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浩瀚煙同波,唯留詩與書
第六篇:十萬逆賊入帝京,蒼生流離苦無定
(盡心盡力則無怨無悔)卻說李自成攻破寧武關后,大同、宣府總兵接連投降,去往京師的路途中再沒有像樣抵抗。大明朝堂則開始為南遷之事吵成一鍋粥,鑒于南宋及本朝英宗故事,還有歷次金賊南下劫掠也未能克京城前事,崇禎表明了死守京師的決心,南遷卻被擱置。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農(nóng)民軍抵達居庸關,守關將帥獻城立降。三月十七,農(nóng)民軍終于兵臨京師城下,架炮轟城。城內(nèi)叛徒官勛打開城門,引農(nóng)民軍入城。崇禎帝憂懼萬分,繞殿環(huán)走,哀愁嘆息,又捶胸頓足,仰天長號,大呼:“內(nèi)外文武諸臣誤我!誤我!”此時北京城已被重重圍困,插翅難逃,崇禎不愿“靖康故事”再現(xiàn),與皇后嬪妃女兒離別,要求她們自盡,三名皇子交由勛貴成國公保護,以為安排妥當,還遺詔諸臣輔佐太子。自己則帶一群宦官嘗試突圍,突圍不成,乃往景山去,俯看京城陷落,身邊只有王承恩幾名太監(jiān)。崇禎極度悲傷,登基以來兢兢業(yè)業(yè),怎會到如此地步。最終下了莫大的勇氣,選擇在景山一樹自縊,身邊獨有王承恩相對自縊殉國。時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晨。
崇禎自縊當日,北京城徹底被占,成國公旋即將三名皇子上交李自成,并帶頭勸進登基即位?!按箜槨蓖趵钭猿傻弥蓢浅绲澴詈笮湃尾⑼懈吨?,還掌管著大明京營軍隊,如此不忠之人,李自成也不用,很快抄家并處死成國公。接下來,李自成的大順軍,開始到處拷打明廷舊官,要求他們捐餉助軍,這時許多明朝舊官勛貴起初還以為好糊弄,結果農(nóng)民軍可不是好惹的,不給或少給者酷刑相待。但是農(nóng)民軍還不滿足,后面干脆四處抄家,搜出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不僅搜掠原明朝官員的,對普通百姓也開始搶掠。以至于舊明食利階級和京城百姓,轉而思明懷故。這時,李自成正在為招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而煩惱,最終二者條件沒有談攏,李自成最終于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三日,親率六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吳三桂。吳三桂聽聞便趕緊派人往“大順”軍中再次商議投降條件,實則是拖延時間,另一方面,卻向清賊多爾袞求援,多爾袞多方打探已確定京師為農(nóng)民軍攻破,遂出兵搶奪勝利果實。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吳三桂雙方于山海關下大戰(zhàn),多爾袞則不急于下場,直到李自成、吳三桂兩軍精疲力竭、損失慘重,才下令出擊。李自成部攻關一晝夜未能取勝,遂改為野戰(zhàn),如今又有清軍入陣,順軍漸漸抵擋不住,最終潰敗。李自成率殘部逃奔京師,四月二十九日,匆匆在武英殿舉行登基儀式,次日便撤出京師,向關中撤退,在走之前怒殺吳三桂一家老小泄憤。
李自成前腳剛走,清賊后腳便到,五月初二,清賊入京師。入城之后,多爾袞嚴禁搶掠,并且為故明崇禎帝發(fā)喪禮葬,博取了漢族官民的好感。當時京城及周圍北直隸瘟疫橫行,遍地病苦,慘狀不可盡言。金族各大酋長懼怕瘟疫,意圖搜掠北歸,多爾滾在漢奸的不斷建議下力排眾議,決心遷盛京、都于此。于是,等到瘟疫情形好轉,崇禎十七年八月二十日,即清國順治元年,已故黃臺吉之子、清國小皇帝、六歲的愛新覺羅福臨與大批清人,從盛京移轉向京師。十月初一福臨在京師正式登基,封多爾袞為攝政王。
