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的修仙有面板

2

我的修仙有面板 云之紹 3094 2020-04-13 16:33:25

  日復一日的修行,時間看起來過的總是那么快。

  自使用下品靈石修煉回來,至今日,已經(jīng)是第三天的清晨。

  鐺鐺鐺……

  伴隨著三聲悠揚的鐘聲,壬區(qū)第五別院的九十多人迅速從坐落在不同地方的、各自的院子中走出,朝著這些院子中心處的一泉峰上的廣場飛掠而去。

  只看到,這一個個外門弟子行動之間迅速無比,人影好似武林高手一般,幾個起起落落,便陸續(xù)登上了一泉峰。

  今日。

  乃是半月一次的趙掌院的講課。

  這可是筑基高人的親身授課!也是一般宗門修士強于散修的地方。

  一般而言,除去修行功訣要點的講解之外,似宗門內(nèi)的一些基礎(chǔ)術(shù)法與武技,也多是通過這一途徑傳授的。

  至于說,想要進入傳功閣自己挑選術(shù)法與武技?

  外門弟子常年保持五萬左右,卻是沒有這個權(quán)利的。

  只有入了內(nèi)門!

  或是交上一大筆的貢獻點,外門弟子方才能夠進出一次傳功閣。

  而后,還得花費一定的代價,才能夠在里頭兌換術(shù)法或武技。

  是以,非是有特別的事情,不得已之下耽擱了。

  不然,基本沒有人愿意錯過這半月才有一次的講課。

  畢竟,誰也不清楚趙掌院那一天的講課就會講一道新的術(shù)法,又或者武技。

  片刻后。

  一泉峰的廣場上,屬于壬區(qū)第五別院的外門弟子業(yè)已紛紛到齊。

  稍一打量,只有九十五個,不足百人。

  卻是有些弟子忙于任務(wù)沒來,又或是已經(jīng)到了十年之期,被清退出宗了。

  不多時。

  只見一泉峰外,一道身穿月白色長袍的身影御劍而來。

  半空中,筑基法力引動周遭靈氣,卷起狂風,綻放著絢麗的炫光,飄飄然自空中一掠而過,落在眾人之前,高臺之上。

  那里,有一眼清泉自石壁上緩緩流淌。

  這也是一泉峰名字的來由。

  昔年此峰此泉在整個天一劍宗都頗有聲名,乃是一眼靈泉。

  只是滄海桑田,靈泉也退化成了一眼普通的清泉。

  一泉峰也成了外門之地。

  只看見高臺上,那道御劍而來的身影落到高高的石臺之上,一柄寒光熠熠的法劍鏗鏘一聲自動歸鞘。

  飄然若仙,這便是修行之人!

  “見過掌院!”

  隨著趙掌院落座于高臺之上,眾人齊聲敬禮。

  趙掌院相貌沉穩(wěn),看起來四五十歲的容顏,頗有威嚴。

  只見,趙掌院輕輕的揮了揮袖子道:

  “坐!爾等好好修行就行?!?p>  沒有過多的言語交流,趙掌院直入主題徑直開始講解今日的修行要點。

  今日講解的主要是術(shù)法,下次主講便是武技。

  至于功訣修行之要,卻是每回必講。

  不過,除去每年新招入弟子外的那段時間,功訣要點卻也無需每回細講。

  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多是讓一些外院弟子提出功訣修行上的疑惑,而后由趙掌院來講解。

  所謂修行。

  初時,或是經(jīng)由藥膳食補之法,或是呼吸吐納之法,輔以內(nèi)練之法,通暢經(jīng)脈、強壯體魄、純化精血,此即為通脈境。

  而后,習得一卷練氣法訣,感應(yīng)天地靈機尋找那道氣感,把握氣感之后便能夠開始打坐練氣,是為練氣境。

  修行之初,無外乎也就是一個煉化天地靈氣,內(nèi)壯己身,渾厚真氣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除卻必要的打坐修煉之外,還要面對各種修行資源的獲取。

  而對于求道路上的種種艱難,自然也少不了對護道法門的需求與修煉。

  資源之事,多在于出身,更在于自己!

  倘若張青松他出身于大家族,或許在資源足夠的情況下,早已經(jīng)位列練氣九重巔峰之境,業(yè)已開始準備筑基。

  可惜,他的出身不能說壞,但更談不上多好。

  而護道法門,大略有二。

  一為術(shù)法。

  一為武技。

  前期,練氣境的修行者所能接觸到的術(shù)法與武技,前者多為遠攻,后者多是近戰(zhàn)。

  是以,外門弟子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會一二門的術(shù)法,一二樣的武技。

  今天這一堂課,趙掌院主講的、便是術(shù)法了。

  更詳細點,便是對輕身術(shù)與回春術(shù)這兩道法術(shù)的講解。

  這兩道法術(shù),前者施展之后,能夠加上一個移動時更快的增益,后者施展之后,能夠?qū)⒄鏆狻⒎D(zhuǎn)化為一股生機之力,用以治療內(nèi)外傷病。

