边@時侍衛(wèi)們沖上前來殺死荊軻,而秦王目眩良久。

  荊軻刺秦王,引得秦王大怒,于是令秦軍先放置趙代王公子嘉,轉而攻擊燕國。攻燕主將王翦判斷燕軍必然依托易水河抗拒,易水河下游河寬水深,不易涉渡,于是決定以部分兵力由中山(今河北定縣)向北攻燕。燕國聯(lián)絡代郡的趙嘉,組織了聯(lián)合部隊于易水北岸抗擊秦軍。王翦以秦軍主力,迂回到易水上游,包圍易水燕代軍右翼,雙方在易水以西相遇,秦軍擊破燕軍,趙軍撤回代郡,燕軍殘部向薊城退卻。秦繼續(xù)對燕進攻,擊破燕軍抵抗,進圍燕都。燕往西無固守首都決心,向遼東撤退,使秦軍輕取薊城。王翦攻克燕國首都后,立即派將軍李信率軍急追東退的燕軍,追擊到衍水擊破燕太子丹率領的殘部。此時燕國上下都認為秦軍攻燕完全由太子丹的謀刺陰謀引起。趙嘉亦勸燕王喜殺太子丹,獻首于秦以求和。于是燕王殺太子丹,獻首求和,但秦軍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其軍事進攻。

  秦軍追擊燕殘部到遼東,由于地方偏遠,對全局關系不大,即把兵力轉用于對楚作戰(zhàn)。經(jīng)過3年左右時間,秦對楚戰(zhàn)爭勝利結束,又轉用兵力,由將軍王賁指揮,進攻遼東。燕軍無力應戰(zhàn),燕王喜被秦軍俘虜。秦又立即轉移兵力,攻擊代郡,趙嘉率部雖力戰(zhàn),終于不免失敗,悲憤自殺。公元前226年,秦軍又增加兵力,王翦率軍一舉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wèi)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國衛(wèi)軍主力。燕王喜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鑒于燕趙殘余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故暫停了進攻。

  秦軍滅趙、破燕后,即想南下滅楚,但中間尚相隔一個魏國,魏此時雖然已只剩國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終屬秦進軍楚地之障礙,于是決定先滅魏,再伐楚。公元前225年,秦派王翦的兒子王賁進攻魏國。王賁引黃河、鴻溝之水沖灌魏都大梁城(今開封),經(jīng)三個月戰(zhàn)爭,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出降,被王賁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秦軍滅魏后,接著就大舉進攻楚國。楚國乃六國中的大國,雖然被秦國白起攻奪了半壁江山,但此時仍擁有河南東南部、山東南部、湖北、湖南各半部以及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全部,尚有對抗秦國的實力。秦王政認為年少壯勇的李信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將領,于是便委以重任,并問李信說,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馬?李信答復說“不過用二十萬”。秦王政又問王翦,王翦這個鬼谷子的門生,與其他師兄弟的機智多謀不同,他的風格是穩(wěn)當、厚重,他說“非六十萬不可”。秦王政不同意王翦的意見,而同意李信的說法,當即說:“王老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然壯勇,其言是也?!蓖豸逡匝圆灰娪?,謝病告老,歸還頻陽。李信受命為秦軍統(tǒng)帥,與蒙恬一起率兵二十萬對楚進攻。李信把兵力集中于穎川郡,鑒于秦楚接界多為平原,無險可扼,認為這次作戰(zhàn)的目的在于殲滅楚之野戰(zhàn)部隊。李信判斷,當秦軍向楚進攻時,楚軍為抗御秦軍之進攻,必將兵力集中于汝水兩岸,即淮陽、商水、上蔡邊界地區(qū)。進而決定采取兩翼鉗形攻勢,包圍殲滅楚軍。于是確定以部分軍隊由蒙恬指揮,沿汝河兩岸前進,從正面進攻楚軍。主力軍由李信親自指揮,從汝水以南,經(jīng)過舞陽、平輿、新蔡、潁邑迂回楚軍左側翼,與蒙恬軍會師,包圍楚軍,聚而殲之。

  秦軍排除楚邊境部隊的抵抗,于汝河南北分向?qū)?、平輿展開攻擊,擊破楚軍,李信軍占領了平輿,蒙恬軍占領寢城。秦軍未遇楚軍重大抵抗,進占兩城后,渡過洪河東進。

  楚軍統(tǒng)帥項燕乃是一員名將,他立即率楚軍主力兼程急進,迎擊秦軍于棠溪,一戰(zhàn)給予秦軍沉重打擊。李信被項燕打敗,率軍往城父方撤退。楚軍乘勝猛追,三晝夜戰(zhàn)斗不息。秦軍連日所筑營壘,都被楚軍攻破,都尉一級將領七人陣亡,李信軍崩潰,多虧有城父蒙恬軍的掩護,李信才得以突圍逃回秦境,免于被俘。秦國繼敗于李牧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挫折。

