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早朝上,冀漾站在金鑾殿的門口位置,一身青色官袍上貼著白鷴的補子,在一群老臣中格外顯眼,宛如一道最為靚麗的風(fēng)景。
按照規(guī)定凡京朝在職官員都可以上朝奏事,且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去早朝,所以冀漾這個新上任的侍講學(xué)士,也按時點卯。
不過就算他外表不俊美,從昨日的大改“鹽引制”的那一刻起,也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因為他的那幾張紙,生生地挖走仕宦勛貴的血肉。
眾人將...
程溁
明代官服,一至四品緋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綠色。 其圖案花紋,一品大獨科花,徑五寸,其次是越往下越小。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搭花,徑二寸。四、五品小雜花,徑一寸。六七品小雜花,徑一寸。八品官員以下無花紋。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 五品官雖說是中級官員,一般而言,正五品相放今天相當(dāng)于廳級,從五品相當(dāng)于副廳級。大小也差不多市長。 五品文官的補子使用的是白鷴,白鷴是一種不善飛行善于走路的“飛禽”,也是“飛禽”中性格穩(wěn)定、踏實的象征。 “鷴”這個字,由一個閑和一個鳥組成,古代的“閑”這個字不像今天指的游手好閑之類的此,其寓意還是帶有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