  種種講述,經(jīng)常是旁征引博,甚至實際操作展示,深入淺出、明了清楚。

  譬如講到回春術(shù)時,趙掌院便先后以兩種手法施展了交替施展了數(shù)次回春術(shù),而使用的目標,正是他們這群聽課的弟子。

  被回春術(shù)籠罩之下,眾人都得到了不小的好處,平時一些小暗傷盡數(shù)消去。

  同時,身臨其境之下,對于如何用好回春術(shù),也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眾人聽得可謂是如癡如醉。

  張青松更是格外的認真。

  在他認真聽講的時候。

  腦海中的面板上,不時浮現(xiàn)出一行行的字跡。

  【你認真聽講,結(jié)合日常自己的修煉,若有所得,你的輕身術(shù)熟練度+1】

  【你認真聽講,結(jié)合日常自己的修煉,若有所得,你的回春術(shù)熟練度+1】

  【你認真聽講,結(jié)合日常自己的修煉,若有所得,你的輕身術(shù)熟練度+1】

  【你認真聽講,結(jié)合日常自己的修煉,對于靈氣的認識更為完善,你若有所得,你的聚靈化雨術(shù)熟練度+1】

  【你認真聽講,聞得趙掌院講述他自身對于輕身術(shù)的深刻理解,你結(jié)合日常自己修煉時遇到的疑惑,你恍然所悟,你的輕身術(shù)升級了!】

  ……

  趙掌院不愧是筑基境的高人,對于練氣境的個中修行要點,于他們這些練氣境都小菜鳥而言,熟門熟路。

  張青松每次聽完,一些修行上遇到的問題總能迎刃而解。

  譬如今次。

  更是在趙掌院的講解下,輕身術(shù)一鼓作氣突破至了第三層之境。

  心神微微沉浸,看到思維深處的面板上依舊不時刷新出來一條的提示,張青松徑直將其無視。

  現(xiàn)在的他,可還無法做到完美的分心二用。

  于是,乘著恍然間的感悟還未完全消退之時,張青松照著趙掌院所講,自己施展體驗起來。

  至于面板?

  這破面板現(xiàn)在,純粹就是一個輔助性的面板!

  或許還有點記錄功能?

  畫風簡陋而又功能廢物,這就是張青松心底對于面板的評價。

  反正,至今為止,這面板的功能除了顯示自身的狀態(tài)之外,便基本沒有其它了。

  至于說記錄功能,上面記著的,多半也是張青松能夠想起來的……

  這不約等于沒嘛。

  如果說張青松他自己不認真聽講,不自己動腦子思考歸納總結(jié),不自己動手修煉。

  那么恭喜,面板上的數(shù)據(jù)也不會有絲毫動靜!

  面板從來不會幫張青松修煉。

  不要問他是怎么知道的,問、那就又是一個血淚史了。

  對于此點,張青松是用心的仔細研究過的。

  甚至于時間久了,面板上的熟練度還會有略微的下降。

  唯一的好消息或許就在于,這種下降比之普通人要慢上許多許多,并且也更容易撿起來。

  這曾讓他有些感到哭笑不得,還就連一個“鎖血”都做不全了唄!

  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因為他這面板太過于“寫實”呢?還是有其它不知道的原因。

  總之,修煉、面板是不可能幫他來修煉的,一切還得靠自己!

  高臺之上。

  趙掌院講解完術(shù)法的使用心得后,接著便開始照例講述了一番功訣修行的要點。

  這一次,趙掌院是以純元水云訣為例!

  立時間,張青松的兩只耳朵都好似兔子一般,似是要豎起來一樣。

  “純元水云訣,這是我們天一劍宗最為基礎(chǔ)的幾門法訣之一,初時可謂平平無奇,最多只是真氣稍稍渾厚些許,可一但修行至精深處,便會多出柔、韌等特性……”

  【你認真聽講,結(jié)合日常自己的修煉,若有所得,你的純元水云訣熟練度+1】

  終于,伴隨著趙掌院的講解臨近尾聲,張青松若有所得。

  一時間,純元水云訣竟然自發(fā)的、緩緩的運轉(zhuǎn)起來。

  伴隨著純元水云訣的自發(fā)運轉(zhuǎn),張青松可以感覺到靈氣被煉化,自身真氣也在以非常微弱的速度增加著。

  這就很了不得了!

  要知道,練氣境還只是修行之路上的起點。

  所以,很多事情做起來是有心無力的。

  譬如平時分出一份心神運轉(zhuǎn)功訣煉化靈氣?

  想,大家誰不想?

  畢竟,如果可以每時每刻練氣的話,那境界還不是得飛起?

  可是做不到啊!

  畢竟,氣感的硬性要求橫在哪里,若是對于自身功訣不夠熟練的話,甚至可能出現(xiàn)半天沒法找到氣感進而練氣的情況。

  何況是分出一份心神去運功練氣?

  是以,此時此刻這自發(fā)的緩緩運轉(zhuǎn),哪怕效果只有主動運轉(zhuǎn)的千分之一,可日積月累之下,也是非??捎^的進步了。

  畢竟,一般人每天就花費兩個時辰左右的時間來打坐練氣罷了。

  而這兩個時辰中,若是扣除掉花在靜心入定把握氣感上的時間,能有一個半小時用在練氣上面就算佼佼者了。

  體悟自身變化的時間里,由他們這些弟子將近期功訣修行上的疑惑提出,由趙掌院解答的時間悄然過去了。

  一堂課也到此為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