  秦軍遭受重大挫折,秦王政感到自己當初對統(tǒng)帥人選有誤,但并未動搖滅楚之決心,仍然繼續(xù)進行滅楚戰(zhàn)爭。李信失敗后,秦軍統(tǒng)帥一職只有重新起用王翦。秦始皇移樽就教,親往王翦家鄉(xiāng)頻陽邀請王翦出任秦軍統(tǒng)帥。王翦謝絕說,身體不好,難以從命。秦始皇則堅持請他出征,并問他有什么要求。王翦此時才說:“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政應允。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擔任秦軍統(tǒng)帥,率領六十萬大軍對楚作戰(zhàn)。秦始皇親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濱。王翦請求秦王多賜給他一些田宅。秦王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翦遂帶兵東去。

  王翦根據(jù)已往長期作戰(zhàn)經(jīng)驗,知道楚軍和趙軍都具有堅強的戰(zhàn)斗意志,是能戰(zhàn)能守的軍隊。楚軍新近擊破李信指揮的秦軍,銳氣旺盛,斗志昂揚,對付這樣的敵人,不僅沒有勝利的把握,一旦行動不慎,還會影響整個戰(zhàn)爭前途。所以王翦進入楚國后,即令部隊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地區(qū)構筑堅壘,進行固守,并令部隊不許出戰(zhàn)。休整待命,故雙方相持數(shù)月沒有大的交戰(zhàn)。

  楚對秦軍大舉東進,也集中全部兵力應戰(zhàn)。當時秦已滅韓趙魏三晉,又擊破了燕國,此時強國之中僅剩下楚國和齊國,因此無后顧之憂,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夠打持久戰(zhàn)。楚則無論軍事、政治都遠為落后。項燕仍然集中楚軍主力于壽春淮河北岸地區(qū),等待秦軍的進攻。楚王責怪項燕怯戰(zhàn),派人數(shù)度催他主動進攻秦軍。項燕軍只得向秦軍進攻,但強攻數(shù)日,攻不破秦軍的營壘,項燕無奈,引軍東去。王翦則趁楚軍疲憊且全軍沮喪斗志大減之機,令全軍追攻楚軍。后有秦軍追擊,前為渦河所阻,楚軍大敗而東逃。秦軍追至蘄南,斬殺楚將項燕,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壽春,楚國首都被秦軍攻陷,楚王熊負芻被俘。秦軍進軍蘄南,只經(jīng)一年多的作戰(zhàn),號稱南方赫赫之強國的楚,便冰消瓦解,尚不及趙國之堅挺。

  攻滅楚國后,秦王政又派李信率軍追討亡命于遼東的燕國,李信率軍千里挺進,代王嘉遣信給燕王喜:“現(xiàn)在秦國追擊燕國這么緊急,是因為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一事,您應該殺掉太子丹,秦王才可以放過您”。燕王喜于是殺掉了自己的兒子太子丹,然而李信仍舊不懈追擊,終于擒獲燕王喜,燕國亡國。于是秦軍掉過頭來轉攻代王嘉,代王嘉兵敗被擒,趙國最后的參與被消滅。

  公元前221年,六國中碩果僅存齊國意識到自己將大難臨頭,于是齊王建與其國相后勝商議后,發(fā)兵在齊國西面構筑防線,不料秦軍從燕國南下突擊,致使齊國精心構筑的防線毫無作用。齊王建見大勢已去,聽信后勝之言,不戰(zhàn)而降,春秋首霸齊桓公開創(chuàng)的霸業(yè)就此而終,齊國亡。

  至此,秦王政完成了吞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的壯舉,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此結束,中國進入大一統(tǒng)的帝國時代。

  不過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秦王政統(tǒng)一中國后,卻有一個衛(wèi)國被保存下來。秦王政連強大的六國都滅了,要消滅小小的衛(wèi)國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是終他一世,始終容許衛(wèi)國存在,不加以侵害,其原因是衛(wèi)國長期附秦,等于是秦的屬國,而且呂不韋、商鞅的祖籍都是衛(wèi)國,兩國關系也一直相處的很不錯。直到到秦二世胡亥時,才將衛(wèi)國予以取消。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華夏圈由于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崩塌,禮崩樂壞中的諸侯們互相攻伐不斷,因此數(shù)百年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老百姓或充當諸侯悶得炮灰,或時常處于顛沛流離中,生活在那個時代實屬不易。秦王政挾祖上幾代國君積攢的實力,重用李斯等賢能之臣,滅六國而統(tǒng)一天下,使百姓從此免于戰(zhàn)火涂炭,功在當代,光耀千秋。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性,也正是由于春秋戰(zhàn)國的禮崩樂壞,人們的思想從而沒了統(tǒng)一的禁錮而自由奔放,因此造就了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遺留下燦爛百家爭鳴。

