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董卓令甘寧尋一處海港開始伐木造船,組建水軍。
甘寧自小在江邊長大,最熟悉水性,其水戰(zhàn)天賦也是絕頂。
董卓令其組建水軍,自然是如魚得水,欣喜非常。
公元182年,12月末。
幽州涌入百姓已600多萬,加上原幽州百姓,已達900萬余,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第一人口大州。
連最繁華的冀州司州等幾州都遠遠不及。
其實整個大漢受災百姓遠不止于此,但很多人,但凡有一點生存希望,還是故土難離。
此外路途之中,也病亡眾多。
大部分旱災地域,郡縣長官,要么不愿放糧,要么無糧可放。
眼見幽州接收難民,巴不得全部輸送過去。
董卓此舉,正合了朝廷和各地官員的心思,無不積極配合,如送瘟神一般,將百姓遣往幽州,如此造就人口大州。
如此一來,整個幽州進入飛躍式的發(fā)展,幽州不僅齊聚天下文武,有能臣干將治理,更有天下第一神將守護。
董卓帶著文武諸將,在大漢潮地圖上,信手一揮,幽州及北邊草原,一大遍地域,便是目下實際掌控區(qū)域。
此時董卓執(zhí)掌一州之地,北部草原大片疆域?qū)嶋H地盤,已有小半個大漢之大了。
又因為寒暑之災,大漢百姓大舉前往幽州,使得幽州百姓數(shù)量暴漲。
幽州地域廣博,人口眾多,還有能臣干將,發(fā)展起來一發(fā)不可收拾。
有董卓的分田減負之策,又兵精糧足,無論民事還是軍事,都飛速發(fā)展。
之前董卓匆匆之間募兵總計十幾萬,但良莠不齊。
此次大批百姓涌往幽州而來,董卓有了充足兵源,便開始大肆整軍。
此次整軍既募新兵也篩已成之軍,只擇其精銳,然后優(yōu)中選優(yōu),將之前所募的條件不符合者,全部安置于各縣,作為地方維護治安常備之兵。
董卓派去的各郡守將均是大將之才,于是便令其各自募兵練兵。
將兵力不足一萬的,擇其精銳補充數(shù)量至1萬。
遼東之地地域廣大,便令黃忠精練三萬守軍。
玄菟地處關隘,令徐庶等人精簡兵丁至兩萬。
甘寧水軍初建,募兵3萬。
董卓親衛(wèi)三品共9000人,然后留2萬預備役。
西涼鐵騎增兵至三萬。
如此一來幽州總兵力已達二十萬左右。
看起來兵力龐大,但實際可用之兵卻并不多。
各郡守軍無法輕動,真正能用之兵不到半數(shù)。
這也是后來很多諸侯擁有數(shù)州之地,但出征之時不過十幾二十萬的原因。
一郡之地下轄數(shù)縣,每一城起碼需要數(shù)百上千守軍,如此一來,一萬大軍鎮(zhèn)守一郡之地根本杯水車薪。
而且這還是非戰(zhàn)時,若時局動蕩,所需守兵自然更多。
否則一旦遇襲,很難守城,往往旦夕之間就被攻破。
天下尚無大亂,董卓便擁有如此多兵馬,也只有董卓才有那個財力支持,威懾力統(tǒng)合。
這不算秦明莫卿張遼等人所率異族和馬市鎮(zhèn)守之兵。
兵馬眾多加上突然涌入的數(shù)百萬百姓,幽州一時之間,消耗糧草錢財不計其數(shù)。
即便以之前積累的龐大財富,也逐漸有些吃緊。
正好之前很多勢力急不可耐,明槍暗箭一起襲來。
董卓早已不耐,此時已經(jīng)掌控幽州,也不再與之虛與委蛇。
因為食鹽之故,這些世家大族都視董卓為眼中釘肉中刺。
董卓干脆將幽州的幾處鹽礦納入手中,令劉曄大肆制造白鹽。
并將其分為兩個層次,一種專為百姓所用,品質(zhì)稍差,但卻好過大漢粗鹽青鹽不知多少,而且價格價格更低。
另外一種專為殷實之家所用,精致白鹽。
董卓占據(jù)天時地利,也不客氣,直接往大漢各地,傾銷白鹽。
此時方能看出白鹽的威能。
盡管世家大族勢力龐大,觸手無處不在,欲要封鎖幽州食鹽流通。
但依然有很多人甘冒風險,前往幽州走私白鹽,并且通過各種手段運往大漢各地。
各處世家大族憤恨不已,但是明面上,此時已經(jīng)動不了董卓,于是便使出各種陰暗手段。
更多的探子和細作進入幽州,不停接觸幽州各郡的守將太守,然后賄賂分化,詆毀,中傷。
但可惜的是董卓手下之人哪里那么容易被動搖,這些細作不但沒起到作用,反而直接被捉拿。
董卓特意為這些間諜細作之人,建了一所規(guī)模龐大的牢獄,用以殺雞儆猴。
更多暗箭是針對董卓的,更是無所不用其極,伏擊刺殺下毒詆毀中傷等,精彩程度令董卓大開眼界。
刺史府也是目標所在,但有王越賈詡等人存在,又有三品侍衛(wèi)守護,可謂蚊蠅難侵。
反而是董卓以此為樂,經(jīng)常獨自帶著手下諸將,出入府邸內(nèi)外。
如此自然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只可惜無論何種手段,在董卓變態(tài)的靈覺洞察之下,都無所遁形。
盡管如此,這些勢力也不罷休,不計損失的和董卓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