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 闖殿哭王
宋義王孟海公自從與夏王派來的使臣孔德紹簽了盟約后心下高興,正在殿中與群臣慶賀。夏、宋之間這幾年常有交戰(zhàn),弄得他一直不得安生?,F(xiàn)在兩家簽訂盟約后他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他如何不高興!
孟海公和群臣正談笑間,忽聽殿外傳來一陣嘈雜的吵鬧聲,隱約還傳來嚎哭之聲。
孟海公與眾臣正談得興起,突聽嚎哭之聲,頓時不悅。忙問黃門官道:“殿外何事,怎么如此嘈雜?竟還有嚎哭之聲,這不是成心來敗我的興嗎!”
黃門官慌忙跑出殿外,少時回來奏道:“大王,外面來了數(shù)位富紳,在殿外啼哭吵鬧,喊著鬧著要進(jìn)殿面見大王。殿外武士攔阻,故有吵鬧?!?p> “殿外有人啼哭吵鬧?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在本王殿外吵鬧?去把他們帶進(jìn)來,本王要問一問到底是什么事情?”
黃門官趕緊跑出去。不一會兒,帶進(jìn)來五、六個富紳。這幾個富紳,俱是綾羅綢緞,羽扇綰巾,倒是頗有一些氣度。只是他們的臉上卻都是悲悲切切,一副傷心痛苦的樣子。
“跪下!”
黃門官把他們帶到宋義王的面前跪倒,連忙上前奏道:“大王,就是這幾個人不知何事,在殿前啼哭,并吵著鬧著非要見大王不可?!?p> 宋義王孟海公見只是幾個富紳,竟敢在自己的殿外啼哭,不覺怒道:“你們幾個刁民,無事生非。你們竟敢在本王的殿前吵鬧,哭得悲悲戚戚,跟嚎喪似的!難道真的是活膩了,想試試本王的刀快不快嗎?”
“大王息怒,大王息怒?!?p> 只見幾人中有一個白面須髯的富紳上身坐起,拱手對宋義王說道:“大王,草民等并非刁頑之輩。草民等能有幾個腦袋,敢沒事跑到大王的殿前生非惹事呢。只是草民聽說大王數(shù)日前剛與夏王簽訂了一個盟約,感到傷心。草民等又無緣得見大王,實(shí)是萬不得已,故而到大王殿前啼哭。草民等并無惡意,俱是赤膽忠心,想見大王一面而已!”
“嘟,本王與夏王訂立盟約乃是一件好事,避免戰(zhàn)爭,與民休息。爾等不說感激之話,怎說感到傷心?如此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該當(dāng)何罪!來呀,左右,將他們推出去斬了!”
“慢!大王,草民等還有話說。容草民把話說完,若草民把話說完后大王依然還要?dú)⒉菝竦?,草民絕無怨言。大王,草民等一直聽說大王愛民如子,從不草菅人命才不顧自身安危,斗膽向大王陳情。如果大王連問都不問就把草民幾個殺了,則草民即使變成了鬼也不服?!?p> “爾等平時無事生非,跑到本王的殿前哭鬧,本王豈能饒爾等。也好,死也要讓你們死得明白,也省得天下人笑本王容不得逆耳之言!既然有話說就快講,本王也好讓爾等死得心服口服!”
“多謝大王!”
那富紳這才坐直身體,大聲說道:“草民等幾個傷心啼哭,非為自己,而是為大王啊。草民的生死無所謂,可是大王的性命卻堪憂。估計(jì)不出數(shù)日,大王的人頭必被捧在夏王面前!大王何故還在此談笑風(fēng)生,不知死期至矣!”
“胡說!本王剛與夏王訂立盟約,兩家和睦相處。爾等實(shí)在可惡,竟敢說本王有血光之災(zāi),無非是在此詛咒本王!爾等若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便罷,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本王便要將爾等拔毒舌、煮油鍋,讓世人都知道詛咒本王的下場!”