  在諸子百家中,當首推道家始祖老聃。

  老聃姓李、名耳、字聃。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由于管理圖書的緣而博學多聞,且長于觀察、善于思考,從而思索出一套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老子是一位哲學家,所謂道家是后人給予的說法,正如老子所言,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宇宙觀是認為宇宙萬物皆源于“道”,而這個“道”是一個先天混成看不見摸不著獨立的永久存在,循環(huán)運行永不衰竭,它便是萬物的根本。老子并不知道它該叫做什么,勉強想了個名字稱之為“道”。道是唯一的存在,由一生而二。二再生三,三生萬物。道包含陰陽,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物。一切事物都有正方兩面,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委曲才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失卻。不與人爭,天下就沒有人能與他爭。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chǎn)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拋棄聰明智巧,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好處;拋棄仁義,人民才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最好的治理,是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治理,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的治理,人民畏懼他;更次的治理,人民輕蔑他。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xiàn)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出忠臣。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么事情不是因為它的作為。政治不聲不響,人民就淳樸;政治明晰苛酷,人民就狡黠。災禍依傍幸福,幸福藏伏災禍。正可以忽然轉變?yōu)樾?,善可以忽然轉變?yōu)閻?。治理大國要像煎烹小魚,不能任意翻動它。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有道的圣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有道的圣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于沒有困難了。

  老子的不折騰思想絕非消極避世,也不是簡單的無為,他深諳辯證法精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精辟名言,都體現(xiàn)了辯證思想。他其實向告訴人們的是,“道”復雜而深邃,看不見摸不著,要像深切領略絕非易事,在沒有充分認識到真正的規(guī)律之前,輕易不要改變實踐所得來的既有定制,更不能因為一己私心私欲而妄加所為,禍患人民。

  現(xiàn)代科學似乎正在一步步證明,老子的思考是對的。唯物主義者所認為的“物質(zhì)”,所謂基本粒子,正在一步步被證明是一種“量場”,一種震動、波動所形成的“包”,“原子”的命名,是當時的物理學認為其不可再分割了,不料之后各種粒子又被發(fā)現(xiàn),直到發(fā)現(xiàn)希格斯玻色子,被驚呼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乃是希格斯場的量子化激發(fā),它通過自相互作用而獲得質(zhì)量,其本質(zhì)是一種“場”的振動。也就是說,所謂“粒子”,其實什么也沒有,是一種空無的振動。那么“振動”是不是一種“精神”?而所謂“物質(zhì)”,還能叫“物質(zhì)”嗎?

  莊子則繼老子之后把老子的宇宙觀更進一步細致化和形象化。比如莊子與惠施在城壕觀魚,莊子說:“魚在水里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也不知道魚?!鼻f子說:“你說:‘你怎么知道魚快樂’這句話,就是已經(jīng)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而我是在濠水河邊上知道的?!鼻f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樹長得很美很高大,枝葉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樹旁卻不伐它。莊子問他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說:“這棵樹沒有什么用處?!鼻f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結果得以終其天年了?!鼻f子出了山,來到縣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興,準備酒肉,叫童仆殺一只鵝款待他。童仆請示道:“一只鵝會叫,一只鵝不會叫,請問殺哪只?”主人的父親說:“殺那只不會叫的。”第二天,弟子向莊子問道:“昨天山里的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終其天年,現(xiàn)在這位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死,先生您將在成材與不成材這兩者間取決于哪一邊呢?”莊子笑著說道:“如果遵循道,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辱,時而為龍,時而為蛇,隨時勢而變化,而不肯專為一物;時而上,時而下,以順應自然為準則。

  而孔子則是個教育家兼理想主義者,比之于老子,孔子的重點在與人,對人的關懷和關愛,所謂儒家,其實也是后世人給他冠上的稱號。老子一生,曾十數(shù)次求教于老子,深刻感覺到老子的深邃,弟子問孔子:“老子何樣?”孔子說:“鳥,我知它能飛;魚,我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wǎng)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孔子自感關于宇宙真理老子高不可攀,于是他則致力于人間大道,對人這個本體的關愛,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以人性本善為出發(fā)點,以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yōu)榉椒ㄕ?。子曰:仁者乃愛人也;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幼。以幾推人,愛屋及烏。以德為先,以仁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自己是一個絕對很善良的人,富有極強同情心,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等??鬃拥娜收f,體現(xiàn)了不朽的人道主義光芒。孔子的禮說,則體現(xiàn)了禮制精神,即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鬃拥倪@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鬃拥淖罡哒卫硐胧墙ⅰ疤煜聻楣钡拇笸鐣斀竦摹肮餐辉!保贿^是孔子大同世界理念之部分而已。