而另一邊,崇禎皇帝的死訊,傳至大江南北,逃難的藩王們成了各地殘明勢力的押注對象。為了穩(wěn)定人心,急需挑選新君,而此時離南京最近的藩王中,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傮w認為福王支系最親,但與東林黨人有舊隙;江淮官僚利益集團傾向于潞王,但其宗親關系較疏;總之,為了擁立哪個,在殘明南方又掀起各方勢力的明爭暗斗。鳳陽總督馬士英聯(lián)系江北四鎮(zhèn),派兵擁立福王朱由崧,激烈博弈的最后,還是福王勝出,繼承大統(tǒng),各派也承認了這個結果,明官府起碼還是延續(xù)了下來。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武英殿即皇帝位,改元弘光,是為弘光帝。殘明朝廷眼下可依靠的軍事力量,主要就是江北諸鎮(zhèn),但本來該齊心協(xié)力共同對付清賊順逆,結果還在這危機關頭爭權奪利。馬士英作為“擁立天功”的大臣,受到重用,把持朝政,在黨爭上費盡心機。緊接著又有南渡三案,成為殘明政局的焦點案件,這三案分別是:一是大悲案:祖籍徽州的大悲和尚,謊稱自己為明朝親王,經(jīng)過嚴密會審揭露真相后處斬;二是偽太子案:又有王之明假扮太子“朱慈烺”,殘明朝廷官員有崇禎朝見過太子的,自然明白是假冒的,但此事嚴重威脅弘光帝的皇位正當性,反生出許多流言蜚語,真作假,假作真!極大影響了殘明朝廷的公信力。三是童妃案:又一童姓女子,自稱是朱由崧妃子,在戰(zhàn)亂流離中失散,如今尋上門來。弘光帝否認且怒,何敢欺君?將童氏下獄,嚴刑拷打,結果死于獄中,引起輿論嘩然。這三大案背后其實是馬士英集團與東林復社之間的明爭暗斗、好事者的推波助瀾所致。
清軍入京師后,趁勢繼續(xù)追擊順軍,李自成部節(jié)節(jié)敗退,崇禎十七年十月,清軍攻陷山西重鎮(zhèn)太原,隨后兵鋒直指關中。李自成深知局勢危在旦夕,急忙率軍增援潼關,弘光元年正月,雙方在潼關爆發(fā)激戰(zhàn),順軍最終不敵,潼關失守。李自成明白關中早晚陷落,遂放棄西安,轉退襄陽。而此時正好遇上殘明朝廷內(nèi)斗,駐守湖北的左玉良,借口“偽太子案”中的“太子”是“真太子”,起兵反叛,沿長江順流東下。李自成順利入駐武昌,并計劃向東南挺進,意圖先奪取殘明的半壁江山。孰料清軍追擊的緊,水陸來襲,順軍大敗,弘光元年四月,李自成又在九江大敗于清軍,被截住東去之路,只好率軍復返西南。弘光元年五月,李自成于咸寧通山為當?shù)孛駡F殺死,“大順政權”自此消散。
而殘明這邊,政權剛建立,就陷入無盡內(nèi)斗消耗中。清軍南下,目標不僅是要消滅李自成,還要滅掉這個南明政權,意圖問鼎天下。但面對多鐸所部清軍南下,及左良玉叛亂沿江東下,以馬士英為首的南京朝廷最終決定,先集中力量防備左良玉,命在前線的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回守。明軍阻擊左良玉部,而左良玉本就病重,于弘光元年四月死于九江,其子率余部繼續(xù)東進,又在銅陵敗于黃得功所部明軍,最后則轉降清軍。清軍南下,連戰(zhàn)連捷,攻克多地,面對如此局勢,朝廷趕緊派史可法北上抗清。史可法在揚州組建抗擊防線,明清兩軍在揚州爆發(fā)激戰(zhàn),雙方皆動用火炮轟炸,震天如雷。但在南京方面,按兵不動,坐觀成敗,沒有直接支援。最終,揚州在孤立無援下城破失陷,但雙方又陷入巷戰(zhàn),死傷無數(shù)。史可法被擒,面對多鐸威逼利誘,拒絕投降,殺身成仁。四月二十九日,揚州城徹底淪陷,清賊多鐸下令屠城,無論老幼,一律不留。清賊到處燒殺劫掠,尸橫遍地,可嘆昨日繁華之城,可憐今日阿鼻地獄。有人焚尸查記,約八十萬人民生靈死于屠刀下。