“大王暫息雷霆之怒!聽草民細(xì)細(xì)說來。草民想請教大王,夏王平日里視我宋國如同仇敵,常常派兵犯境,素懷有鯨吞我宋國之野心。卻為何突然要與我宋國交好,訂立盟約?”
“夏王想援鄭,怕我宋國在他后面掣肘,故而與本王訂立盟約罷了。此雖是權(quán)宜之計(jì),但是能讓我宋國百姓罷戰(zhàn)休兵,休養(yǎng)生息,豈不是一件好事?”
“大王,那鄭王王世充已被唐軍圍困在洛陽城內(nèi),惶惶不可終日,只剩茍延殘喘,形同腐尸一般。那夏王為什么早不救援、晚不救援,偏偏在王世充行將滅亡的時候前去救援呢?”
“這……”
這孟海公沒想到這富紳看著不驚奇,說出的話卻很有見地,一時被問的說不出話來。
“本王又不是那夏王肚子里的蛔蟲,怎么會知道呢?或許夏王覺得沒有和本王訂立盟約,后方不穩(wěn)才不敢興兵也未可知??!”
“好個‘也未可知’!大王,國家大事豈能用一句‘也未可知’來解釋呢。國家大事不論大小都關(guān)系國家安危,百姓生活。所以行起事來都要斟酌再三,絕不能兒戲啊。自古至今,這種‘也未可知’曾經(jīng)害死了多少人?大王,您也不想想,夏王一直對我宋國虎視眈眈,早有吞并之心。此時前去救援行將就木的鄭王,真的是意在救鄭?”
“不是救鄭,難道還有其他圖謀?”
那富紳忽然哀嘆數(shù)聲,傷心地說道:“這就是草民等為大王擔(dān)憂之處?。〈笸?,夏王救鄭,是不是要向大王借道過境?”
“是啊,這又怎么了?”
“怎么了,難道大王沒聽說過古代‘假道伐虢’的典故嗎?”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
宋義王孟海公被那個富紳一下子給問住了。這孟海公乃是一個貧苦出身,大字不識幾個,倒是真不懂“假道伐虢”這四個字的含義。
“你們,你們眾位卿家有誰知道‘假道伐虢’的意思?”
孟海公倒還頗為直爽,不懂的也不裝懂。他環(huán)顧群臣,大聲問道。
有臣僚出班奏道:“啟奏大王,‘假道伐虢’乃是《春秋左氏傳》里講的一個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獻(xiàn)公想吞并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晉國送給虞國屈地所產(chǎn)的良馬和垂棘之壁兩種寶物,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沒想到晉國借道滅了虢國后,回程時順帶滅了虞國。這就是‘假道伐虢’典故的由來?!?p> “原來是……是這樣??!”
宋義王孟海公聞聽后臉色突變,驚得從龍座上站了起來。不過他馬上就覺得自己有些失態(tài),又輕輕地坐了下來,只是在龍座上左右顧盼,如坐針氈。
很明顯,這個富紳和大臣的話深深地觸動了他!
“夏王本來就對我國土地覬覦良久,他說是借道援鄭,難不成真的是要想乘機(jī)吞滅我國?唉呀!人家要害我,我險(xiǎn)些還要為人家奉上刀劍呢!”
越思越覺得恐懼!
孟海公的身上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大王,夏王與我國交往,乃是真心實(shí)意。遣使過來,也是說的清楚,就是借道而已。請大王不要中了這幾個不知是哪里冒出來的富紳的離間之計(jì),以傷了夏、宋兩家的和睦?!?p> 有幾個大臣出班奏道。
“是啊,大王,我國與夏國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正欲籍此休養(yǎng)生息,怎么能與夏國再起干戈,致使生靈涂炭呢!”