  孟子則致力于將孔子的仁德思想進行落實化,發(fā)展為仁政學說,試圖將仁德具體落實到現(xiàn)實社會中?!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省刑罰,薄稅斂。”“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钡鹊?。關于落實和踐行仁德,他指出第一、親民;第二、用賢良;第三、尊人權;第四、同情心;第五、殺無道。

  名家則是脫胎于道家而獨立的哲學家兼邏輯學家兼辯論學家,比如惠施與莊子觀魚于壕那段對話,就滿帶邏輯推理。名家的思想除了惠施的“合同異“,還有同時代公孫龍“別同異,離堅白“。

  他與惠施的“合同異“說正相反,完全脫離感性認識,只強調(diào)概念的邏輯分析,具有十分濃厚的形而上學特色。但在邏輯學上,他的貢獻是值得重視的。

  公孫龍的“離堅白“學說是從對“堅白石“的分析出發(fā)的。他說:“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即人們用眼睛看堅硬的白色石頭,不知道它是堅硬的,只知道它是白色的,所以沒有堅硬;人們用手摸堅硬的白色石頭,不知道它是白色的,只知道它是堅硬的,所以沒有白色。在前一種情況下,堅硬藏了起來;在后一種情況下,白色藏了起來??吹剿I的白顏色,摸到它的堅硬,有“見與不見“和“感與不感”的情況,這就叫離,若白顏色本身定是白顏色的話,它就不必通過使物體發(fā)白而表現(xiàn)自己是白。若堅硬本身定是堅硬的話,它就不必通過使物體堅硬而表現(xiàn)自己是堅硬。因此,白色與堅硬是脫離石頭獨立存在的。這可真夠繞的,充滿著邏輯學上的詭辯論。相比之下,公孫龍的另一個“白馬非馬“命題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他說:馬是指馬的形態(tài),凡是具有馬的形態(tài)的都命名為馬;白是指白的顏色,凡是白顏色的都命名為白。白馬是馬的形態(tài)再加上白的顏色,亦即白顏色的馬。因此,馬與白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白馬非馬。同理可推,紅馬、黃馬、黑馬、花馬等等都不是馬。

  墨家本質(zhì)上也是哲學家,而且是儒道之綜合體,墨家宇宙真理與人間大道并舉,并兼具科學實驗與研究,更是一種試圖踐行思想理論的社團組織,他們有嚴密的組織紀律,頗有一股黨派之像,也是武俠的鼻祖。墨家理論多余儒道兩家有交叉,但又自有獨到見解。

  法家不用多講,當然是認定只有法制才是管理社會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法家思想是從儒家那里脫胎變化而來,這個變化源于荀子,荀子本身是個大儒,但與孔孟的差異在于他認為人性本惡,以此為出發(fā)點,那么禮樂這種示范性的軟約束難以奏效,必須加以法制才可使天下安寧,好人能得好報、壞人必遭懲處,秩序井然,這才是最大的仁德。

  法家則不用多說,李悝、商鞅、申不害、李斯、韓非子等等,他們都是致力于以法制管理社會的政治家或政治理論家。但并非人所盡知的是,法家其實是脫胎于儒家而來,主要是因為李斯和韓非子的老師大儒荀況荀子。荀況之儒與孔孟之儒最大的區(qū)別是作為出發(fā)點的人性,孔孟是性善論者,因此著重仁德禮樂的示范性和教化性,而荀子則是性惡論者,他認為示范與教化固然不可謂不重要,但絕不能指望這個來管理社會,示范性和教化性等軟約束無法有效制約人性之惡,只有強硬的法制才是唯一有效的辦法。而通過法制使社會達到安寧穩(wěn)定,這就是最大的仁德。

  縱橫家也不必多說,他們是當代具體形勢下所形成的一批政治外交活動家,而這些政治外交活動家,本身是儒道法墨雜陳兼修的。

  其他如陰陽家、農(nóng)家、小說家、兵家、醫(yī)家等等,則是致力于某項領域的專門研究家或理論家或踐行者,比如孫武、扁鵲等等。雜家則諸派兼收,其代表人物就是那個“奇貨可居”的呂不韋。其實鬼谷子也可以列為雜家。

  其實所謂諸子百家,無不與老子的道家有關聯(lián)。我們千萬不要拘泥于這家那家,先秦的前期大師,原本無門無派,他們都是智者和學者,后世人區(qū)分門派各自標榜,其實是對思想和科學的阻礙。

  春秋戰(zhàn)國可謂紛紜亂世,但也是燦爛之世??赡苷寝q證法規(guī)律的作用,中國強大的朝代固然可以產(chǎn)生光鮮亮麗的文學,比如盛唐,但是思想的爆發(fā)卻多在患難之時,無獨有偶,清朝末期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正是中國繼春秋百家爭鳴之后又一次文明的爆發(fā)時代,期間大師輩出,燦若星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