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艱苦奮斗的年代18
這是江灣在這里過得第一個年,一家人開開心心,今年收成好,家里分得糧食也多,難得地吃了一頓白面饃饃,可是江灣卻無比想念大米飯,自從她來到這里,還沒有吃過米飯,可惜小林村并不產(chǎn)稻米。
晚上有守歲的傳統(tǒng),一家人圍在火爐前,架著木柴,把火燒的旺旺的,關(guān)好門窗,屋子里面無比溫暖。因為過年的緣故,平時愛挑事兒的林大嫂這兩天也安寧了不少。
江灣從屋子里面出來,她一個人裹著衣服站在院子里面,遠處黑漆漆的,夜空上沒有月亮,稀疏的幾顆星寥寥分布在上空。她突然就想起了顧云璟。
和顧云璟在一起的時候,不管多忙多累,他都會陪在她身邊,江灣仔細算了算,似乎從結(jié)婚了之后,他們就再也沒有分開過,幾乎每一天都黏在一起。
那是她的第一個任務(wù),也是第一個喜歡的人,她突然就明白了1314勸阻她動心的原因。
因為太難熬了,沒有所愛之人在身邊,每一天都像是一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難熬,她刻意讓自己不去想他,可每當(dāng)閑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她總是忍不住想起那個少年。一笑起來就有一對小小的梨渦,不笑的時候看起來很不好惹,又直男又毒舌,唯獨滿心是她。
她的鼻子酸酸的,眼眶里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蓄滿了淚水,這半年來,她努力的融入到這個環(huán)境,可是每當(dāng)一個人的時候,她就會想起來,她不屬于這里,她是個孤獨的外來者,帶著往生的記憶。
江灣甩了甩頭,1314小聲詢問道:“江小灣,要不要我把你的感情抽離了???”
她搖了搖頭表示拒絕,這些記憶是寶貴的財富,哪怕是到死,她都不會忘記的,也不能忘記。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氣,搓了搓手又跺了跺腳,沒關(guān)系的,只要努力做任務(wù),總有一天會再次相遇的。
年一過完,到了春天,俗話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縣里的棉花種子也下來了,江灣又投入到了勞動當(dāng)中。
孫書記知道他們村的豬養(yǎng)的特別好,還專門請江灣去縣里跟別的地方的同志交流溝通。
高中結(jié)業(yè)考試快來了,江灣專門去拜托孫書記的愛人,希望能去參加考試,得個畢業(yè)證,孫書記很快就幫她把這事情辦好了。
江灣順利去參加了考試,考的還算不錯,畢竟她考前只復(fù)習(xí)了三天,最后考了全校第二名,拿到了高中畢業(yè)證。
孫書記本就欣賞她,現(xiàn)在更是欣賞了,巴不得讓她來自己身邊工作,可惜她年紀小,又沒什么經(jīng)驗,難以服眾,只好作罷。
這個年代的高中生還是很吃香的,但是江灣沒有門路,并且她還有另外的打算,便不打算去縣里工作,就算要去,也要等一等才好。
夏天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打的她措手不及。
她的雙胞胎姐姐林桃,去當(dāng)兵了。
家里人知道的時候,已經(jīng)是當(dāng)兵名額下來的時候,李紅梅邊哭邊大罵林桃不懂事兒,姑娘家家的不好好準備準備嫁人,去當(dāng)什么兵。
不過江灣倒是大吃一驚,她萬萬沒想到,自己這個好吃懶做的姐姐還有這志向。
這個時候,基本上還沒有女兵,整個縣里就一個招女兵的名額,去的人也只有林桃一個,所以她才被選上了。
選上了還能怎么辦,當(dāng)然是去,不去是要被處分的,李紅梅一聽要被處分,瞬間什么心思都歇了下來,只能幫她整理行禮。
林桃離開前一晚,一家人聚在院子里面,李紅梅握著她的手,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林三哥沒心沒肺,還說什么“早知道我也去了!”
可把李紅梅氣壞了,照著他的肩膀就拍了下去,拍的啪啪作響,嘴里面嘟囔著“我讓你去!看我不打死你!沒一個讓我省心的?!?p> 江灣趕緊拉了拉林三哥的手臂,示意他少說兩句,林三哥把嘴巴閉緊了,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因為林桃要走,家里面的氛圍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唯一一個高興的人大概是林大嫂田麗了,畢竟小姑子一走,家里就少了一個吃閑飯的,負擔(dān)也能減少一點點。
林大嫂偷偷地看了江灣一眼,心想著,林桃走了,要是能把林杏嫁出去,以后家里還不是自己的天下,不過她可不敢把自己的心思表露出來。
第二天江灣去車站送林桃,臨出發(fā)前,想到之前對林桃的刻板印象,江灣有些不好意思,“姐,我沒想到你還有這志向?!?p> 林桃看了看四周,湊到她的耳朵前,小聲說道:“我聽說到了部隊上天天能吃上白面饅頭大米飯,頓頓吃肉,你說是不是真的啊?”邊說邊露出憧憬的表情來。
江灣呵呵一笑,就知道是她想多了,不過她還是沒戳穿林桃的想象,還是讓她先開心一路吧。
又擔(dān)心林桃當(dāng)逃兵,江灣又給他畫了個大餅,“姐,我聽說越努力,立功越多,就能吃的越多越好?!?p> 林桃眼睛一亮,“真的嗎?那我肯定努力,爭取天天大魚大肉?!?p> 江灣趕緊點了點頭,“姐,你好好干?!?p> 村里人都很能干,江灣去棉花地里看了看,發(fā)現(xiàn)今年的棉花長勢很好,老天爺也賞飯吃,天氣很好。
九月份第一茬棉花已經(jīng)成熟了,村里人都去收棉花了,收完的棉花以集體名義賣給了縣里服裝廠。因為棉花品質(zhì)好,又減少了運費成本,縣里服裝廠給的價錢很樂觀。
村長和會計把縣里棉花種子的錢還了,回村后,按照公分把錢分給了村里的居民,每戶分到了20塊錢。
這是實打?qū)嵉囊还P錢,江灣算了算,現(xiàn)在還是小打小鬧,要是把棉花的種植面積擴大,利潤肯定更多。
十月底十一月初,天麻也已經(jīng)成熟,可以挖采了,這些活都被林三哥一個人包辦了。挑了個合適的日子,兩個人去縣里農(nóng)業(yè)站把天麻賣了,還是以集體的名義賣的。