“嘿嘿,夏王的狼子野心,就連我們這些山野草民都能看得出來,你們這些本應(yīng)食君祿分君憂之人,卻是真看不出來還是故意視而不見呢?”
“張大人,那夏國使臣孔德紹送給你的五十金想必裝在您家里的箱子里還沒來得及花吧!”
那富紳突然抬頭對率先領(lǐng)頭出班說話的官員說道。
“張大人早就與大夏國勾勾搭搭,暗中示好。不知張大人從孔德紹手中接過那五十金的時候覺不覺得燙手呢?”
“胡說,本官什么時候與夏國勾勾搭搭,又什么時候從孔德紹的手中接過五十金了?你不要在此信口雌黃,血口噴人!”
“張大人,人在做,天在看!接沒接這五十金,只要大王派人搜一搜不就清楚了?”
“大王,不要信這人胡說,臣相信張大人是清白的。他對大王忠心耿耿,又怎么會接受夏王的賄賂呢!”
“呵呵,這位想必是李大人吧。想必孔德紹送您的那一對玉壁肯定還沒來得及收起來。拿人錢財(cái),替人消災(zāi)。你與張大人俱因公肥私,收人賄賂,乃是拴在一根繩上。所以你自然要替張大人說話,從而保護(hù)你自己吧!”
那富紳又轉(zhuǎn)頭對那個說話的官員說道。
“你胡……胡說,我什么時候拿了孔德紹的玉……玉壁了!”
“大王,這人竟敢藐視朝廷,在此信口胡說,誣陷朝中大臣。此人分明是別國的奸細(xì)!大王,這人可殺不可留,否則會使我朝廷上下離心,中人奸計(jì)!”
“哦,你們就這么急著要?dú)⑷藴缈冢〈笸?,那夏王若是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什么在與我宋國訂立盟約之前要賄賂我朝中大臣呢?”
“來人啊,把這個在朝堂之人信口雌黃,誣陷大臣的惡人推出去斬了!”
那個張大人見自己的事情被這個富紳揭發(fā)了出來,氣急敗壞,急欲置這幾個人于死地。
“慢!”
“張愛卿、李愛卿,清者自清,若是自身做得正,又是別人的幾滴臟水就能誣陷得了的嗎?你們的事容后再查。大家都先稍安勿燥,本王倒真要搞清楚這夏王突然與本王締約,到底所為何事。”
“大王……”
“你們都退到一邊去,讓本人先聽聽此人怎么說!”
那個姓張的大人和李大人等幾個大臣還欲阻止那個富紳說話,宋義王孟海公不耐煩的揮一揮手,阻止了他們的發(fā)言。
宋義王孟海公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這個富紳的一句“假道伐虢”說動了心,所以他急于想聽一聽他下面怎么說。
“大王,他們這些大臣都收了夏王的賄賂,急于替夏王說話。可他們這么做,豈不是要把大王往火坑里推嗎?大王,若我宋國被夏王所滅,您想想,最倒霉的是人誰呢?若是草民等倒無所謂,不管這天下是誰的,草民等不過是換了個君主,依然種我們的田地。這些大臣們也只是換了個主子而已,依然是照做他的臣子,做他們的富家翁。怕只怕大王您可能就……”
“本王?本王就怎么了?”
“難道夏王吞并了我宋國以后,還會容許有兩個君王存在?從古至今,天上哪能容有兩個太陽的?大王,您的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p> 這富紳的話,說的宋義王孟海公不由自主地又激靈靈打了個寒噤。
“大王,可別聽這幾個不知是哪里冒出來的什么人的胡言亂語。他們指不定是哪里來的奸細(xì)也未可知,別中了別人的離間之計(jì)!大王,夏王說的很清楚,他只是借道而已,決無他意!”
那張、李二位大人看到孟海公顯然是被這富紳說動了,又連忙上前勸說。
“奸細(xì)?”
