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宦游成羈旅柳永傳

第十六章 閨房深處,柳永蟲娘許諾言

宦游成羈旅柳永傳 木石心致 2007 2020-04-17 07:00:00

  公元1010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柳永二十七歲

  在上一節(jié)中,我們也提到,柳永了解了蟲娘的故事之后,也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瑤姬,1006年初瑤姬去世后,柳永曾經(jīng)作了一首《離別難(中呂調)》以表紀念。

  此后的幾年當中,柳永也并非一直一個人,在結發(fā)妻子去世的同年年底,柳永便續(xù)弦了。不過對于柳永的第二位妻子,史料和柳詞中都沒有太多記錄,或許兩個人的感情也沒有那么深厚的緣故吧,總之這一段時間,柳永除了為幾年之后的科考作準備之外,其他的時間多半是在蟲娘、英英或者其他與之相好的美女那里。

  而且經(jīng)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柳永對蟲娘的感情再度升溫,甚至蟲娘為了表達自己的情義,剪下了自己的一段頭發(fā)贈與柳永作為信物,古來都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能夠以此盟誓,可見兩個人的感情已經(jīng)絕非是風塵過客那般淺薄了。

  《洞仙歌·佳景留心慣》

  佳景留心慣。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態(tài)、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國艷仙材,翻恨相逢晚。

  繾綣。洞房悄悄,繡被重重,夜永歡馀,共有海約山盟,記得翠云偷翦。

  和鳴彩鳳于飛燕。間柳徑花陰攜手遍。情眷戀。向其間、密約輕憐事何限。

  忍聚散。況已結深深愿。愿人間天上,暮云朝雨長相見。

  在這首詞里面,柳永寫到,人總是會對美景流連忘返,何況是青春年少時,更是風情萬種,在這深深庭院當中,有個傾國傾城的美女和自己一見鐘情,像她這樣國色天香的人,只可惜兩個人相見恨晚。

  如今兩個人已難舍難分,我們在閨房深處悄悄夜語,在繡被里恩愛不盡,我們結下了海誓山盟,她也剪下了自己的頭發(fā)給我作為信物。

  我們兩個人相愛就如同彩鳳和鳴、梁頭飛燕,一起走光柳蔭花徑,有說不盡的私下約定,誰又忍心拆散呢,何況我們已經(jīng)結下了深深的愿望,希望無論天上人間,我們都能夠長久的在一起,永不分離。

  話說是不是風流才子都是這個樣子呢,情也薄,薄如冰,情也深,深似海,當初說每一句誓言的時候都是出自真心,而后移情別戀也是真心,只不過在愛的過程中悄然改變了而已。

  想當初剛認識的佳娘、酥娘、秀香、英英這些人的時候,柳永跟他們也是山盟海誓,而如今有了蟲娘之后,已經(jīng)跟她們許久未見了,而現(xiàn)在跟蟲娘也才認識了幾個月的時間,兩個人都已經(jīng)剪發(fā)為誓的地步了,不知道這份真情又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呢。

  公元1011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柳永二十八歲

  今年年初柳永便收到了秋闈的消息,秋闈好說,國子監(jiān)的考試對于柳永來講就跟走個過程一樣,關鍵是第二年的省考以及殿試才是最要命的。面對再一次科考機會,柳永自然自然不能掉以輕心,當初在英英面前,自己把第一次科考失利歸結為“偶失龍頭望”,那這次呢?如果這次還是沒有考上,自己就很難再找不出什么原因來給自己辯解了。

  所以從這個時候起,柳永逐漸的就把心從蟲娘、英英那里收回來了,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學業(yè)方面,這段時間柳宜也常督促自己的三個兒子,三復不準去踢球了、三接不準再發(fā)呆了、三變不準再去逛妓館了,都老老實實的在家閉門苦讀,在下次科考結束之前,誰都不能隨便出去。

  但說實話,柳永這個時候在家里苦讀,留蟲娘一個人在那紅塵之地,心里也不放心,怕萬一蟲娘再跟其他的風流才子走到一起呢,因此就作了這首《征部樂·雅歡幽會》,差人送到了蟲娘那里,目的是告訴蟲娘在這風塵之地不要入戲太深,要相信自己等科考完之后,肯定會再回來找她,兩個人再續(xù)前緣。

  《征部樂·雅歡幽會》

  雅歡幽會,良辰可惜虛拋擲。每追念、狂蹤舊跡。長祗恁、愁悶朝夕。憑誰去、花衢覓。細說此中端的。道向我、轉覺厭厭,役夢勞魂苦相憶。

  須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但愿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況漸逢春色。便是有,舉場消息。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

  這首詞的意思是說,蟲娘美好的青春年華就在這飲酒作樂之中白白浪費,太可惜了,自己每次想起當初放蕩不羈的生活,都覺得追悔莫及,為什么當初兩個人沒有早點遇見呢,現(xiàn)在我在這里苦讀圣賢書,準備接下下來的科考,不能跟他朝夕相見,誰能到她那里告訴她我的近況,讓她知道我對他魂牽夢繞,逐漸的都精神萎靡不振了。

  同時也要提醒她,再接待客人的時候,不要陷的太深,就跟他們像第一次見面那種逢場作戲就可以了。讓她好好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等這次科考完后,我將會好好愛你,絕對不會再分離了。

  柳永的苦惱,其實也是當時天下學子們的苦惱,為了擠科考這根獨木橋,多少學子都拋家舍業(yè)、背井離鄉(xiāng)的來到汴京城尋找機會,而且這一來就是幾年的光景,

  當時有句話叫“槐花黃,舉子忙”,這些舉子們在未得志之前,不單要埋頭苦讀,還要瞅機會向那些達官貴人們投詩自薦,想起來總有些凄涼味道。

  除了這群舉子們,同樣辛苦的還有他們的父母,此時的柳宜已經(jīng)74歲了,前兩年就已經(jīng)退休在家,但退休后的生活也并不安心,想想當初自己十幾年久沉下僚,再想想自己的三個孩子如今還都是一介布衣,他肯定也在琢磨“難道我們柳家真的就沒有在宋朝為官的命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等我百年之后又怎么安心回到崇安見列祖列宗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