五月初八,清軍渡長江,攻克鎮(zhèn)江。明軍大潰,各自奔逃。清軍趁勢直指南京,形勢危急,弘光帝棄城而逃,向駐守蕪湖的黃得功尋求庇護。而南京幾乎沒有抵抗,在各王公大臣的帶領下剃發(fā)降清,五月十五日清軍入南京城。多鐸立即派人追擊弘光帝,黃得功率部與漢奸、清賊激戰(zhàn),敵我實力差距過大,戰(zhàn)死沙場。弘光帝朱由崧被俘,淪為階下囚,后來被押往BJ,次年與舊明諸王被清賊殺害。另一方面,馬士英在南京淪陷后,繼續(xù)抗清,但因其與東林黨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被排擠,得不到配合,陷入孤軍作戰(zhàn)的境地。弘光元年六月初七,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監(jiān)國。清軍一路南下,在多地燒殺劫掠,犯下罄竹難書的血案!涇縣,徽州,嘉興,江陰,嘉定,無錫,蘇州......百姓罹難、苦海無涯、滿目瘡痍、遍地哀嚎。潞王朱常淓派人與清軍和談,如今形勢有利于清寇,賊人豈能答應,大軍直逼杭州。潞王不敢死戰(zhàn),面臨清軍壓境,開城投降,之后被押往BJ,也于次年四月初九與弘光帝及舊明諸王等被清賊所殺。馬士英則率部于太湖、浙江一帶繼續(xù)抗清,最終于次年兵敗,馬士英投入四明山削發(fā)為僧,被清賊俘獲就義。
聞南京城破時,唐王朱聿鍵遂往嘉興避難;潞王獻杭州投降時,唐王繼續(xù)南下避難,在禮部尚書黃道周等人支持下,準備前往福州,依靠鄭芝龍的勢力繼續(xù)抗清。唐王朱聿鍵于弘光元年閏六月初七抵達福州,之后正式稱帝,并決定同年七月初一起改元隆武。隆武帝本人也銳意恢復大明江山,但可惜沒有能直接指揮的部隊,依靠的是鄭家私兵,虛有其號,形同傀儡。與此同時,在浙江地區(qū),百姓和士大夫面對清寇頒布的剃發(fā)易服令掀起了激烈的反抗,浙江地區(qū)舊明官員,推立在臺州幸免于難的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朱以海前往紹興監(jiān)國。但由于戰(zhàn)亂,消息遲慢,朱以海才任監(jiān)國,便得知唐王此前已在福州稱帝,并得到多地勢力認可。魯王朱以海宣布退位歸藩,回到臺州,但不久又被迎回紹興,拒絕接受隆武帝的封詔。隆武二年,隆武帝派人攜白銀十萬兩,前往浙東犒師,但在魯王的地盤上,隆武帝使者被唐王朱以海的將領殺害。不久,唐王也派人前往福州,準備封隆武帝所仰的鄭芝龍兄弟為公爵,隆武帝將來使拘禁并殺害。至此,唐魯之爭愈發(fā)不堪,本該齊心對外賊,卻因為政權正統(tǒng)之事,明爭暗斗,白白消耗精力。隆武二年五月,清軍大舉征討浙東魯王政權,分兵兩路直逼紹興。
南明魯王朱以海,在浙江一帶的抗清,麾下?lián)碛袕垏S、方國安等將領,以及一支規(guī)模不小的水師。他們沿錢塘江南岸布防,試圖阻擋清軍南下的步伐。然而,盡管兵力充足,但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領導和有效的訓練,南明魯王軍隊的實際戰(zhàn)斗力并未達到預期效果。隆武元年八月,魯王監(jiān)國大學士張國維連克富陽、于潛等地。魯王賜上方劍,令張國維總領諸軍。九月,鎮(zhèn)東侯方國安、武寧侯王之仁率部從富陽進攻杭州,被清軍擊敗。十月,張國維出師錢塘,會同錢肅樂等部合攻杭州,于城郊連戰(zhàn)十日,獲小勝。到了隆武二年三月,王之仁率舟師于錢塘江出發(fā),大敗清軍,乘勝進圍杭州,不克遂還。五月二十日,清軍主力抵達抗州,陳兵錢塘江北岸。雙方臨江對峙,二十七日,清軍攻富陽,南明守軍敗走,清軍遂以數(shù)百騎尾后,策馬渡江,之后清軍部分主力渡江。而錢塘南岸方國安擁兵十萬,不戰(zhàn)而退,又棄守紹興,攜魯王南行。次日,江上南明諸師聞訊俱潰。兵部尚書黃宗羲等集兵千余人,擬入太湖,行至乍浦,聞江上師潰,兵亦散去,黃宗羲率余眾結寨于四明山,繼續(xù)抗清。六月初一,清軍大部渡過錢塘江,初二入紹興。面對清軍攻勢,魯王朱以海自臺州出海逃奔舟山群島,張國維回守東陽,知勢不可支,遂赴水而死。方國安、阮大鋮等攜大軍卻不戰(zhàn)而降清。七月,清軍破義烏,取東陽,下金華,陷衢州、嚴州,迅速平定浙東。魯王政權名存實亡。
此外,守御浙閩交界仙霞嶺的南明將領鄭芝龍,以備??転橛桑贩阑馗=ò财芥?zhèn)。致使清軍毫不費力,度過山關峻險。八月,清軍克福建建甌市,進兵入閩,形勢愈發(fā)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