那個富紳“嘿嘿”幾聲冷笑,對著那個張、李二位大人質(zhì)問道:
“既然二位大人口口聲聲說我們是奸細(xì),那你們說說,我們到底是誰的奸細(xì)?我們是為誰來離間你們大宋國君臣?”
“這……”
好兩個大臣被這個富紳質(zhì)問得一時說不出話來。他們這些人知道宋國實(shí)力弱小,不是周邊大國的對手,所以早就暗中與夏王竇建德等眉來眼去,暗中投靠。如今,他們的行為被這個富紳一下子揭露了,心中驚慌,所以一心想除掉這些人。但被這富紳一句話質(zhì)問得一時語塞,不知怎么回答。
“你們?yōu)榱颂嫦耐蹀k事,顛倒黑白,硬說我們是奸細(xì)。你們既為我宋國之臣,怎么不設(shè)身處地地為大王分憂解難呢?”
“你……你……”
“呔,不要再爭執(zhí)了!若不是這幾個小民的提醒,本大王的人頭說不定早已被奉于夏王面前也未可知!你們幾人還在此為那竇建德說話!竇賊,本王好心待你,卻原來你的內(nèi)心如此險(xiǎn)惡!我孟海公與你誓不兩立!”
“大王,夏王兵多將廣,屬地遼闊。我宋國兵少將微,方圓不過百里,與他相抗,無異于拿雞蛋碰石頭。臣等還是請大王三思而后行?。 ?p> “什么三思而后行,人家已經(jīng)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了,我們還有得選擇嗎?大丈夫當(dāng)是站著死,豈能躺著生?本王與竇建德已然廝殺數(shù)年,雙方互有勝負(fù)。難道現(xiàn)在本王就怕他了不成!”
“是啊大王,古有田橫五百壯士,猶能不含辱偷生,況大王乎?”
那個白面須髯的富紳此時還不忘給宋義王送上一頂高帽。
“要不是你等提醒,本王就險(xiǎn)些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了!”
宋義王孟海公親自走下龍椅寶座,下到殿中,雙手扶起這幾個富紳。
“卿等真是傾心為國,不惜冒死直諫。若非你等,本王當(dāng)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p> “這些平頭百姓,都能為國家安危冒死直諫。而堂上諸臣,居廟堂之上,卻置國家安危于不顧,只一味的避禍保身!兩相對比,這些百姓的行為,豈不讓堂上的一眾朝臣們汗顏嗎?”
孟海公又回頭對一眾大臣言道,一眾大臣被孟海公說的面紅耳赤,個個低頭不敢說話。
“來啊,取出百金,賞與他們,以表彰他們忠心為國的精神?!?p> “大王,草民等之所以犯顏直諫,非為賞錢,乃是一心為國。大王厚賞,草民等實(shí)不敢當(dāng)!”
那幾個富紳俱推辭不受。
“誒,你等如此忠肝義膽,本王豈能不加以重賞。本王更希望舉國之內(nèi),能多一些像你等這樣敢于犯顏直諫之人,如此則何愁我宋國不興旺呢?”
那幾個富紳見推辭不過,只好感謝王恩,一一收下。
正說間,有軍士來報(bào)。
“大王,探馬來報(bào),夏王竇建德正親率大軍,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向我宋國邊境殺來!”
“來的正好!他不來,本王正欲去找他呢!”
“大王,夏王親率二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志在必得。我宋國兵少將微,即使傾全國之兵也只數(shù)萬而已,如何能抵擋這二十萬的大軍?”
“是啊,大王,我們?nèi)绾蔚謸跸耐醯拇筌姲???p> 不少大臣聽說夏王帶二十萬雄兵,一路殺來,俱都心驚膽戰(zhàn),一個個擔(dān)心地說道。
“這?”
宋義王孟海公本來還豪氣沖天,聽到各位大臣的話,又加上聽說夏王親率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剛才的豪氣頓時有些蔫了,顯得有些六神無主。
“各位臣工,你們看,這該如何是好?”
孟海公環(huán)視左右,見眾大臣也都面面相覷,一臉慌張,沒有一個能站出來提出退敵之策。
“大王,草民有一計(jì)不知可否?”
“哦,你有一計(jì)?快說,快說!”
孟海公正六神無主,聽到富紳說有一計(j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趕緊詢問。
“大王,您可向徐圓朗求救。那徐圓朗素與夏王有隙,肯定會幫大王的。”
那個白臉須髯的富紳此時又建議道。
“那徐圓朗素來反復(fù)無常,一會依附王世充,一會兒又降唐,一會兒又與竇建德通好。其心難以捉摸,況且他與本王素?zé)o往來,他又怎么會幫本王呢?”
“大王,那徐圓朗之所以反復(fù)無常,變幻莫定。就是因?yàn)樗麏A在幾個強(qiáng)國之間,想左右逢源,求得生存而已。雖然大王與他素?zé)o往來,但草民相信那徐圓朗一定知道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一定會派兵與大王共抗夏兵的。”
“‘唇亡齒寒’?放眼天下,能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大多都是明哲保身,就怕……”
孟海公這句話可以說是一下子道破了亂世中人的普遍心態(tài)。特別是在這危難之機(jī),他的大臣們個個都在為自己尋找退路,還不如這幾個鄉(xiāng)野山人。所以他的心中多少有些擔(dān)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妨事,草民估計(jì)徐圓朗現(xiàn)在也一定面臨與大王一樣的處境。只要大王把‘假道伐虢’的典故原樣對他一說,相信他也會憤而起兵抗夏的。”
“嗯,這倒是個好辦法!但愿徐圓朗能明白這個道理,能與本王一起,共抗夏軍。來啊,著即修書送與徐圓朗,多致禮物,向他求救!”
孟海公安排妥當(dāng),又走過來對這幾個富紳深作一輯道:“本王沒想到,你們幾個鄉(xiāng)紳,卻能有如此見地,勝過本王朝中的一班臣工。若是你們不嫌棄,可否在朝中為官,也可不時地為本王出謀劃策如何?”
“大王謬贊了?!?p> 那幾個富紳趕緊躬身還禮,連忙推辭道:
“大王,此可能正所謂‘當(dāng)局者迷’吧!草民等人只是身在局外,一時看得清楚而已。草民等俱是山野村夫,只知耕田打柴,哪能同大王朝堂上的一班公卿大夫們相比?草民等大字不識幾個,又哪里懂什么朝堂之事呢?請大王勿逼草民等做自己不擅長之事,放草民歸鄉(xiāng),則草民等必將感激零涕了?!?p> 孟海公見他們幾個堅(jiān)決不愿在朝中做官,頗為失望。但人家對自己既有獻(xiàn)謀之恩,也不好逼迫,乃又多賜銀兩,這才放他們出殿。
這些人出得城來,那另外幾個富紳急不可耐地撕去貼在臉上的須髯,脫去長袍。
“唉呀,天太熱了,貼在臉上真的受不了!”
他們圍過來,對著那個白臉須髯的富紳高興地說道:
“跟隨將軍做事,就是痛快!不僅能完成使命,還能得到一大筆賞錢,真是快哉快哉!”
那白臉須髯之人,原來正是李靖。他笑著說道:“哪是我李靖一人之功,大家演得不也是很好嘛!”
李靖見大家都把衣服脫了,連忙制止道:“這么好的衣服,脫了干嘛?繼續(xù)穿上,說不定還有用途呢!”
“將軍,還穿它干啥。穿得文縐縐的,老大的不適應(yīng)呢!”
“是啊,將軍,我們現(xiàn)在還要去往哪里?”
“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大家先去取過馬匹、兵器。我們現(xiàn)在趕緊取道回營,好把這好消息告訴秦王,以免秦王掛念?!?p>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